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锅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03829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锅支架,包括至少三个边框以及至少三个支撑脚,至少三个边框依次衔接并围合形成环状的、且布置于燃烧器外围的框体,支撑脚设于框体上且沿框体的周向间隔布置,通过每个框体中,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的相向或者相背离移动,使得该框体的长度对应地减小或者增大,进而使整个框体的周长对应减小或者增大,这样框体可调节的锅支架,相对于仅改变支撑脚位置的支架而言具有明显的优势:当锅支架所承载的锅尺寸较大时,可以调大锅支架的尺寸,使整个锅支架的支撑面积变大,进而确保锅进行有力且稳定的支撑,十分实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锅支架
本技术涉及燃气灶具
,具体涉及一种锅支架。
技术介绍
现有的燃气灶具的锅支架一般为固定式,一般包括支撑圈和均布在该支撑圈上的四根支脚。如专利号为ZL201420009392.3(授权公告号为CN204141646U)的中国技术专利、专利号为ZL201620755544.3(授权公告号为CN205979924U)的中国技术专利等公开的锅支架结构。上述的锅支架不能根据锅的口径进行适配的调节,当锅过大或者过小,均容易出现支撑不稳的情况。为此专利号为CN201820373227.4(授权公告号为CN208042233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可调节集成灶用锅支架》,其包括支架底框、支撑托爪和支撑卡环,支撑卡环与支撑托爪卡接固定,支撑卡环上均匀设置有卡槽,支架底框的四侧边上均设置有滑动轨道框,支撑托爪的底部卡接在滑动轨道框内沿滑动轨道框滑动,且支撑托爪通过限位螺钉与滑动轨道框限位固定,支撑托爪包括托爪体和调整块,托爪体的前部下方设置有L型卡块,托爪体卡接在调整块内,托爪体通过限位件与调整块固定连接。该锅支架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锅支架,包括呈环状的框体(10)和至少三个设置在所述框体(10)上且沿框体(10)周向间隔布置支撑脚(2),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10)由至少三个边框(1)依次衔接而围合形成,所述边框(1)包括第一支撑板(11)和第二支撑板(12),所述第一支撑板(11)和第二支撑板(12)均竖向延伸且交错布置,并且,所述第一支撑板(11)和第二支撑板(12)能沿边框(1)的长度方向相向或者相背离移动而减小或者增大对应边框(1)的长度,进而减小或者增大所述框体(10)的周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锅支架,包括呈环状的框体(10)和至少三个设置在所述框体(10)上且沿框体(10)周向间隔布置支撑脚(2),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10)由至少三个边框(1)依次衔接而围合形成,所述边框(1)包括第一支撑板(11)和第二支撑板(12),所述第一支撑板(11)和第二支撑板(12)均竖向延伸且交错布置,并且,所述第一支撑板(11)和第二支撑板(12)能沿边框(1)的长度方向相向或者相背离移动而减小或者增大对应边框(1)的长度,进而减小或者增大所述框体(10)的周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支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边框(1)第一支撑板(11)的端部设有第一连接部(111),相邻边框(1)的第二支撑板(12)在对应端设有第二连接部(112),相邻两个边框(1)通过穿设在第一连接部(111)和第二连接部(112)上的连接件(113)而脱卸式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111)和第二连接部(112)为分别设于所述第一支撑板(11)第一端上沿以及所述第二支撑板(12)第二端上沿且均水平向内延伸的侧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1)有4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雨李林俞瑜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