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预滤的呼吸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9955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预滤的呼吸器,包括:进气腔以及安装在进气腔中的进气导管,所述进气导管上连接有管帽,能够使进入进气腔的气体在管帽及进气导管上进行撞击,以对气体中的机油进行预滤。通过安装在进气腔中的进气导管,以及进气导管上连接的管帽,能够使气体以迷宫式的行走路径进入呼吸器,气体在进气过程中,通过与管帽及进气导管发生撞击,使气体所包含的微小油滴及水滴附着在管帽上,构成含油气体在进入呼吸器之前的一级过滤,有效减少进气中的含油量,预滤之后的含油气体经由进气导管进入呼吸器,在呼吸器中进行二级过滤后,排至下游设备。经两次过滤的气体,含油量大幅降低,能够避免对下游设备造成的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预滤的呼吸器
本技术涉及发动机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预滤的呼吸器。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和发动机对于排放和密封的要求,曲轴箱通风也越来越多采用闭式呼吸器,闭式呼吸器过滤后的气体会重新回到发动机,而呼吸器的过滤效率与发动机进入呼吸器的气体含油量直接相关,如果发动机进入呼吸器的气体含油量过高,呼吸器无法将其完全过滤,机油在经过呼吸器后会随着气体进入到整车的进气管,再进入到发动机增压器以及中冷器等零部件,对下游设备造成损害。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预滤的呼吸器,能够有效减少发动机进入呼吸器气体中的含油量,保证进入下游各零部件的气体中的含油量满足要求。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预滤的呼吸器,包括:进气腔以及安装在进气腔中的进气导管,所述进气导管上连接有管帽,能够使进入进气腔的气体在管帽及进气导管上进行撞击,以对气体中的机油进行预滤。进一步,所述进气导管包括位于其顶部的进气口,所述管帽连接在靠近所述进气口的部位,且进气导管与管帽之间设置有间隙。进一步,所述管帽包括侧板以及连接在侧板上的背板,所述侧板及背板构成所述进气口的半包围结构。进一步,所述侧板的顶部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设置在所述进气口的正上方。进一步,所述进气口的至少一部分为斜坡口,所述斜坡口的斜切面朝所述背板向下倾斜。进一步,所述进气导管的底部设置有出气口,所述呼吸器包括进气通道,所述出气口连接在所述进气通道上。进一步,所述进气导管上设置有螺栓孔,进气导管通过所述螺栓孔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呼吸器上。进一步,所述呼吸器安装在发动机缸体上,所述发动机缸体与呼吸器之间连接有垫片,所述垫片包括沿其径向内侧延伸的能够使进入呼吸器的气体得到撞击的预滤挡板。进一步,所述垫片包括钢板以及设置在钢板边缘的密封垫,所述钢板的至少一部分对进入所述呼吸器的气体进行遮挡,用以构成所述预滤挡板。进一步,所述管帽与所述垫片贴近安装。本技术中的用于预滤的呼吸器,通过安装在进气腔中的进气导管,以及进气导管上连接的管帽,能够使气体以迷宫式的行走路径进入呼吸器,气体在进气过程中,通过与管帽及进气导管发生撞击,使气体所包含的微小油滴及水滴附着在管帽上,构成含油气体在进入呼吸器之前的一级过滤,有效减少进气中的含油量,预滤之后的含油气体经由进气导管进入呼吸器,在呼吸器中进行二级过滤后,排至下游设备。经两次过滤的气体,含油量大幅降低,能够避免对下游设备造成的损坏。在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通过在发动机缸体与呼吸器之间的垫片上设置预滤挡板,能够使从缸体排出的含油气体在进入呼吸腔之前在预滤挡板上进行碰撞,将含油气体中的微小油滴附着在预滤挡板上,使含油气体在发动机缸体与呼吸器进气通路上的预滤。附图说明在下文中将基于实施例并参考附图来对本技术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其中:图1为本技术中呼吸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进气导管及管帽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垫片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垫片在呼吸器上的安装示意图。在附图中,相同的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具体实施方式为清楚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说明。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水平”、“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均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如图1-图4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预滤的呼吸器,包括:进气腔11以及安装在进气腔11中的进气导管12,所述进气导管12上连接有管帽13,能够使进入进气腔11的气体在管帽13及进气导管12上进行撞击,以对气体中的机油进行预滤。