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变形的双曲梁拉压力传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95577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变形的双曲梁拉压力传感器,包括:外环套,所述外环套的顶部设置有顶板;上环板,其固定安装在所述外环套的上方一周,所述上环板的竖直中心线与外环套的竖直中心线相重合。该防变形的双曲梁拉压力传感器,与现有的装置相比,通过半螺杆,可以进行安装固定,通过定位杆,可以将受力轴的四周进行固定,从而在受压时对受力轴的位置进行固定,避免发生变形,通过限位圈,可以对受力轴的出口处进行固定,从而进一步提高受力轴受力的稳定性,避免发生变形,通过螺纹接头,可以与外部零件进行安装固定,从而在使用时提高装置使用的稳定性,同时方便安装连接,通过加强层,可以提高装置整体的强度,避免受力过大发生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变形的双曲梁拉压力传感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双曲梁拉压力传感器
,具体为一种防变形的双曲梁拉压力传感器。
技术介绍
压力传感器是工业实践中最为常用的一种传感器,其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自控环境,涉及水利水电、铁路交通、智能建筑、生产自控、航空航天、军工、石化、油井、电力、船舶、机床、管道等众多行业,下面就简单介绍一些常用传感器原理及其应用,传统的拉压力传感器以机械结构型的器件为主,以弹性元件的形变指示压力,但这种结构尺寸大、质量重,不能提供电学输出。随着半导体技术的发展,半导体压力传感器也应运而生。现有的双曲梁拉压力传感器,在使用时不便于外部线体进行连接,容易发生脱落,同时在装置放置时接线口暴露容易引起灰尘以及水汽的污染与腐蚀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防变形的双曲梁拉压力传感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变形的双曲梁拉压力传感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变形的双曲梁拉压力传感器,包括:外环套,所述外环套的顶部设置有顶板;上环板,其固定安装在所述外环套的上方一周,所述上环板的竖直中心线与外环套的竖直中心线相重合;下环板,其安装在所述外环套的下方一周,所述下环板的表面开设有第一安装槽;接线孔,其连接在所述外环套的一侧,所述接线孔的表面固定有螺纹壁,所述螺纹壁的上部安装有密封盖;底板,其设置在所述下环板的中部,所述底板的一侧连接有底圈,所述底板的表面中部开设有第二安装槽;受力轴,其贯穿在所述底板的中部,所述受力轴的下方表面设置有应力片;加强层,其固定设置在所述外环套的内侧中部。优选的,所述顶板还设有:上应变梁,其连接在所述顶板的一周,所述顶板的内部下方设置有下应变梁。优选的,所述上环板还设有:第一螺栓,其固定安装在所述上环板的表面一周,所述上环板通过第一螺栓与外环套之间构成固定结构。优选的,所述下环板还设有:第二螺栓,其安装在所述下环板的表面一周,所述下环板通过第二螺栓与外环套之间构成固定结构。优选的,所述底板还设有:半螺杆,其固定在所述底板的中部,所述半螺杆的下部连接有定位杆,所述定位杆的侧表面与受力轴的侧表面紧密贴合;限位圈,其设置在所述底板的中部上方,所述限位圈与底板之间为焊接。优选的,所述受力轴还设有:螺纹接头,其固定连接在所述受力轴的顶部,所述螺纹接头与受力轴之间为焊接。优选的,所述外环套还设有:橡胶垫,其设置在所述外环套的内部一侧,所述橡胶垫与外环套之间为粘接。优选的,所述加强层还设有:耐氧化层,其固定在所述加强层的表面,所述耐氧化层与加强层之间为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外环套上还设有用于调节接线孔位置的微调组件,所述微调组件包括开设在外环套外侧的周向滑槽,所述周向滑槽截面为T型结构,所述周向滑槽内部滑动配合有一个滑动座片,所述滑动座片上设有便于接线孔安装的安装区域,所述微调组件还包括设置在外环套侧面的定位块,所述定位块靠近周向滑槽的一侧转动设有一个固定轴,固定轴上转动套设有一个缠绕辊,所述缠绕辊内壁设有与固定轴连接的扭簧,所述缠绕辊表面设有用于缠绕传输线的缠绕区域,所述传输线一端与缠绕辊内部电芯连接,所述电芯通过固定线与上应变梁、下应变梁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传输线另一端与滑动座片上的接线端连接,所述滑动座片的接线端与接线孔另一端连接,所述滑动座片与周向滑槽之间存在预紧力,这样就可以通过推动滑动座片的滑动来调节接线孔的位置,满足于不同环境下的接线需要,在接线孔位置移动时,缠绕辊会自行转动,从而完成对传输线的收放,靠近缠绕辊的周向滑槽中设有一个导向板,所述导向板上设有一个便于传输线穿过的穿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防变形的双曲梁拉压力传感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双曲梁拉压力传感器,可以避免灰尘以及水汽对接口和内部造成污染与腐蚀,同时可以对硬质零件进行保护,避免发生磨损,且可以对受力位置进行固定,避免发生变形。1.本专利技术通过上应变梁和下应变梁,可以受力发生变形,从而根据桥路输出值测量力和力矩,通过第一螺栓,可以单独将上环板进行拆装,从而在其发生损坏时,可以单独将上环板进行更换,同时不可对内部上端部分进行检测维修,通过下环板,可以将装置的下端进行闭合,通过第二螺栓,可以单独将下环板进行拆装,从而也方便对其进行更换,同时可以对装置内部下方进行维护检修,通过橡胶垫,可以在安装时使面与面之间贴合的更加紧固,避免受力时发生摩擦变形,同时可以对硬质零件进行保护,避免发生磨损;2.