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的砂轮烘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40495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砂轮烘干装置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高效的砂轮烘干装置,包括防护组件,以及设置在防护组件内部的烘干组件,防护组件上安装有吹风组件,烘干组件上安装有砂轮;烘干组件包括第一固定杆、加热棒、第二固定杆、吊杆、连接线和吊钩,第一固定杆,第一固定杆安装在防护组件内壁,加热棒顶端与第一固定杆底表面连接,第二固定杆的顶表面与加热棒底端连接,吊杆的两端分别与防护组件内侧壁连接,连接线顶端与吊杆外侧壁连接,吊钩顶端与连接线底端连接,砂轮套接在连接线的底端。通过烘干组件的设置,可以更快速的对砂轮进行烘干。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的砂轮烘干装置
本技术涉及砂轮烘干装置
,具体为一种高效的砂轮烘干装置。
技术介绍
烘干(backingdry),是指用某种方式去除溶剂保留固体含量的工艺过程。通常是指通入热空气将物料中水分蒸发并带走的过程。按照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三种热传播的方式,烘干也有相对应的三种方式:烘筒式烘干、热风式烘干和远红外烘干。烘干过程应大致分成三个阶段进行控制,升温预(匀)热阶段,此阶段要求砂型(芯)内温度和湿度差小,保证能快速热透。开始时必须慢速升温,以免砂型中的湿度梯度过大使水分向内部迁移;否则不仅会降低干燥速度,而且还可能使砂型(芯)表层过烧、开裂、松散和脱落。在此阶段,干燥炉的烟道应尽量全部关闭,燃烧室也不进行剧烈燃烧,高温加热,水分大量蒸发阶段,这个阶段炉温应迅速上升,达到规定的温度,并进行保温。为了使砂型(芯)内部的水分能够迅速排出,必须使含有水分的炉气排出炉外,加速炉气循环。因此在这个阶段,应把排气烟道闸门全部打开,炉内冷却阶段,此阶段停止燃烧,烟道门半开。砂型(芯)缓慢冷却,本身蓄热继续排除残余水分,砂型得到彻底干燥目前市场上的砂轮烘干装置在技术上有待进一步的提升,目前市场上的砂轮烘干装置对砂轮的烘干不均匀,且烘干速度慢,影响后续工作进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一种高效的砂轮烘干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使用的过程中砂轮烘干装置对砂轮的烘干不均匀,且烘干速度慢,影响后续工作进度。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高效的砂轮烘干装置,包括防护组件,以及设置在所述防护组件内部的烘干组件,所述防护组件上安装有吹风组件,所述烘干组件上安装有砂轮;所述烘干组件包括第一固定杆、加热棒、第二固定杆、吊杆、连接线和吊钩,所述第一固定杆,所述第一固定杆安装在所述防护组件内壁,所述加热棒顶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杆底表面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杆的顶表面与所述加热棒底端连接,所述吊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防护组件内侧壁连接,所述连接线顶端与所述吊杆外侧壁连接,所述吊钩顶端与所述连接线底端连接,所述砂轮套接在所述连接线的底端。优选的,所述防护组件包括外壳、观察窗、把手和集水盒,所述外壳内侧壁与所述吊杆连接,所述观察窗安装在所述外壳前端面,所述把手安装在所述观察窗一侧,所述集水盒安装在所述外壳内部底表面。优选的,所述吹风组件包括风管和喷嘴,所述风管底端贯穿所述外壳顶表面,且所述风管底端延伸至所述外壳内部,所述喷嘴顶端与所述风管底端连接。优选的,所述吹风组件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所述吹风组件均匀的分布在所述外壳顶表面。优选的,所述加热棒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加热棒均匀的分布在所述第一固定杆与所述第二固定杆之间。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杆与所述第二固定杆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固定杆分别安装在所述外壳内部前后内壁上,两个所述第二固定杆分别安装在所述外壳内部前后内壁上,两个所述第一固定杆均位于两个所述第二固定杆的正上方。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目前市场上的烘干装置砂轮烘干效率低,通过加热棒的设置对砂轮进行加热,通过吊钩将砂轮悬空,将砂轮悬空后,通过风管和喷嘴将附在砂轮上的水滴吹入集水盒中,便于加热棒对砂轮的加热,使砂轮加热更加快,提高工作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一种高效的砂轮烘干装置外表面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高效的砂轮烘干装置示内部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高效的砂轮烘干装置侧面示意图。