一种烘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0519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烘箱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烘箱,包括用于储存气体的烘箱风腔,设于所述烘箱风腔底部、用于将烘箱风腔内气体输出的烘箱风嘴,设于所述烘箱风腔侧壁上、用于向烘箱风腔内部输送气体的进风口,设于临近所述进风口一侧的风腔进风拐角,以及设于与所述进风口相对一侧的风腔导流拐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进风口对接、设于所述烘箱风腔内的风腔导流结构;所述风腔导流结构包括间隔设置于所述进风口上的导流板,以及临近设于所述风腔进风拐角和风腔导流拐角处的均风导流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烘箱,可有效的保证烘箱风嘴出风的均匀性,提升产品的烘干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烘箱
本技术属于烘箱
,具体涉及一种烘箱。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烘箱风腔内与进风口对接的风腔导流结构,一般为多个间隔设置与进风口处,用于对进风口的气流进行分流和导向的导流板结构,当气流从进风口处流至与之相近的烘箱风腔拐角处时,由于风腔拐角大多为直角结构,因此容易使拐角处的气流汇聚,形成气旋,造成与之对应设置的烘箱风嘴出风不均衡,影响烘箱对产品的烘干效果。且当气流从进风口进入烘箱风腔时,较大部分的气流沿着垂直于进风口的方向流至与进风口相对一侧的风腔拐角,而较小部分的气流则沿着设有进风口的风腔侧壁流至临近进风口一侧的风腔拐角处,因此,与进风口相对一侧的风腔拐角的风量较大,临近进风口一侧的风腔拐角处的风量较小,致使与之对应设置的烘箱风嘴两侧出风量不一致,烘箱风嘴出风不均衡现象加剧,进一步影响了产品的烘干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所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烘箱。本技术所要达到的技术效果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本技术中的烘箱,包括用于储存气体的烘箱风腔,设于所述烘箱风腔底部、用于将烘箱风腔内气体输出的烘箱风嘴,设于所述烘箱风腔侧壁上、用于向烘箱风腔内部输送气体的进风口,设于临近所述进风口一侧的风腔进风拐角、设于与所述进风口相对一侧的风腔导流拐角,以及与所述进风口对接、设于所述烘箱风腔内的风腔导流结构;所述风腔导流结构包括间隔设置于所述进风口上的导流板,以及设于临近所述风腔进风拐角和风腔导流拐角处的均风导流板;且所述导流板用于所述进风口处气体的分流和引流,所述均风导流板用于削弱烘箱风腔拐角处的气流,平衡对应烘箱风腔拐角处的烘箱风嘴的气流。本技术的烘箱,烘箱风腔与进风口的对接处设有风腔导流结构,风腔导流结构包括间隔设置于进风口上的导流板,以及设于烘箱风腔拐角处的均风导流板。与现有技术中仅设有导流板的风腔导流结构相比,本技术的风腔导流结构,不仅能对进入烘箱风腔内的气体进行有效的分流和导向,使设于烘箱风腔底部的烘箱风嘴出风均匀,还能对流至烘箱风腔拐角处的气流进行有效的削弱,防止直角结构的烘箱风腔拐角处气流汇聚、碰撞和形成气旋,从而有效的提高与之对应设置的烘箱风嘴出风的均匀性,提升产品的烘干效果。进一步地,所述均风导流板包括与所述风腔进风拐角对应设置的均风部,以及与所述风腔导流拐角对应设置的导流部;所述均风部可对进入风腔进风拐角的气流进行有效的削弱,所述导流部可对流至风腔导流拐角处的气流进行适当的分流和引流,避免气流汇聚于风腔导流拐角处。当气流从进风口进入烘箱风腔时,由于较大部分的气流沿着垂直于进风口的方向流至风腔导流拐角处,而较小部分的气流则沿着设有进风口的风腔侧壁流至风腔进风拐角处,造成风腔导流拐角处的风量较大,而风腔进风拐角处的风量较小,致使与之对应设置的烘箱风嘴两侧出风量不一致,进一步影响了产品的烘干效果;因此,为保证与之对应设置的烘箱风嘴两侧出风量的均衡性,应当采用导流结构对风量较大的风腔导流拐角处进行适当的分流和引流,将气流分送至烘箱风腔内部和风腔进风拐角处,而风量较小的风腔进风拐角处则采用均风结构对风量进行适应性的削弱即可。进一步地,为优化整体结构,所述均风部为平面板、弧形板或折面板结构。进一步地,为优化整体结构,所述弧形板朝风腔进风拐角一侧凸起。进一步地,为优化整体结构,所述折面板朝风腔进风拐角一侧凸起,且90°<折面夹角<180°,优选地,120°<折面夹角<150°。进一步地,所述均风部上设有连通进风口与风腔进风拐角的均风孔,用于气流的通过,优选地,所述均风孔的形状为圆孔、方孔、腰孔、异形孔中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结合,所述均风孔的整体面积则根据进风量和风腔导流拐角处分流的风量进行适应性的设计。进一步地,为优化整体结构,所述导流部为朝所述风腔导流拐角一侧凸起的弧形导流板结构。进一步地,为优化整体结构,所述导流部为异形板结构,包括与所述风腔导流拐角对应设置、朝所述风腔导流拐角一侧凸起的弧形部,以及设于所述弧形部两侧、与烘箱风腔侧壁相连的过渡部。进一步地,所述导流板包括与所述进风口垂直对接的引流部,与所述进风口平行、间隔设于所述烘箱风腔内的分流部,以及连于所述引流部与分流部之间的弧形过渡部。