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计算机软件加密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40193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计算机软件加密保护装置,其结构包括主机体、加密储盘、储盘接口护盖、机体侧盖,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在储盘内设有定位芯片搭配需要密钥芯板进行变向传输的内置隐藏传输线路,在设备不使用携带时,可通过拔出密钥芯板,使设备的传输线路只会与定位芯片相接,只有在插入对应密钥芯板后进行传输线路变道后才可进行正常读取传输使用,增加设备丢失后的安全性,通过在设备软件密码次数锁定的基础上设有不提示的隐藏指令检测和设定模块,搭配二级密码模块,使设备的软件锁定能够在次级密码锁定后输入隐藏指令后进行高级密码输入,通过高级密码进行次级次数锁定的解锁,更好的防止恶意锁盘和防止密码输错导致无法使用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计算机软件加密保护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计算机软件加密装置
,特别涉及一种计算机软件加密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计算机俗称电脑,是现代一种用于高速计算的电子计算机器,可以进行数值计算,又可以进行逻辑计算,还具有存储记忆功能,是能够按照程序运行,自动、高速处理海量数据的现代化智能电子设备,其中,计算机在进行使用过程中,为了便于进行一些特定流程计算和功能使用,常常需要在计算机的储存设备上安装有计算机软件,在进行软件的安装和设定后,软件的载入和运行也会根据安装的选择进行不同储存设备的选择读取和储存,使一些私密和特定软件和进行安装时,常常会选择一些可加密的储存设备进行安装,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也得到了技术改进,但是现有技术在使用时,对于储存设备内软件的加密保护只具有系统数据性的加密密码设定保护,保护较为单一,在设备丢失后容易出现被破解的情况,导致不便,且现有技术在使用时,为了保护软件不被随意破解,软件在进行密码设定后常常会具有密码次数限定,增加了安全性同时也导致了设备容易被恶意锁定和失误锁定的情况,导致即使盘找回或还在的情况下却无法使用的情况,造成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计算机软件加密保护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在使用时,对于储存设备内软件的加密保护只具有系统数据性的加密密码设定保护,保护较为单一,在设备丢失后容易出现被破解的情况,导致不便,且现有技术在使用时,为了保护软件不被随意破解,软件在进行密码设定后常常会具有密码次数限定,增加了安全性同时也导致了设备容易被恶意锁定和失误锁定的情况,导致即使盘找回或还在的情况下却无法使用的情况,造成不便的效果。(二)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计算机软件加密保护装置,包括主机体、加密储盘、储盘接口护盖、机体侧盖,所述主机体前端活动扣接有储盘接口护盖,所述主机体左右两端均镶嵌锁接有机体侧盖,所述加密储盘与主机体扣接;所述加密储盘包括机械拨码锁、传输底盖、传输顶盖、储盘机体,所述储盘机体前端下侧包覆扣接有有传输底盖,所述储盘机体前端上侧包覆扣接有传输顶盖,所述传输顶盖底端通过机械拨码锁与传输底盖锁接;所述储盘机体包括储盘防护壳、储存主体、传输控制主板、隐蔽锁装配板、定位芯片、第一接电板、通电主杆、压缩弹簧、通电内杆、接电连杆、第二接电板、第一通电板、密钥芯板、