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轨道交通减震装置
本技术涉轨道交通
,具体为一种轨道交通减震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专利(公共号:CN210287982U)公开了一种高铁轨道减震垫模块,属于轨道交通领域,包括基板,基板上设有多个减震体成型孔,基板两侧设有高出基板的护板。专利技术人在实现本方案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存在如下问题:1、该设备虽然有减震的效果,但是减震强度有限,且铺设范围广,脚较浪费人力;2、没有降噪和缓冲的结构,列车行驶的过程中,较大的冲击力会产生较大的噪声,会产生噪声污染,影响城市内居民的生活;3、没有对轨道进行加强限位的结构,长时使用因不够固定会对轨道造成损伤,减短轨道的使用寿命,增大了后期维修的成本,不能很好的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针对上述情况,在现有的减震装置基础上进行技术创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轨道交通减震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以下问题:1、该设备虽然有减震的效果,但是减震强度有限,且铺设范围广,脚较浪费人力;2、没有降噪和缓冲的结构,列车行驶的过程中,较大的冲击力会产生较大的噪声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轨道交通减震装置,包括轨道床(1)和压缩杆(8),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床(1)的内部上端设置有卡槽(2),且卡槽(2)的内部设置有卡块(3),所述卡块(3)的上方设置有阻尼室(4),且阻尼室(4)的上方设置有压缩舱室(7),所述压缩舱室(7)的内部下端设置有压缩板(5),且压缩板(5)的上方设置有柱状弹簧(6),所述压缩杆(8)的上方设置有降噪板(9),且压缩杆(8)位于压缩舱室(7)的上方,所述降噪板(9)的内部设置有橡胶垫(10),且橡胶垫(10)的内部设置有枕木(11),所述降噪板(9)的上方设置有轨道本体(14),且轨道本体(14)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L型限位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轨道交通减震装置,包括轨道床(1)和压缩杆(8),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床(1)的内部上端设置有卡槽(2),且卡槽(2)的内部设置有卡块(3),所述卡块(3)的上方设置有阻尼室(4),且阻尼室(4)的上方设置有压缩舱室(7),所述压缩舱室(7)的内部下端设置有压缩板(5),且压缩板(5)的上方设置有柱状弹簧(6),所述压缩杆(8)的上方设置有降噪板(9),且压缩杆(8)位于压缩舱室(7)的上方,所述降噪板(9)的内部设置有橡胶垫(10),且橡胶垫(10)的内部设置有枕木(11),所述降噪板(9)的上方设置有轨道本体(14),且轨道本体(14)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L型限位架(13),所述L型限位架(13)的下端活动连接有螺栓(12),所述L型限位架(13)的内部设置有固定杆(16),且固定杆(16)的左右两端均螺纹连接有固定栓(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道交通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床(1)的中轴线与枕木(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