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冉夏专利>正文

一种多功能智能下水道井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8991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废水检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智能下水道井盖。本发明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多功能智能下水道井盖。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功能智能下水道井盖,包括有排水系统、防堵塞系统、流速水位监测系统、沼气含量监测系统和控制单元;排水系统与防堵塞系统相连接;排水系统与流速水位监测系统相连接;排水系统与控制单元相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达到了可自动疏通堵塞的排水孔,确保水的正常流动,防止地面积水,将极易堵塞下水的塑料袋等杂物打捞收集,同时实时监测下水道中污水的水位和流速,并实时监测下水道中的沼气含量,可帮助工作人员进行提前预防,减轻工作量,防止发生突发事件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智能下水道井盖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废水检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智能下水道井盖。
技术介绍
现有的下水道井盖,在排水孔被塑料袋或者淤泥堵住时,无法继续将水排入下水道中,进而导致大量的水在地面上汇集,影响出行,同时下水道中存在大量的塑料袋等容易堵塞下水道的杂物,如不及时取出,极易造成下水道堵塞,同时下水道为相对封闭的空间,工作人员无法实时知晓下水道各个位置的水位、污水流速和沼气含量,因此无法提前预防,检修时,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判断出问题的位置,如此极易造成更大的安全事故。综上所述,目前需要研发一种多功能智能下水道井盖,来克服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的下水道井盖,在排水孔被塑料袋或者淤泥堵住时,无法继续将水排入下水道中,进而导致大量的水在地面上汇集,影响出行,同时下水道中存在大量的塑料袋等容易堵塞下水道的杂物,如不及时取出,极易造成下水道堵塞,同时下水道为相对封闭的空间,工作人员无法实时知晓下水道各个位置的水位、污水流速和沼气含量,因此无法提前预防,检修时,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判断出问题的位置,如此极易造成更大的安全事故的缺点,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多功能智能下水道井盖。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功能智能下水道井盖,包括有排水系统、防堵塞系统、流速水位监测系统、沼气含量监测系统和控制单元;排水系统与防堵塞系统相连接;排水系统与流速水位监测系统相连接;排水系统与沼气含量监测系统相连接;排水系统与控制单元相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排水系统包括有圆形井盖、C型连接板、电机、凸轮、第一传动板、第一圆柱、第二圆柱、第一隔水块、第一弹簧、距离传感器、第三圆柱、第四圆柱、第二隔水块和第二弹簧;圆形井盖下方两侧均与C型连接板进行固接;C型连接板与电机相连接;电机输出轴与凸轮进行固接;凸轮与第一传动板相互接触;第一传动板一侧与第一圆柱和第二圆柱进行固接;第一传动板另一侧与第三圆柱和第四圆柱进行固接;第一隔水块下方与第一传动板进行固接;第一弹簧下方与第一传动板进行固接;第一弹簧上方与圆形井盖进行固接;距离传感器下半部分与第一传动板相连接;距离传感器上半部分与圆形井盖相连接;第二隔水块下方与第一传动板进行固接;第二弹簧下方与第一传动板进行固接;第二弹簧上方与圆形井盖进行固接;圆形井盖下方与流速水位监测系统、沼气含量监测系统和控制单元相连接;C型连接板下方与防堵塞系统相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防堵塞系统包括有第一隔水罩、第二传动板、第一伸缩柱、第一连接架、连接框体、第一槽板、第一牵引绳、第一收绳器、第一连接板、第一长针、第一短针、第二槽板、第二牵引绳、第二收绳器、第二连接板、第二长针和第二短针;第一隔水罩上方与C型连接板进行固接;第一隔水罩与第二传动板进行固接;第一隔水罩与第一伸缩柱进行铰接;第二传动板和第一伸缩柱分别与第一连接架两侧进行铰接;第一连接架与连接框体进行螺栓连接;连接框体与第一槽板进行固接;第一槽板上方与第一牵引绳贯穿连接,并且第一牵引绳与连接框体贯穿连接;第一牵引绳上方与第一收绳器相连接,并且第一收绳器上方与C型连接板进行螺栓连接;第一牵引绳下方与第一连接板进行固接,并且第一连接板与第一槽板进行滑动连接;第一连接板上方两侧分别与两组第一长针和两组第一短针进行固接;第二槽板两侧均与连接框体进行固接;第二槽板上方与第二牵引绳贯穿连接,并且第二牵引绳与连接框体贯穿连接;第二牵引绳上方与第二收绳器相连接,并且第二收绳器上方与C型连接板进行螺栓连接;第二牵引绳下方与第二连接板进行固接,并且第二连接板与第二槽板进行滑动连接;第二连接板上方两侧分别与两组第二长针和两组第二短针进行固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流速水位监测系统包括有第二连接架、第二隔水罩、第一伸缩杆、第一连接块、第二伸缩柱、第三连接板、第二伸缩杆、第二连接块、第三伸缩柱和空心浮动球;两组第二连接架均与圆形井盖下方进行固接;两组第二连接架均与第二隔水罩进行螺栓连接;第二隔水罩与第一伸缩杆进行铰接;第一伸缩杆外表面与第一连接块进行滑动连接;第一连接块与第二伸缩柱进行铰接,并且第二伸缩柱与第二隔水罩进行铰接;第三连接板上方两侧依次与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进行铰接;第三连接板与空心浮动球进行固接;第二伸缩杆与第二隔水罩进行铰接;第二伸缩杆外表面与第二连接块进行滑动连接;第二连接块与第三伸缩柱进行铰接,并且第三伸缩柱与第二隔水罩进行铰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沼气含量监测系统包括有沼气收集器、第一中空管、第二中空管、第三连接块、隔离罩、转动杆和拨动器;沼气收集器上方与圆形井盖进行固接;沼气收集器下方与第一中空管进行固接;第一中空管与第二中空管进行固接;第二中空管上方与第三连接块进行固接,并且第三连接块上方与圆形井盖进行固接;第二中空管下方与隔离罩进行固接;隔离罩内部与转动杆进行转动连接;转动杆与拨动器进行固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圆形井盖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椭圆形开孔。