密钥装配板、传输接头、第二通电板、活动通电杆、第三接电板、传输对接板、密钥拔槽、芯板拔槽、防护盖板、扭转弹簧、盖板装配头,所述储存主体右端与隐蔽锁装配板固定连接,所述储存主体、隐蔽锁装配板顶端均与传输控制主板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储存主体、传输控制主板、隐蔽锁装配板均设于储盘防护壳内,所述定位芯片设于隐蔽锁装配板内部后侧,所述密钥装配板设于隐蔽锁装配板内部,所述密钥装配板位于定位芯片前方,所述传输对接板与传输控制主板前端固定连接,所述盖板装配头与隐蔽锁装配板前下方固定连接,所述防护盖板底端通过扭转弹簧与盖板装配头活动扣接,所述防护盖板后端与隐蔽锁装配板前端贴合,所述密钥装配板前上角包覆设有第三接电板,所述第三接电板与传输对接板电连接,所述密钥装配板右下角包覆设有第一接电板,所述第一接电板与定位芯片电连接,所述传输接头设于传输控制主板底端前侧,所述密钥装配板后下角包覆设有第二接电板,所述第二接电板与传输接头电连接;所述通电主杆镶嵌设于密钥装配板前端,所述通电主杆上下两端分别与第三接电板、第一接电板相接,所述活动通电杆贯穿设于通电主杆中部,所述活动通电杆一端与密钥芯板相接,所述活动通电杆另一端与通电内杆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通电内杆设于通电主杆内,所述通电内杆另一端与通电主杆之间设有压缩弹簧,所述密钥芯板一端镶嵌设于密钥装配板内,所述密钥芯板另一端贯穿隐蔽锁装配板前端,所述密钥芯板上下两端前侧均设有芯板拔槽,所述第二通电板镶嵌设于密钥芯板顶端,所述第二通电板顶端与活动通电杆相接,所述第一通电板镶嵌设于密钥芯板底端,所述接电连杆设于密钥装配板内,所述接电连杆一端与第二接电板相接,所述接电连杆另一端与第一通电板相接,所述密钥拔槽设于芯板拔槽贯穿隐蔽锁装配板处。进一步的,所述压缩弹簧、通电内杆、第二通电板均设有2个,所述第二通电板将通电主杆隔断为上下两部分。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通电板为直角梯形,所述第二通电板与密钥芯板上下两端贴合,所述斜面朝向与密钥芯板接触端的前侧。进一步的,所述密钥芯板后端为半圆形。进一步的,所述隐蔽锁装配板、密钥芯板、密钥装配板均由绝缘材料制成。进一步的,所述传输控制主板包括次级二次输入模块、次级密码设定模块、高级密码输入模块、加密设定模块、储盘读取控制模块、高级二次输入模块、高级密码设定模块、指令二次输入模块、隐藏指令设定模块、次数重置模块、储盘密码输入模块、次级次数统计模块、次级锁定模块、隐藏指令检测模块、高级次数统计模块、完全锁定模块、高级密码输入模块,所述储盘读取控制模块通过加密设定模块连接有高级密码输入模块,所述高级密码输入模块与次级密码设定模块连接,所述次级密码设定模块内设有次级二次输入模块,所述次级二次输入模块与隐藏指令设定模块连接,所述隐藏指令设定模块内设有指令二次输入模块,所述指令二次输入模块与高级密码设定模块相连,所述高级密码设定模块内设有高级二次输入模块。进一步的,所述次级次数统计模块一端与储盘密码输入模块连接,所述次级次数统计模块另一端与次级锁定模块连接,所述储盘密码输入模块一端与次数重置模块相连,所述储盘密码输入模块另一端与储盘读取控制模块相连,所述次级锁定模块内设有隐藏指令检测模块,所述隐藏指令检测模块与高级次数统计模块相连,所述高级次数统计模块一端与完全锁定模块连接,所述高级次数统计模块另一端与高级密码输入模块连接,所述高级密码输入模块与储盘密码输入模块连接,所述次级次数统计模块、高级次数统计模块均与次数重置模块连接。进一步的,所述传输对接板上设有多个传输连接芯板,所述第一接电板、通电主杆、接电连杆、第二接电板、第一通电板、传输接头、第二通电板、第三接电板随传输对接板的传输连接芯板设有多个,所述第一接电板、通电主杆、接电连杆、第二接电板、第一通电板、传输接头、第二通电板、第三接电板每个均互不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接电连杆、第一通电板在设有多个的同时,每组之间的前后位置均不一样。