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液检测系统、方法和液冷储能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39331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28
本公开涉及一种漏液检测系统、方法和液冷储能系统,该漏液检测系统包括漏液检测传感器和控制器,该漏液检测传感器与液冷储能设备的管道相连接,该控制器与该漏液检测传感器相连接,其中:该漏液检测传感器,用于检测该管道是否出现漏液,在确定该管道出现漏液的情况下,确定漏液位置对应的电信号强度,并按照该漏液位置对应的电信号强度向该控制器发送电信号,不同的漏液位置对应不同的电信号强度。该控制器,用于在接收到该漏液检测传感器发送的该电信号的情况下,根据该电信号的电信号强度确定该管道的漏液位置。这样,可以及时检测液冷储能设备的管道是否存在泄漏问题,并能够确定漏液位置,减少由于液体泄漏导致设备故障的损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漏液检测系统、方法和液冷储能系统
本公开涉及能源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漏液检测系统、方法和液冷储能系统。
技术介绍
液冷储能系统是近年新兴起的一种储能技术,具有温度一致性高、集成度高、体积能量密度高、便于维护等特点。液冷储能系统中采用液冷的方式对电池系统进行散热。一般来讲,液冷储能系统包含的电池较多,对散热的需求也较大,因此需要配置的液冷管道、管道接头等也较多。因此,在安装管路、液冷管路测试、液冷系统维护操作时,存在液体泄漏的风险。管道中的冷却液泄露后,假如进入到电池中,将会造成电池侵泡,出现短路故障,电池也将会报废,液体浸没电气接触件时,也会造成严重的短路故障,最终导致设备停机,影响储能设备的使用。因此即使检测液冷储能系统中出现的泄露是很有必要的。目前,多数厂家简单的在液冷储能系统的柜体底部,放置若干个水浸传感器对漏液情况进行检测,但使用该方式感知漏液信息不够及时,存在无法及时检测漏液导致液冷储能设备故障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公开提供一种漏液检测系统、方法和液冷储能系统。第一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漏液检测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漏液检测传感器和控制器,所述漏液检测传感器与液冷储能设备的管道相连接,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漏液检测传感器相连接,其中:所述漏液检测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管道是否出现漏液,在确定所述管道出现漏液的情况下,确定漏液位置对应的电信号强度,并按照所述漏液位置对应的电信号强度向所述控制器发送电信号,不同的漏液位置对应不同的电信号强度;所述控制器,用于在接收到所述漏液检测传感器发送的所述电信号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电信号的电信号强度确定所述管道的漏液位置。可选地,所述漏液检测传感器为漏液检测带,所述漏液检测带包裹在所述管道外侧。可选地,所述漏液检测带包括包裹层、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所述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接;其中:所述包裹层,用于将所述漏液检测带缠绕在所述管道外侧;在所述管道出现漏液的情况下,将泄漏的液体吸附在所述管道泄漏点的位置,以便将所述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连通,按照所述漏液位置对应的电信号强度向所述控制器发送电信号。可选地,所述控制器通过第一连接端与所述第一导线相连接,通过第二连接端与所述第二导线连通相连接,其中:所述控制器,用于通过所述第一连接端向所述第一导线输出预设电压的电信号;通过所述第二连接端用于接收与所述第二导线输出的电信号,并测量得到该电信号的电信号强度;根据所述预设电压与所述电信号强度确定所述管道的漏液位置。可选地,所述电信号强度为第一电流,其中: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预设电压和所述第一电流计算得到与所述导线连通点相对应的阻值;根据所述导线的预设电阻率和所述阻值,计算得到所述导线连通点的位置;将所述导线连通点的位置作为所述管道的漏液位置。可选地,所述系统还包括能量管理子系统,其中:所述控制器,还用于将所述管道的漏液位置发送至所述能量管理子系统;所述能量管理子系统,用于在接收到所述漏液位置的情况下,向所述液冷储能设备发送停机指令和/或展示包含所述漏液位置的漏液告警信息。第二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漏液检测方法,应用于漏液检测系统的控制器,所述漏液检测系统包括漏液检测传感器和控制器,所述漏液检测传感器与液冷储能设备的管道相连接,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漏液检测传感器相连接,所述漏液检测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管道是否出现漏液,在确定所述管道出现漏液的情况下,确定漏液位置对应的电信号强度,并按照所述漏液位置对应的电信号强度向所述控制器发送电信号,不同的漏液位置对应不同的电信号强度;所述方法包括:接收所述漏液检测传感器发送的电信号;根据所述电信号的电信号强度确定所述管道的漏液位置。