本专利技术,密封盖与螺纹壁之间可以进行拆装,通过螺纹壁,可以方便接线孔与外部线体进行安装连接,从而对数据进行输出,同时安装的更加的紧固不会发生松脱,通过密封盖可以在连接时将其取下,在装置放置时可以对接线孔进行密闭,从而避免灰尘以及水汽对接线孔以及内部的污染与腐蚀;3.本专利技术通过半螺杆,可以进行安装固定,通过定位杆,可以将受力轴的四周进行固定,从而在受压时对受力轴的位置进行固定,避免发生变形,通过限位圈,可以对受力轴的出口处进行固定,从而进一步提高受力轴受力的稳定性,避免发生变形,通过螺纹接头,可以与外部零件进行安装固定,从而在使用时提高装置使用的稳定性,同时方便安装连接,通过加强层,可以提高装置整体的强度,避免受力过大发生损坏,通过耐氧化层,可以提高装置表面的耐腐蚀能力,避免长时间使用容易受到腐蚀损坏,从而可以提高装置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整体仰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整体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整体正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接线孔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微调组件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微调组件的局部放大图。图中:1、外环套;2、上环板;3、第一螺栓;4、顶板;5、上应变梁;6、下应变梁;7、接线孔;8、密封盖;9、下环板;10、第二螺栓;11、底板;12、底圈;13、受力轴;14、半螺杆;15、第一安装槽;16、限位圈;17、第二安装槽;18、定位杆;19、螺纹接头;20、橡胶垫;21、应力片;22、耐氧化层;23、加强层;24、螺纹壁;包括周向滑槽101、滑动座片104、传输线105、导向板106、定位块108、缠绕辊107、缠绕区域109。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防变形的双曲梁拉压力传感器,包括:外环套1,外环套1的顶部设置有顶板4;上环板2,其固定安装在外环套1的上方一周,上环板2的竖直中心线与外环套1的竖直中心线相重合;下环板9,其安装在外环套1的下方一周,下环板9的表面开设有第一安装槽15;接线孔7,其连接在外环套1的一侧,接线孔7的表面固定有螺纹壁24,螺纹壁24的上部安装有密封盖8,通过螺纹壁24,可以方便接线孔7与外部线体进行安装连接,从而对数据进行输出,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变形的双曲梁拉压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外环套,所述外环套的顶部设置有顶板;/n上环板,其固定安装在所述外环套的上方一周,所述上环板的竖直中心线与外环套的竖直中心线相重合;/n下环板,其安装在所述外环套的下方一周,所述下环板的表面开设有第一安装槽;/n接线孔,其连接在所述外环套的一侧,所述接线孔的表面固定有螺纹壁,所述螺纹壁的上部安装有密封盖;/n底板,其设置在所述下环板的中部,所述底板的一侧连接有底圈,所述底板的表面中部开设有第二安装槽;/n受力轴,其贯穿在所述底板的中部,所述受力轴的下方表面设置有应力片;/n加强层,其固定设置在所述外环套的内侧中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变形的双曲梁拉压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环套,所述外环套的顶部设置有顶板;
上环板,其固定安装在所述外环套的上方一周,所述上环板的竖直中心线与外环套的竖直中心线相重合;
下环板,其安装在所述外环套的下方一周,所述下环板的表面开设有第一安装槽;
接线孔,其连接在所述外环套的一侧,所述接线孔的表面固定有螺纹壁,所述螺纹壁的上部安装有密封盖;
底板,其设置在所述下环板的中部,所述底板的一侧连接有底圈,所述底板的表面中部开设有第二安装槽;
受力轴,其贯穿在所述底板的中部,所述受力轴的下方表面设置有应力片;
加强层,其固定设置在所述外环套的内侧中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变形的双曲梁拉压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还设有:
上应变梁,其连接在所述顶板的一周,所述顶板的内部下方设置有下应变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变形的双曲梁拉压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环板还设有:
第一螺栓,其固定安装在所述上环板的表面一周,所述上环板通过第一螺栓与外环套之间构成固定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变形的双曲梁拉压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环板还设有:
第二螺栓,其安装在所述下环板的表面一周,所述下环板通过第二螺栓与外环套之间构成固定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变形的双曲梁拉压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还设有:
半螺杆,其固定在所述底板的中部,所述半螺杆的下部连接有定位杆,所述定位杆的侧表面与受力轴的侧表面紧密贴合;
限位圈,其设置在所述底板的中部上方,所述限位圈与底板之间为焊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海滨陈立成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莆田市衡力传感器有限公司云南省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