(三)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为解决现有技术在使用时,对于储存设备内软件的加密保护只具有系统数据性的加密密码设定保护,保护较为单一,在设备丢失后容易出现被破解的情况,导致不便,通过在储盘内设有定位芯片搭配需要密钥芯板进行变向传输的内置隐藏传输线路,在设备不使用携带时,可通过拔出密钥芯板,使设备的传输线路只会与定位芯片相接,只有在插入对应密钥芯板后进行传输线路变道后才可进行正常读取传输使用,增加设备丢失后的安全性。2)、为解决现有技术在使用时,为了保护软件不被随意破解,软件在进行密码设定后常常会具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计算机软件加密保护装置,其结构包括主机体(1)、加密储盘(2)、储盘接口护盖(3)、机体侧盖(4),所述主机体(1)前端活动扣接有储盘接口护盖(3),所述主机体(1)左右两端均镶嵌锁接有机体侧盖(4),所述加密储盘(2)与主机体(1)扣接,其特征在于:/n所述加密储盘(2)包括机械拨码锁(21)、传输底盖(22)、传输顶盖(23)、储盘机体(24),所述储盘机体(24)前端下侧包覆扣接有有传输底盖(22),所述储盘机体(24)前端上侧包覆扣接有传输顶盖(23),所述传输顶盖(23)底端通过机械拨码锁(21)与传输底盖(22)锁接;/n所述储盘机体(24)包括储盘防护壳(a)、储存主体(b)、传输控制主板(c)、隐蔽锁装配板(d)、定位芯片(e)、第一接电板(f)、通电主杆(g)、压缩弹簧(h)、通电内杆(i)、接电连杆(j)、第二接电板(k)、第一通电板(l)、密钥芯板(m)、密钥装配板(n)、传输接头(o)、第二通电板(p)、活动通电杆(q)、第三接电板(r)、传输对接板(s)、密钥拔槽(t)、芯板拔槽(u)、防护盖板(v)、扭转弹簧(w)、盖板装配头(x),所述储存主体(b)右端与隐蔽锁装配板(d)固定连接,所述储存主体(b)、隐蔽锁装配板(d)顶端均与传输控制主板(c)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储存主体(b)、传输控制主板(c)、隐蔽锁装配板(d)均设于储盘防护壳(a)内,所述定位芯片(e)设于隐蔽锁装配板(d)内部后侧,所述密钥装配板(n)设于隐蔽锁装配板(d)内部,所述密钥装配板(n)位于定位芯片(e)前方,所述传输对接板(s)与传输控制主板(c)前端固定连接,所述盖板装配头(x)与隐蔽锁装配板(d)前下方固定连接,所述防护盖板(v)底端通过扭转弹簧(w)与盖板装配头(x)活动扣接,所述防护盖板(v)后端与隐蔽锁装配板(d)前端贴合,所述密钥装配板(n)前上角包覆设有第三接电板(r),所述第三接电板(r)与传输对接板(s)电连接,所述密钥装配板(n)右下角包覆设有第一接电板(f),所述第一接电板(f)与定位芯片(e)电连接,所述传输接头(o)设于传输控制主板(c)底端前侧,所述密钥装配板(n)后下角包覆设有第二接电板(k),所述第二接电板(k)与传输接头(o)电连接;/n所述通电主杆(g)镶嵌设于密钥装配板(n)前端,所述通电主杆(g)上下两端分别与第三接电板(r)、第一接电板(f)相接,所述活动通电杆(q)贯穿设于通电主杆(g)中部,所述活动通电杆(q)一端与密钥芯板(m)相接,所述活动通电杆(q)另一端与通电内杆(i)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通电内杆(i)设于通电主杆(g)内,所述通电内杆(i)另一端与通电主杆(g)之间设有压缩弹簧(h),所述密钥芯板(m)一端镶嵌设于密钥装配板(n)内,所述密钥芯板(m)另一端贯穿隐蔽锁装配板(d)前端,所述密钥芯板(m)上下两端前侧均设有芯板拔槽(u),所述第二通电板(p)镶嵌设于密钥芯板(m)顶端,所述第二通电板(p)顶端与活动通电杆(q)相接,所述第一通电板(l)镶嵌