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支架、燃气灶具和集成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03831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锅支架、燃气灶具和集成灶,其中,锅支架包括上聚能盘、下聚能盘和第一挡流板;下聚能盘设于上聚能盘的下方,上聚能盘与上聚能盘呈间隔设置,以形成内外相通的气流通道;第一挡流板设于上聚能盘和下聚能盘的外围,第一挡流板沿上聚能盘的周向延伸,并部分覆盖气流通道的外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锅支架可有效避免燃气灶具的火焰偏移,使得火焰更加稳定,提高整体热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锅支架、燃气灶具和集成灶
本技术涉及厨房电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锅支架、燃气灶具和集成灶。
技术介绍
燃气灶具的锅支架是该产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功能是提供锅具的支撑并保证二次空气进入燃烧核心区从而保证燃烧效率。由于锅具上方通常搭载有抽油烟机使用,则燃气灶具附近的空气流场受到很大影响,从而导致燃气灶火焰偏移引起锅具受热不均匀。这种情况会导致燃气灶具的热效率大大降低,锅具受热不均匀造成烹饪体验变差;更为严重的是烹饪过程中时常出现的移除锅具操作后,火焰严重偏移会引起一系列的安全隐患。目前有采用单层的聚能盘来减弱抽油烟机对火焰的影响,从而提高燃气灶系统的热效率并缓和火焰偏移。然而单层聚能盘的下缘二次空气进口和上缘的出焰口仍然较为剧烈的受到抽油烟机及的抽吸作用的影响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技术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锅支架,旨在解决燃气灶的火焰不稳定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的锅支架包括上聚能盘、下聚能盘以及第一挡流板;下聚能盘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锅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n上聚能盘;/n下聚能盘,设于所述上聚能盘的下方,所述上聚能盘与所述上聚能盘呈间隔设置,以形成内外相通的气流通道;以及/n第一挡流板,设于所述上聚能盘和所述下聚能盘的外围,所述第一挡流板沿所述上聚能盘的周向延伸,并部分覆盖所述气流通道的外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锅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聚能盘;
下聚能盘,设于所述上聚能盘的下方,所述上聚能盘与所述上聚能盘呈间隔设置,以形成内外相通的气流通道;以及
第一挡流板,设于所述上聚能盘和所述下聚能盘的外围,所述第一挡流板沿所述上聚能盘的周向延伸,并部分覆盖所述气流通道的外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流板的上端连接于所述上聚能盘,下端连接于所述下聚能盘。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流板在所述上聚能盘周向上的长度与所述上聚能盘的周长的比值大于或等于1/12,且小于或等于1/4。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锅支架还包括第二挡流板,所述第二挡流板设于所述上聚能盘的外围,所述第二挡流板沿所述上聚能盘的周向延伸,且至少部分朝上延伸至凸出所述上聚能盘的上壁面设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挡流板凸出所述上聚能盘的上壁面的高度小于或等于10mm。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挡流板在所述上聚能盘周向上的长度与所述上聚能盘的周长的比值大于或等于1/12,且小于或等于1/4。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流板与所述第二挡流板一体设置。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流板设置有一个或多个,多个所述第一挡流板沿所述下聚能盘的周向间隔设置。


9.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锅支架还包括多个翅片,多个翅片沿所述上聚能盘的周向间隔设置于所述气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福敏李忠华陆祖安朱运波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美的洗涤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