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39941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所述触控显示装置包括:显示模组;触控层,所述触控层设置于所述显示模组上;底盖,所述底盖设置于所述显示模组背向所述触控层的一侧;以及封装盖板,所述封装盖板具有顶板和从所述顶板的边缘延伸的多个侧板,其中,所述封装盖板的所述顶板设置于所述显示模组面向所述触控层的一侧,并且,多个所述侧板围绕所述显示模组并固定连接于所述底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触控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并且更具体地涉及触控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在触控显示装置中,由于触控层的膜结构太软,直接触控容易造成刮伤和按压出现液晶水波纹的问题。因此,在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在触摸模组上以全贴合的方式贴附玻璃盖板的方式解决这个问题。然而,在现有技术中,触控层一般使用框贴的方式与玻璃盖板连接,在使用触控显示装置的过程中,触控层与玻璃盖板之间的间隙大小难以保持稳定,从而使得触控层的触控讯号不稳定导致触控灵敏度降低。而且,以全贴合的方式贴附玻璃盖板的设计通常还需要中间框件,从而容易造成显示装置的结构复杂、边框大小不一致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内容,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能够省略传统结构中的中间框件,并使触控层与封装盖板之间的间隙稳定,从而使得触控显示装置的结构简单、边框一致。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包括:显示模组;触控层,所述触控层设置于所述显示模组上;底盖,所述底盖设置于所述显示模组背向所述触控层的一侧;以及封装盖板,所述封装盖板具有顶板和从所述顶板的边缘延伸的多个侧板,其中,所述封装盖板的所述顶板设置于所述显示模组面向所述触控层的一侧,并且,多个所述侧板围绕所述显示模组并固定连接于所述底盖。在一优选实施例中,多个所述侧板围绕所述底盖,并固定连接于所述底盖的外侧。在一优选实施例中,多个所述侧板围绕所述底盖,并固定连接于所述底盖的外侧。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封装盖板是一件成型的。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封装盖板由片状高透材料制成,并且在所述封装盖板的内侧设有丝印。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封装盖板的材料为亚克力(PMMA)、聚苯乙烯(PS)、或聚碳酸酯(PC)。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封装盖板还通过框胶来粘接至所述显示模组。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封装盖板还通过框胶来粘接至所述底盖。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底盖还通过框胶来粘接至所述显示模组。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封装盖板通过螺纹连接、焊接、或铆接来连接于所述底盖。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封装盖板的所述顶板与所述触控层之间的间隙为0.05mm。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封装盖板的厚度为2mm。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触控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供一显示模组;在所述显示模组上设置一触控层;在所述显示模组背向所述触控层的一侧设置一底盖;以及提供一封装盖板,所述封装盖板具有顶板和从所述顶板的边缘延伸的多个侧板,将所述封装盖板的所述顶板设置于所述显示模组面向所述触控层的一侧,并且,使多个所述侧板围绕所述显示模组并固定连接于所述底盖。在一优选实施例中,多个所述侧板围绕所述底盖,并固定连接于所述底盖的外侧。在一优选实施例中,还包括:通过框胶将所述封装盖板粘接至所述显示模组。在一优选实施例中,还包括:通过框胶将所述封装盖板粘接至所述底盖。在一优选实施例中,还包括:通过框胶将所述底盖粘接至所述显示模组。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封装盖板通过螺纹连接、焊接、或铆接来连接于所述底盖。在一优选实施例中,由片状高透材料制成所述封装盖板,并且在所述封装盖板的内侧使用非高温油墨进行涂布以形成丝印。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封装盖板是由一完整的片材通过折弯而形成。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封装盖板在折弯时,通过带有泡沫的上下模进行夹持,并在折弯处通过金属块进行局部加温。本专利技术的触控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通过采用具有所述顶板和多个所述侧板的所述封装盖板,并使多个所述侧板围绕所述显示模组并固定连接于所述底盖,由此,能够省略传统结构中的中间框件,使所述触控层与所述封装盖板之间的间隙稳定,使得所述触控显示装置的结构简单、边框一致,从而能够节省材料、简化制程、节约制模成本,实现高品质可靠性,高产能的优势。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触控显示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触控显示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制作图1所示的触控显示装置的流程图;图4是图1所示的封装盖板的折弯前的示意图;以及图5是图1所示的封装盖板的折弯后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0触控显示装置101显示模组102触控层103底盖104封装盖板105框胶200片状材料201涂布区域202非涂布区域203孔300折弯设备301下模302上模303折弯头304缓冲泡沫305金属块h间隙S1-S4步骤。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此外,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在本专利技术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和“下”通常是指装置实际使用或工作状态下的上和下,具体为附图中的图面方向;而“内”和“外”则是针对装置的轮廓而言的。应理解的是,当元件、层、区域或组件被称为“在”另一元件、层、区域或组件“上”、“连接到”或“结合到”另一元件、层、区域或组件时,该元件、层、区域或组件可以直接在所述另一元件、层、区域或组件上、直接连接到或直接结合到所述另一元件、层、区域或组件,或者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中间元件、层、区域或组件。然而,“直接连接/直接结合”指的是一个组件直接连接或结合另一组件而没有中间组件。同时,可以对描述组件之间的关系的诸如“在……之间”、“直接在……之间”或者“与……邻近”和“直接与……邻近”的其它表述进行类似地解释。此外,还将理解的是,当元件或层被称为“在”两个元件或层“之间”时,该元件或层可以是位于所述两个元件或层之间的唯一元件或层,或者也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中间元件或层。以下,将参照附图来详细地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参见图1,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触控显示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中,触控显示装置100包括:显示模组101,以用于显示影像;触控层102,所述触控层102设置于所述显示模组101上;底盖103,所述底盖103设置于所述显示模组101背向所述触控层102的一侧;以及封装盖板104,所述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显示模组;/n触控层,所述触控层设置于所述显示模组上;/n底盖,所述底盖设置于所述显示模组背向所述触控层的一侧;以及/n封装盖板,所述封装盖板具有顶板和从所述顶板的边缘延伸的多个侧板,/n其中,所述封装盖板的所述顶板设置于所述显示模组面向所述触控层的一侧,并且,多个所述侧板围绕所述显示模组并固定连接于所述底盖。/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显示模组;
触控层,所述触控层设置于所述显示模组上;
底盖,所述底盖设置于所述显示模组背向所述触控层的一侧;以及
封装盖板,所述封装盖板具有顶板和从所述顶板的边缘延伸的多个侧板,
其中,所述封装盖板的所述顶板设置于所述显示模组面向所述触控层的一侧,并且,多个所述侧板围绕所述显示模组并固定连接于所述底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侧板围绕所述底盖,并固定连接于所述底盖的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盖板是一件成型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盖板由片状高透材料制成,并且在所述封装盖板的内侧设有丝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盖板的材料为亚克力(PMMA)、聚苯乙烯(PS)、或聚碳酸酯(PC)。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盖板还通过框胶来粘接至所述显示模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盖板还通过框胶来粘接至所述底盖。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盖还通过框胶来粘接至所述显示模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盖板通过螺纹连接、焊接、或铆接来连接于所述底盖。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盖板的所述顶板与所述触控层之间的间隙为0.05mm。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广南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