设于密钥芯板(m)底端,所述接电连杆(j)设于密钥装配板(n)内,所述接电连杆(j)一端与第二接电板(k)相接,所述接电连杆(j)另一端与第一通电板(l)相接,所述密钥拔槽(t)设于芯板拔槽(u)贯穿隐蔽锁装配板(d)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计算机软件加密保护装置,其结构包括主机体(1)、加密储盘(2)、储盘接口护盖(3)、机体侧盖(4),所述主机体(1)前端活动扣接有储盘接口护盖(3),所述主机体(1)左右两端均镶嵌锁接有机体侧盖(4),所述加密储盘(2)与主机体(1)扣接,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密储盘(2)包括机械拨码锁(21)、传输底盖(22)、传输顶盖(23)、储盘机体(24),所述储盘机体(24)前端下侧包覆扣接有有传输底盖(22),所述储盘机体(24)前端上侧包覆扣接有传输顶盖(23),所述传输顶盖(23)底端通过机械拨码锁(21)与传输底盖(22)锁接;
所述储盘机体(24)包括储盘防护壳(a)、储存主体(b)、传输控制主板(c)、隐蔽锁装配板(d)、定位芯片(e)、第一接电板(f)、通电主杆(g)、压缩弹簧(h)、通电内杆(i)、接电连杆(j)、第二接电板(k)、第一通电板(l)、密钥芯板(m)、密钥装配板(n)、传输接头(o)、第二通电板(p)、活动通电杆(q)、第三接电板(r)、传输对接板(s)、密钥拔槽(t)、芯板拔槽(u)、防护盖板(v)、扭转弹簧(w)、盖板装配头(x),所述储存主体(b)右端与隐蔽锁装配板(d)固定连接,所述储存主体(b)、隐蔽锁装配板(d)顶端均与传输控制主板(c)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储存主体(b)、传输控制主板(c)、隐蔽锁装配板(d)均设于储盘防护壳(a)内,所述定位芯片(e)设于隐蔽锁装配板(d)内部后侧,所述密钥装配板(n)设于隐蔽锁装配板(d)内部,所述密钥装配板(n)位于定位芯片(e)前方,所述传输对接板(s)与传输控制主板(c)前端固定连接,所述盖板装配头(x)与隐蔽锁装配板(d)前下方固定连接,所述防护盖板(v)底端通过扭转弹簧(w)与盖板装配头(x)活动扣接,所述防护盖板(v)后端与隐蔽锁装配板(d)前端贴合,所述密钥装配板(n)前上角包覆设有第三接电板(r),所述第三接电板(r)与传输对接板(s)电连接,所述密钥装配板(n)右下角包覆设有第一接电板(f),所述第一接电板(f)与定位芯片(e)电连接,所述传输接头(o)设于传输控制主板(c)底端前侧,所述密钥装配板(n)后下角包覆设有第二接电板(k),所述第二接电板(k)与传输接头(o)电连接;
所述通电主杆(g)镶嵌设于密钥装配板(n)前端,所述通电主杆(g)上下两端分别与第三接电板(r)、第一接电板(f)相接,所述活动通电杆(q)贯穿设于通电主杆(g)中部,所述活动通电杆(q)一端与密钥芯板(m)相接,所述活动通电杆(q)另一端与通电内杆(i)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通电内杆(i)设于通电主杆(g)内,所述通电内杆(i)另一端与通电主杆(g)之间设有压缩弹簧(h),所述密钥芯板(m)一端镶嵌设于密钥装配板(n)内,所述密钥芯板(m)另一端贯穿隐蔽锁装配板(d)前端,所述密钥芯板(m)上下两端前侧均设有芯板拔槽(u),所述第二通电板(p)镶嵌设于密钥芯板(m)顶端,所述第二通电板(p)顶端与活动通电杆(q)相接,所述第一通电板(l)镶嵌设于密钥芯板(m)底端,所述接电连杆(j)设于密钥装配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鹏严炳辉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金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