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芯片数据加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03974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3: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芯片数据加密装置,包括机体,机体内部设置有电源转换器、切换开关、蓄电池、加密芯片和单片机,电源转换器一侧设置有切换开关,切换开关下访设置有蓄电池,蓄电池输出端通过线路与切换开关输入端连接,切换开关左侧设置有加密芯片和单片机,加密芯片和单片机之间通过SPI和串口电性连接,电源转换器、切换开关、单片机、加密芯片和电磁屏通过线路依次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当防拆开关检测到非法拆解装置时,切换开关就会转换供电线路,切换到与由锂电池供电线路连通,避免因外部破坏供电线路,而无法完成对数据的加密,并使得加密启动自毁模式,防止非法获取数据,来对客户信息进行加密保护,提高保密数据的安全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芯片数据加密装置
本技术属于芯片加密
,具体涉及一种双芯片数据加密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银行金融等自助设备越来越多,对于客户的账户信息的保密性越发重要,市面上一般采用软件加密或者单芯片硬件加密的方式,来对客户信息进行加密保护,各种软件,如操作系统、办公软件以及网络软件等各个层次的软件推出速度越来越快,市场也越来越广泛,专用芯片内嵌加密算法以及软件狗等,这些加密方式,如CPLD、单片机、E2PROM等很容易被破解。而其他方式如专用芯片内嵌加密算法不通用,或者成本很高,使用不方便,为了避免软件被抄板和私密数据被非法截取,现有电子产品采用加密芯片进行加密保护,现有的加密芯片可分为两类:一种采用硬件解密处理器内置解密算法,另一种采用内置MCU进行加解密。虽然现有的加密芯片可实现软件和数据的加密保护,但是这两类的加密芯片在运行保密程序的目标设备CPU内部提前写入密钥或密码,在解密认证后都会给目标设备CPU一个保密程序是否执行的判断标志,而这个判断标示时可以被模拟和破解的,因此目标设备CPU系统存在较大的安全漏洞,导致加密芯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较低。同时,现有加密芯片主要采用DES算法和IIC接口,无法根据实际的安全等级需要灵活地调取合适的以及高安全等级的加密算法,而单一类型的接口也会导致加密芯片的兼容性不佳,导致加密芯片的拓展性和适应性较低。因此我们提出一种双芯片数据加密装置,来对客户信息进行加密保护,提高保密数据的安全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芯片数据加密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芯片数据加密装置,包括机体,所述机体内部设置有电源转换器、切换开关、蓄电池、加密芯片和单片机,所述电源转换器一侧设置有切换开关,所述切换开关下访设置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输出端通过线路与切换开关输入端连接,所述切换开关左侧设置有加密芯片和单片机,所述加密芯片和单片机之间通过SPI和串口电性连接,所述电源转换器、切换开关、单片机、加密芯片和电磁屏通过线路依次连接。优选的,所述机体前端表面设置有电磁屏,所述电磁屏一侧设置有第一USB接口,所述第一USB接口和电磁屏将加密数据传输至加密芯片和单片机。优选的,所述机体一侧上端设置有防拆开关,机体一侧下端设置有第二USB接口。优选的,所述机体内部电源转换器设置在靠近第二UBS接口一侧。优选的,所述第二USB接口通过线路与电源转换器连接。优选的,所述蓄电池为GRP4115025高压聚合物锂电池。优选的,所述加密芯片为硬加密芯片AS569,所述单片机为SMT32单片机。优选的,所述防拆开关分别与加密芯片和切换开关电性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双芯片数据加密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中外部线路通过第一USB接口与机体连接,并通过电源转换器转换后为装置供电,电源转换器输出端与电源切换线路连通,电源切换线路上设置有切换开关,防拆开关和锂电池连接到电源切换电路,防拆开关同时连接到加密芯片,当防拆开关检测到非法拆解装置时,切换开关就会转换供电线路,切换到与由蓄电池供电线路连通,避免因外部破坏供电线路,而无法完成对数据的加密,并使得加密芯片启动自毁模式,防止非法获取数据,来对客户信息进行加密保护,提高保密数据的安全可靠性。