图中标号说明:1、防护组件;101、外壳;102、观察窗;103、把手;104、集水盒;2、烘干组件;201、第一固定杆;202、加热棒;203、第二固定杆;204、吊杆;205、连接线;206、吊钩;3、吹风组件;301、风管;302、喷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参照图1-3,一种高效的砂轮烘干装置,包括防护组件1,以及设置在防护组件1内部的烘干组件2,防护组件1上安装有吹风组件3,烘干组件2上安装有砂轮;烘干组件2包括第一固定杆201、加热棒202、第二固定杆203、吊杆204、连接线205和吊钩206,第一固定杆201,第一固定杆201安装在防护组件1内壁,加热棒202顶端与第一固定杆201底表面固定连接,第二固定杆203的顶表面与加热棒202底端固定连接,吊杆204的两端分别与防护组件1内侧壁固定连接,连接线205顶端与吊杆204外侧壁固定连接,吊钩206顶端与连接线205底端固定连接,砂轮套接在连接线205的底端。其中,防护组件1包括外壳101、观察窗102、把手103和集水盒104,外壳101内侧壁与吊杆204固定连接,观察窗102安装在外壳101前端面,把手103安装在观察窗102一侧,集水盒104安装在外壳101内部底表面,通过集水盒104的设置,收集吹落的水滴。其中,吹风组件3包括风管301和喷嘴302,风管301底端贯穿外壳101顶表面,且风管301底端延伸至外壳101内部,喷嘴302顶端与风管301底端固定连接,通过喷嘴302和风管301的设置,用于吹干水滴。其中,吹风组件3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吹风组件3均匀的分布在外壳101顶表面,通过吹风组件3的设置,更好的吹掉砂轮表面的水。其中,加热棒202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加热棒202均匀的分布在第一固定杆201与第二固定杆203之间,通过加热棒202的设置,便于更好的加热砂轮。其中,第一固定杆201与第二固定杆203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第一固定杆201分别安装在外壳101内部前后内壁上,两个第二固定杆203分别安装在外壳101内部前后内壁上,两个第一固定杆201均位于两个第二固定杆203的正上方,通过第一固定杆201和第二固定杆203的设置,用于固定多个加热棒。工作原理;在开始加热前,工作人员通过把手103将防护门打开,将砂轮挂至吊钩206上,关上防护门,通过吹风组件3的设置将砂轮外表面的水滴吹落到集水盒104内,之后通上电源,使加热棒202加热,通过观察窗102可以观察内部加热情况,防止加热时间过长对砂轮产生影响,烘干完成后,打开防护门,将集水盒104的水进行统一处理。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的砂轮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护组件(1),以及设置在所述防护组件(1)内部的烘干组件(2),所述防护组件(1)上安装有吹风组件(3),所述烘干组件(2)上安装有砂轮;/n所述烘干组件(2)包括第一固定杆(201)、加热棒(202)、第二固定杆(203)、吊杆(204)、连接线(205)和吊钩(206),所述第一固定杆(201),所述第一固定杆(201)安装在所述防护组件(1)内壁,所述加热棒(202)顶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杆(201)底表面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杆(203)的顶表面与所述加热棒(202)底端连接,所述吊杆(204)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防护组件(1)内侧壁连接,所述连接线(205)顶端与所述吊杆(204)外侧壁连接,所述吊钩(206)顶端与所述连接线(205)底端连接,所述砂轮套接在所述连接线(205)的底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的砂轮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护组件(1),以及设置在所述防护组件(1)内部的烘干组件(2),所述防护组件(1)上安装有吹风组件(3),所述烘干组件(2)上安装有砂轮;
所述烘干组件(2)包括第一固定杆(201)、加热棒(202)、第二固定杆(203)、吊杆(204)、连接线(205)和吊钩(206),所述第一固定杆(201),所述第一固定杆(201)安装在所述防护组件(1)内壁,所述加热棒(202)顶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杆(201)底表面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杆(203)的顶表面与所述加热棒(202)底端连接,所述吊杆(204)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防护组件(1)内侧壁连接,所述连接线(205)顶端与所述吊杆(204)外侧壁连接,所述吊钩(206)顶端与所述连接线(205)底端连接,所述砂轮套接在所述连接线(205)的底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的砂轮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组件(1)包括外壳(101)、观察窗(102)、把手(103)和集水盒(104),所述外壳(101)内侧壁与所述吊杆(204)连接,所述观察窗(102)安装在所述外壳(101)前端面,所述把手(103)安装在所述观察窗(102)一侧,所述集水盒(10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但孝保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爱华钻石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