进气腔11中的进气导管12及管帽13为一体结构,且进气导管12安装在管帽13的腔体中部,构成了含油气体行走路径的迷宫结构,延长了含油气体的行程,使气体进入进气腔11后在管帽13上绕行,然后通过进气导管12进入呼吸器1,在绕行过程中,含油气体不断在管帽13以及进气导管12的本体上进行撞击,使气体中的微小油滴以及水滴附着在管帽13及进气导管12上,实现了含油气体在进入呼吸器1之前的预滤,有效降低了呼吸器1的负荷,并使气体中的含油量得到明显减少,使气体所包含的机油在后续呼吸器1中得到完全过滤,避免对发动机增压器以及中冷器等下游设备造成损害。参见图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进气导管12包括位于其顶部的进气口121,管帽13连接在靠近进气口121的部位,通过该种设置方式,能够使含油气体在进入进气导管12的进气口121之前在管帽13周围不断绕行,且在绕行过程中与管帽13及进气导管12不断撞击,以将气体中含有的微小油滴及水滴进行拦截达到预滤效果。本实施例中在进气导管12与管帽13之间设置有间隙,构成了含油气体的绕行通道,能够有效保证含油气体流动的顺畅性。本实施例中的管帽13包括设置在进气导管12侧壁上的侧板131,以及连接在侧板131上的背板132,侧板131具体连接在进气导管12的根部,且两者的连接处设置在远离进气口121的部位,能够延长含油气体在管帽13上的行程,使气体在进气过程中更加充分地与侧板131及进气导管12进行接触,将更多的微小油滴通过撞击的形式附着在侧板131上。侧板131的顶部具体为开口结构,该顶部开口位于进气口121的正上方,且开口两侧的侧板131分别沿远离进气口121的方向向下倾斜,通过该种方式,能够使附着在侧板131上的油滴沿其内侧壁流动至管帽13的底部,防止机油对管帽13及进气导管12之间的进气通道进行堵塞,同时侧板131的顶部开口还可有效避免附着机油滴落至进气导管12的进气口121。侧板131具体为U形的弯折板,在U形侧板131的单侧连接有背板132,相对背板132的另一侧为开口结构,以供含油气体正常进气,通过背板132对侧板131构成的单侧封堵,构成了管帽13对进气口121的半包围结构,一方面能够为含油气体提供进气空间,另一方面通过半包围结构有效增大了含油气体与管帽13的接触面积,使油滴颗粒或者水滴能够更加完全地附着在管帽13上,以增强预滤效果。为了更进一步地延长含油气体的进气行程,本实施例中进气口121的至少一部分为斜坡口。具体地,在进气口121的顶部设置有斜切面,该斜切面朝背板132方向向下倾斜,构成了进气口121的前壁1211和后壁1212,且前壁1211的高度高于后壁1212的高度,能够有效增加含油气体的绕行路径,增强过滤效果。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进气导管12的底部设置有出气口122,该出气口122与进气口121相通,呼吸器1的进气通道(图中未示出)设置在呼吸器1的底部,出气口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预滤的呼吸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气腔以及安装在进气腔中的进气导管,所述进气导管上连接有管帽,能够使进入进气腔的气体在管帽及进气导管上进行撞击,以对气体中的机油进行预滤。/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预滤的呼吸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气腔以及安装在进气腔中的进气导管,所述进气导管上连接有管帽,能够使进入进气腔的气体在管帽及进气导管上进行撞击,以对气体中的机油进行预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呼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导管包括位于其顶部的进气口,所述管帽连接在靠近所述进气口的部位,且进气导管与管帽之间设置有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呼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帽包括侧板以及连接在侧板上的背板,所述侧板及背板构成所述进气口的半包围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呼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的顶部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设置在所述进气口的正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呼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的至少一部分为斜坡口,所述斜坡口的斜切面朝所述背板向下倾斜。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伊丽花杨雄穆文彬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福田康明斯发动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