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工程下水道井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396279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市政工程下水道井口装置,包括井体和安装于井体顶部的井盖,其特点是:井盖下侧的井体的内壁上设有圈座,圈座上设有立体过滤装置;立体过滤装置包括圆柱形且下端开口的滤网罩,滤网罩的开口端具有外延部,外延部的外沿具有向上的延伸部,延伸部与滤网罩之间形成有容纳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立体过滤装置代替现有的平面状滤网结构,下水可以通过立体过滤装置的滤网罩的顶面和侧面的滤孔后进入下水道,杂质垃圾铺满滤网罩的顶面后,下水还可以从滤网罩的侧面通过,而且杂质垃圾在积满容纳腔之前下水都可以从滤网罩的侧面排入下水道,通过把手提取立体过滤装置后即可清理杂质垃圾,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易被堵塞,杂质垃圾清理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市政工程下水道井口装置
本技术属于市政工程
,尤其是涉及一种市政工程下水道井口装置。
技术介绍
市政工程设施中,下水道井口通常设置井盖,井盖下设置平面状的滤网结构,平面状的滤网结构过滤下水中的杂质垃圾,杂质垃圾铺满平面状的滤网结构后立刻造成堵塞,使下水道井口不能排水。所以,目前的下水道井口结构极易被堵塞,维护工作量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市政工程下水道井口装置。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市政工程下水道井口装置,包括井体和安装于井体顶部的井盖,所述井盖下侧的井体的内壁上设有圈座,所述圈座上设有立体过滤装置;所述立体过滤装置包括圆柱形且下端开口的滤网罩,所述滤网罩的开口端具有外延部,所述外延部的外沿具有向上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与滤网罩之间形成有容纳腔。所述滤网罩的上端面设有提手。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和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是:本技术用立体过滤装置代替现有的平面状滤网结构,下水可以通过立体过滤装置的滤网罩的顶面和侧面的滤孔后进入下水道,杂质垃圾铺满滤网罩的顶面后,下水还可以从滤网罩的侧面通过,而且杂质垃圾在积满容纳腔之前下水都可以从滤网罩的侧面排入下水道,通过把手提取立体过滤装置后即可清理杂质垃圾,因此,本技术不易被堵塞,杂质垃圾清理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因此而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实施例,见图1所示:一种市政工程下水道井口装置,包括井体1和安装于井体1顶部的井盖2,所述井盖2下侧的井体1的内壁上设有圈座3,所述圈座3上设有立体过滤装置4;所述立体过滤装置4包括圆柱形且下端开口的滤网罩5,所述滤网罩5的上端面设有提手6,所述滤网罩5的开口端具有外延部7,所述外延部7的外沿具有向上的延伸部8,所述延伸部8与滤网罩5之间形成有容纳腔9。本技术用立体过滤装置4代替现有的平面状滤网结构,下水可以通过立体过滤装置4的滤网罩5的顶面和侧面的滤孔后进入下水道,杂质垃圾铺满滤网罩5的顶面后,下水还可以从滤网罩5的侧面通过,而且杂质垃圾在积满容纳腔9之前下水都可以从滤网罩5的侧面排入下水道,通过提手6提取立体过滤装置4后即可清理杂质垃圾,因此,本技术不易被堵塞,杂质垃圾清理方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市政工程下水道井口装置,包括井体和安装于井体顶部的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井盖下侧的井体的内壁上设有圈座,所述圈座上设有立体过滤装置;所述立体过滤装置包括圆柱形且下端开口的滤网罩,所述滤网罩的开口端具有外延部,所述外延部的外沿具有向上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与滤网罩之间形成有容纳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市政工程下水道井口装置,包括井体和安装于井体顶部的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井盖下侧的井体的内壁上设有圈座,所述圈座上设有立体过滤装置;所述立体过滤装置包括圆柱形且下端开口的滤网罩,所述滤网罩的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倩倩夏晓鹏洪晨王琳李叔伟杨天逸柯伟华
申请(专利权)人:台州市新绿程园林景观工程有限公司台州联扬建设有限公司台州市升日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