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闪烁法测量区域蒸散总水量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39819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闪烁法测量区域蒸散总水量的方法。方法是通过大口径闪烁仪的路径积分效应测得区域大气的波文比、空气密度、空气比热容、大气折射率结构参数、平均感热通量,再通过下垫面热平衡方程计算得到整体区域的平均潜热通量,最后得出区域蒸散总水量。本方法可用于对观测区域蒸散总水量值的计算。这种通过大口径闪烁仪的路径积分效应测量地表热通量,很好地解决了通量观测中单点观测设备由于下垫面不均一带来的区域总水量不能正确统计问题,可以和卫星数据进行订正,得到更大尺度的整体蒸散数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闪烁法测量区域蒸散总水量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区域水资源的测量技术,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闪烁法测量区域蒸散总水量的方法。
技术介绍
传统的地表蒸散量观测方法多是单点观测,只能提供特定位置的观测数据。由于下垫面的不均一,观测受降水、土壤、水文以及不同植被等参数变化影响严重。传统的观测方法只能通过空间插值的方法由点尺度外推为面尺度。由于下垫表面的复杂性使得该方法在进行空间尺度扩展时会产生较大误差。需要密集布点分布观测,这种情况下,价格太高,位置不同数据处理相对困难。因此大范围的观测平均值很有必要。而且得到区域蒸散量数据之后,可以和卫星数据进行订正,得到更大尺度的整体蒸散数据。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有效的对区域蒸散总水量整体计算评估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闪烁法测量区域蒸散总水量的方法。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闪烁法测量区域蒸散总水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是通过大口径闪烁仪的路径积分效应测得区域大气的波文比、空气密度、空气比热容、大气折射率结构参数、平均感热通量,再通过下垫面热平衡方程计算得到整体区域的平均潜热通量,最后得出区域蒸散总水量。具体步骤如下:第一步:计算被测量区域大气的波文比、空气密度、空气比热容;①、波文比β:波文比β为相对湿度对闪烁影响因素的校正因数,根据气象观测数据推导计算得出,如下公式所示:式(1)中,γ为干湿球常数,γ=a0×P,a0为常数,通常取0.665×10-3,P为大气压力,单位:Pa;ΔT为不同观测层间的空气温度差,单位:K;ΔE为不同观测层间的实际水汽压差,单位:Pa;ΔT和ΔE分别有以下关系式:ΔT=T1-T2------------(2)ΔE=E1-E2------------(3)式(2)中,T1为上层空气温度,T2为下层空气温度;式(3)中,E1为上层水汽压,E2为下层水汽压;上层水汽压E1通过上层空气相对湿度RH1、上层饱和水汽压Ea1和上层空气温度t1进行换算,换算公式如下:E1=Ea1×RH1×0.01-----------(4)t1=T1-273.15-----------------------(6)式(4)中,E1为上层实际水汽压,单位:Pa;RH1为上层空气相对湿度,单位:%;Ea1为上层饱和水汽压,单位:Pa;式(5)中,t1为上层空气温度,单位:℃;a1和a2为常数,a1=6.11、a2=17.27;式(6)中,T1为上层空气温度,单位:K;下层水汽压E2通过下层空气相对湿度RH2、下层饱和水汽压Ea2和下层空气温度t2进行换算,换算公式如下:E2=Ea2×RH2×0.01-----------(7)t2=T2-273.15-----------------------(9)式(7)中,E2为下层实际水汽压,单位:Pa;RH2为下层空气相对湿度,单位:%;Ea2为下层饱和水汽压,单位:Pa;式(8)中,t2为下层空气温度,单位:℃;a1和a2为常数,a1=6.11、a2=17.27;式(9)中,T2为下层空气温度,单位:K。②、空气密度ρ:空气密度ρ的计算公式如下:式(10)中,ρ为空气密度,单位:Kg/m3;RH1为上层空气相对湿度,单位:%;Ea1为上层对应的饱和水汽压,单位:Pa;T1为上层空气温度,单位:K,P为大气压力,单位:Pa;A和B为常数,A=3.48、B=0.378。③、空气比热容CP:空气比热容CP,单位J/(kg·K),计算公式如下:Cp=c-dT1-------------(11)式(11)中,T1为上层空气温度,单位:K;c和d为常数,c=14.439、d=0.9504×10-3。第二步:计算温度结构参数通过大口径闪烁仪测量得到的大气折射率结构参数及相关的上层空气温度T1、大气压力P以及波文比β,计算温度结构参数单位:K2m-2/3,计算公式如下:式(12)中,β为波文比;T1为上层空气温度,单位:K;P为大气压力,单位:Pa;p0为常数,p0=-0.78×10-6。第三步:计算平均感热通量H平均感热通量H计算公式如下:式(13)中,H为平均感热通量,单位:W/m2;b是经验常数,b=0.48;ρ为空气密度,单位:Kg/m3;CP为空气比热容,单位:J/kg/K;ZLAS为设备安装高度,单位:m;d为大口径闪烁仪安装位置相对地面的零值位移,单位:m;g为重力加速度,单位:m/s2;T1为上层空气温度,单位:K。第四步:计算平均潜热通量LvE平均潜热通量LvE计算公式如下:LvE=Q*-H+Gs------------(14)式(14)中,LvE为平均潜热通量,单位:W/m2;Q*为净辐射,单位:W/m2;H为平均感热通量,单位:W/m2;Gs为土壤热通量,单位:W/m2。第五步:数据质量控制对计算出的平均潜热通量进行数据剔除和平滑、去噪。第六步:计算区域蒸散总水量ET区域蒸散总水量ET的计算公式如下:式(15)中,ET为m分钟内区域蒸散总水量,单位:kg/m2;Lv为蒸散潜热,即蒸散1KG水所需的能量,单位:J/kg;至此由ET得出整片区域的蒸散总水量。一个地区的水资源中,蒸散量是十分重要的指标之一,反映当地水资源的收支平衡。关系到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而就要对蒸散量进行测量和计算。下垫表面是大气的底边界,研究大气层大气必须讨论不同下垫表面对大气层的影响。除去动量通量传输外,下垫表面对大气边界层的另两个强制因素是称之为感热通量和潜热通量通量。感热通量表示大气热传导的热量大小,潜热通量是指大气中水汽产生相变所需要的热量。也就是水汽蒸散所需要的热量。闪烁法测量的大气湍流是基于大气光学性质起影响作用的大气密度起伏引起的大气折射率起伏所对应的光学湍流。由于大气密度起伏主要由温度起伏决定,一般大气光学湍流由大气温度场的起伏特性决定。通过大气结构参数可以反演得到区域平均感热通量。本专利技术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是:本方法可用于对观测区域蒸散总水量值的计算。这种通过大口径闪烁仪的路径积分效应测量地表热通量,很好地解决了通量观测中单点观测设备由于下垫面不均一带来的区域总水量不能正确统计问题,可以和卫星数据进行订正,得到更大尺度的整体蒸散数据。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过程的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根据自动气象站的观测数据和大口径闪烁仪的观测数据计算得到温度结构参数的数值曲线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测一天的净辐射、土壤热通量、平均感热通量和平均潜热通量的测量时间序列及实测计算数据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计算出一天时间的蒸散总水量趋势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闪烁法测量区域蒸散总水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是通过大口径闪烁仪的路径积分效应测得区域大气的波文比、空气密度、空气比热容、大气折射率结构参数、平均感热通量,再通过下垫面热平衡方程计算得到整体区域的平均潜热通量,最后得出区域蒸散总水量。具体步骤如下:/n第一步:计算被测量区域大气的波文比、空气密度、空气比热容;/n①、波文比β:/n波文比β为相对湿度对闪烁影响因素的校正因数,根据气象观测数据推导计算得出,如下公式所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闪烁法测量区域蒸散总水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是通过大口径闪烁仪的路径积分效应测得区域大气的波文比、空气密度、空气比热容、大气折射率结构参数、平均感热通量,再通过下垫面热平衡方程计算得到整体区域的平均潜热通量,最后得出区域蒸散总水量。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计算被测量区域大气的波文比、空气密度、空气比热容;
①、波文比β:
波文比β为相对湿度对闪烁影响因素的校正因数,根据气象观测数据推导计算得出,如下公式所示:



式(1)中,γ为干湿球常数,γ=a0×P,a0为常数,通常取0.665×10-3,P为大气压力,单位:Pa;ΔT为不同观测层间的空气温度差,单位:K;ΔE为不同观测层间的实际水汽压差,单位:Pa;ΔT和ΔE分别有以下关系式:
ΔT=T1-T2------------(2)
ΔE=E1-E2------------(3)
式(2)中,T1为上层空气温度,T2为下层空气温度;
式(3)中,E1为上层水汽压,E2为下层水汽压;
上层水汽压E1通过上层空气相对湿度RH1、上层饱和水汽压Ea1和上层空气温度t1进行换算,换算公式如下:
E1=Ea1×RH1×0.01-----------(4)



t1=T1-273.15-----------------------(6)
式(4)中,E1为上层实际水汽压,单位:Pa;RH1为上层空气相对湿度,单位:%;Ea1为上层饱和水汽压,单位:Pa;
式(5)中,t1为上层空气温度,单位:℃;a1和a2为常数,a1=6.11、a2=17.27;
式(6)中,T1为上层空气温度,单位:K;
下层水汽压E2通过下层空气相对湿度RH2、下层饱和水汽压Ea2和下层空气温度t2进行换算,换算公式如下:
E2=Ea2×RH2×0.01-----------(7)



t2=T2-273.15-----------------------(9)
式(7)中,E2为下层实际水汽压,单位:Pa;RH2为下层空气相对湿度,单位:%;Ea2为下层饱和水汽压,单位:Pa;
式(8)中,t2为下层空气温度,单位:℃;a1和a2为常数,a1=6.11、a2=17.27;
式(9)中,T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聪吴东丽邵长亮朱永超杨大生马剑哲徐鑫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