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双芯片数据加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双芯片数据加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双芯片数据加密装置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图中:1、机体;2、第一USB接口;3、电磁屏;4、防拆开关;5、第二USB接口;6、电源转换器;7、切换开关;8、蓄电池;9、加密芯片;10、单片机。具体实施方式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前”、“后”、“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双芯片数据加密装置,包括机体1,机体1内部设置有电源转换器6、切换开关7、蓄电池8、加密芯片9和单片机10,电源转换器6一侧设置有切换开关7,通过电源转换器6将与第二USB接口5连接的外部线路进行能源转换,为机体1供电,所述切换开关7下访设置有蓄电池8,蓄电池8输出端通过线路与切换开关7输入端连接,切换开关7使得外部供电线路和蓄电池8供电线路进行切换,切换开关7左侧设置有加密芯片9和单片机10,加密芯片9和单片机10之间通过SPI和串口电性连接,SPI和串口电性连接提高加密芯片9与单片机10之间的数据传输速率,电源转换器6、切换开关7、单片机10、加密芯片9和电磁屏3通过线路依次连接。机体1前端表面设置有电磁屏3,电磁屏3一侧设置有第一USB接口2,第一USB接口2和电磁屏3将加密数据传输至加密芯片9和单片机10,机体1一侧上端设置有防拆开关4,防拆开关4分别与加密芯片9和切换开关7电性连接,机体1一侧下端设置有第二USB接口5,机体1内部电源转换器6设置在靠近第二USB接口5一侧,第二USB接口5通过线路与电源转换器6连接,通过防拆开关4和电源转换器6的相互配合使用,当防拆开关4检测到非法拆解装置时,切换开关7就会转换供电线路,切换到与由蓄电池8供电线路连通,避免因外部破坏供电线路,而无法完成对数据的加密,蓄电池8为GRP4115025高压聚合物锂电池,加密芯片9为硬加密芯片AS569,所述单片机10为SMT32单片机。参阅图3,带加密数据通过第一USB2接口与机体1连接,通过电磁屏3控制,将加密数据传输至加密芯片9,密芯片9和单片机10之间通过SPI和串口电性连接,外部线路通过第一USB2接口与机体1连接,并通过电源转换器6转换后为装置供电,防拆开关4检测到非法拆解装置时,切换开关7自动断开由第一USB2接口供电线路,并与由蓄电池8供电线路连通,同时防拆开关将非法拆解信号传递给加密芯片9,使得加密芯片9启动自毁模式,防止非法获取数据,提高装置数据保密的安全可靠性。本技术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芯片数据加密装置,包括机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内部设置有电源转换器(6)、切换开关(7)、蓄电池(8)、加密芯片(9)和单片机(10),所述电源转换器(6)一侧设置有切换开关(7),所述切换开关(7)下访设置有蓄电池(8),所述蓄电池(8)输出端通过线路与切换开关(7)输入端连接,所述切换开关(7)左侧设置有加密芯片(9)和单片机(10),所述加密芯片(9)和单片机(10)之间通过SPI和串口电性连接,所述电源转换器(6)、切换开关(7)、单片机(10)、加密芯片(9)和电磁屏(3)通过线路依次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芯片数据加密装置,包括机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内部设置有电源转换器(6)、切换开关(7)、蓄电池(8)、加密芯片(9)和单片机(10),所述电源转换器(6)一侧设置有切换开关(7),所述切换开关(7)下访设置有蓄电池(8),所述蓄电池(8)输出端通过线路与切换开关(7)输入端连接,所述切换开关(7)左侧设置有加密芯片(9)和单片机(10),所述加密芯片(9)和单片机(10)之间通过SPI和串口电性连接,所述电源转换器(6)、切换开关(7)、单片机(10)、加密芯片(9)和电磁屏(3)通过线路依次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芯片数据加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前端表面设置有电磁屏(3),所述电磁屏(3)一侧设置有第一USB接口(2),所述第一USB接口(2)和电磁屏(3)将加密数据传输至加密芯片(9)和单片机(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芯片数据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永松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合盛高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