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圆柱、第二圆柱、第三圆柱和第四圆柱外表面均设置有倒勾。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伸缩柱内部设置有距离感应器;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内部均设置有距离感应器;第二伸缩柱内部设置有距离感应器,第三伸缩柱内部设置有距离感应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拨动器外环面等距环绕有三组叶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一、为解决现有的下水道井盖,在排水孔被塑料袋或者淤泥堵住时,无法继续将水排入下水道中,进而导致大量的水在地面上汇集,影响出行,同时下水道中存在大量的塑料袋等容易堵塞下水道的杂物,如不及时取出,极易造成下水道堵塞,同时下水道为相对封闭的空间,工作人员无法实时知晓下水道各个位置的水位、污水流速和沼气含量,因此无法提前预防,检修时,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判断出问题的位置,如此极易造成更大的安全事故的问题。二、设计了排水系统、防堵塞系统、流速水位监测系统和沼气含量监测系统,在使用时,通过给控制单元提供运行所需的充足电能,然后工作人员将该多功能智能下水道井盖安装在要使用的地方,在日常使用的过程中,该多功能智能下水道井盖与正常井盖一样,可供车辆驶过,在遇到大水或地面汇集有大量的水时,排水系统可正常将水引导到下水道中,进一步地,在排水孔被塑料袋或淤泥堵住时,排水系统可进行疏通,使得水可以顺利排入下水道中,同时防堵塞系统可以将下水道中的塑料袋等容易堵塞下水道的杂物打捞收集,流速水位监测系统可以实时监测下水道中污水的流速和水位,沼气含量监测系统可以实时监测下水道中的沼气含量。三、达到了可自动疏通堵塞的排水孔,确保水的正常流动,防止地面积水,将极易堵塞下水的塑料袋等杂物打捞收集,同时实时监测下水道中污水的水位和流速,并实时监测下水道中的沼气含量,可帮助工作人员进行提前预防,减轻工作量,防止发生突发事件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种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排水系统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排水系统的部分立体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智能下水道井盖,包括有控制单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排水系统、防堵塞系统、流速水位监测系统和沼气含量监测系统;排水系统与防堵塞系统相连接;排水系统与流速水位监测系统相连接;排水系统与沼气含量监测系统相连接;排水系统与控制单元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智能下水道井盖,包括有控制单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排水系统、防堵塞系统、流速水位监测系统和沼气含量监测系统;排水系统与防堵塞系统相连接;排水系统与流速水位监测系统相连接;排水系统与沼气含量监测系统相连接;排水系统与控制单元相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智能下水道井盖,其特征在于:排水系统包括有圆形井盖、C型连接板、电机、凸轮、第一传动板、第一圆柱、第二圆柱、第一隔水块、第一弹簧、距离传感器、第三圆柱、第四圆柱、第二隔水块和第二弹簧;圆形井盖下方两侧均与C型连接板进行固接;C型连接板与电机相连接;电机输出轴与凸轮进行固接;凸轮与第一传动板相互接触;第一传动板一侧与第一圆柱和第二圆柱进行固接;第一传动板另一侧与第三圆柱和第四圆柱进行固接;第一隔水块下方与第一传动板进行固接;第一弹簧下方与第一传动板进行固接;第一弹簧上方与圆形井盖进行固接;距离传感器下半部分与第一传动板相连接;距离传感器上半部分与圆形井盖相连接;第二隔水块下方与第一传动板进行固接;第二弹簧下方与第一传动板进行固接;第二弹簧上方与圆形井盖进行固接;圆形井盖下方与流速水位监测系统、沼气含量监测系统和控制单元相连接;C型连接板下方与防堵塞系统相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智能下水道井盖,其特征在于:防堵塞系统包括有第一隔水罩、第二传动板、第一伸缩柱、第一连接架、连接框体、第一槽板、第一牵引绳、第一收绳器、第一连接板、第一长针、第一短针、第二槽板、第二牵引绳、第二收绳器、第二连接板、第二长针和第二短针;第一隔水罩上方与C型连接板进行固接;第一隔水罩与第二传动板进行固接;第一隔水罩与第一伸缩柱进行铰接;第二传动板和第一伸缩柱分别与第一连接架两侧进行铰接;第一连接架与连接框体进行螺栓连接;连接框体与第一槽板进行固接;第一槽板上方与第一牵引绳贯穿连接,并且第一牵引绳与连接框体贯穿连接;第一牵引绳上方与第一收绳器相连接,并且第一收绳器上方与C型连接板进行螺栓连接;第一牵引绳下方与第一连接板进行固接,并且第一连接板与第一槽板进行滑动连接;第一连接板上方两侧分别与两组第一长针和两组第一短针进行固接;第二槽板两侧均与连接框体进行固接;第二槽板上方与第二牵引绳贯穿连接,并且第二牵引绳与连接框体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冉夏
申请(专利权)人:冉夏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