所述分流部用于将烘箱风腔内部划分成多个平行于进风口的进风通道,所述引流部用于将烘箱风腔外部的气流传送至多个平行于进风口的进风通道上,使气流均匀分布于烘箱风腔内;而所述弧形过渡部则用于气流从引流部到分流部的平缓过渡,避免引流部与分流部交汇处形成气旋,造成气流紊乱,使设于烘箱风腔底部的烘箱风嘴出风不均匀。进一步地,所述风腔导流结构顶部与所述烘箱风腔顶部相连、底部为架空结构,可有效的利于烘箱风腔底部气流的交汇和融合,提高烘箱风嘴出风的均匀性。综上所述,本技术的烘箱至少具有以下有益之处:本技术的烘箱风腔内设有风腔导流结构,不仅能对进入烘箱风腔内的气体进行有效的分流和导向,使烘箱风腔内的气流均匀的进入设于烘箱风腔底部的多个烘箱风嘴,还能对烘箱风腔中流至于临近进风口烘箱风腔拐角处的气流进行有效的削弱,防止直角结构的烘箱风腔拐角处气流汇聚、碰撞和形成气旋,并对此处的气流进行反向引导至临近进风口处的拐角,从而平衡此处风嘴的前后端气流;相较于现有技术中仅对进风口的气流进行分流和导向,无法对烘箱风腔拐角处的气流进行有效削弱和平衡的导流板结构,本技术中的风腔导流结构有效的提高了与之对应设置的烘箱风嘴出风的均匀性,提升了烘箱整体的烘干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烘箱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烘箱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均风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导流部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识说明如下:10、烘箱风腔;11、进风口;12、风腔进风拐角;13、风腔导流拐角;20、烘箱风嘴;21、与烘箱风腔的拐角对应设置的烘箱风嘴;30、风腔导流结构;31、导流板;311、引流部;312、分流部;313、弧形过渡部;32、均风导流板;321、均风部;3211、均风孔;322、导流部;3221、弧形部;3222、过渡部。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附图1和2所示,本技术的烘箱,包括用于储存气体的烘箱风腔10,设于烘箱风腔10底部、用于向烘箱风腔10外部输送气体的烘箱风嘴20,设于烘箱风腔10侧壁上、用于向烘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烘箱,包括用于储存气体的烘箱风腔(10),设于所述烘箱风腔(10)底部、用于将烘箱风腔(10)内气体输出的烘箱风嘴(20),设于所述烘箱风腔(10)侧壁上、用于向烘箱风腔(10)内部输送气体的进风口(11),设于临近所述进风口(11)一侧的风腔进风拐角(12),以及设于与所述进风口(11)相对一侧的风腔导流拐角(1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进风口(11)对接、设于所述烘箱风腔(10)内的风腔导流结构(30);/n所述风腔导流结构(30)包括间隔设置于所述进风口(11)上的导流板(31),以及设于临近所述风腔进风拐角(12)和风腔导流拐角(13)处的均风导流板(3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烘箱,包括用于储存气体的烘箱风腔(10),设于所述烘箱风腔(10)底部、用于将烘箱风腔(10)内气体输出的烘箱风嘴(20),设于所述烘箱风腔(10)侧壁上、用于向烘箱风腔(10)内部输送气体的进风口(11),设于临近所述进风口(11)一侧的风腔进风拐角(12),以及设于与所述进风口(11)相对一侧的风腔导流拐角(1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进风口(11)对接、设于所述烘箱风腔(10)内的风腔导流结构(30);
所述风腔导流结构(30)包括间隔设置于所述进风口(11)上的导流板(31),以及设于临近所述风腔进风拐角(12)和风腔导流拐角(13)处的均风导流板(3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烘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均风导流板(32)包括与所述风腔进风拐角(12)对应设置的均风部(321),以及与所述风腔导流拐角(13)对应设置的导流部(32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烘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均风部(321)上设有连通进风口(11)与风腔进风拐角(12)的均风孔(321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烘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均风部(321)为平面板、弧形板或折面板结构。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俊雄周俊杰杜义贤陈腾飞邹小珂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利元亨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