可选地,所述漏液检测传感器为漏液检测带,所述漏液检测带包括包裹层、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所述控制器通过第一连接端与所述第一导线相连接,通过第二连接端与所述第二导线连通相连接;所述包裹层,用于将所述漏液检测带缠绕在所述管道外侧,以及,在所述管道出现漏液的情况下,将泄漏的液体吸附在所述管道泄漏点的位置,以便将所述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连通;所述方法还包括:通过所述第一连接端向所述第一导线输出预设电压的电信号;所述接收所述漏液检测传感器发送的电信号包括:通过所述第二连接端接收与所述第二导线输出的电信号;所述根据所述电信号的电信号强度确定所述管道的漏液位置包括:测量得到所述电信号的电信号强度;根据所述预设电压与所述电信号强度确定所述管道的漏液位置。可选地,所述电信号强度为第一电流,所述根据所述预设电压与所述电信号强度确定所述管道的漏液位置包括:根据所述预设电压和所述第一电流,计算得到与所述导线连通点相对应的阻值;根据所述导线的预设电阻率和所述阻值,计算得到所述导线连通点的位置;将所述导线连通点的位置作为所述管道的漏液位置。第三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液冷储能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本公开第一方面提供所述的漏液检测系统。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漏液检测系统包括漏液检测传感器和控制器,该漏液检测传感器与液冷储能设备的管道相连接,该控制器与该漏液检测传感器相连接,其中:该漏液检测传感器,用于检测该管道是否出现漏液,在确定该管道出现漏液的情况下,确定漏液位置对应的电信号强度,并按照该漏液位置对应的电信号强度向该控制器发送电信号,不同的漏液位置对应不同的电信号强度。该控制器,用于在接收到该漏液检测传感器发送的该电信号的情况下,根据该电信号的电信号强度确定该管道的漏液位置。这样,可以及时检测液冷储能设备的管道是否存在泄漏问题,并能够确定漏液位置,为液冷储能设备的维修提供了可靠信息,减少由于液体泄漏导致设备故障的损失。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漏液检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漏液检测带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漏液检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漏液检测方法的流程图;图5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液冷储能系统的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公开中,“第一”、“第二”等词汇,仅用于区分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也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顺序;术语“S101”、“S102”、“S201”、“S202”等用于区别步骤,而不必理解为按照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执行方法步骤;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漏液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漏液检测传感器和控制器,所述漏液检测传感器与液冷储能设备的管道相连接,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漏液检测传感器相连接,其中:/n所述漏液检测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管道是否出现漏液,在确定所述管道出现漏液的情况下,确定漏液位置对应的电信号强度,并按照所述漏液位置对应的电信号强度向所述控制器发送电信号,不同的漏液位置对应不同的电信号强度;/n所述控制器,用于在接收到所述漏液检测传感器发送的所述电信号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电信号的电信号强度确定所述管道的漏液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漏液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漏液检测传感器和控制器,所述漏液检测传感器与液冷储能设备的管道相连接,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漏液检测传感器相连接,其中:
所述漏液检测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管道是否出现漏液,在确定所述管道出现漏液的情况下,确定漏液位置对应的电信号强度,并按照所述漏液位置对应的电信号强度向所述控制器发送电信号,不同的漏液位置对应不同的电信号强度;
所述控制器,用于在接收到所述漏液检测传感器发送的所述电信号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电信号的电信号强度确定所述管道的漏液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液检测传感器为漏液检测带,所述漏液检测带包裹在所述管道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液检测带包括包裹层、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所述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接;其中:
所述包裹层,用于将所述漏液检测带缠绕在所述管道外侧;在所述管道出现漏液的情况下,将泄漏的液体吸附在所述管道泄漏点的位置,以便将所述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连通,按照所述漏液位置对应的电信号强度向所述控制器发送电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通过第一连接端与所述第一导线相连接,通过第二连接端与所述第二导线连通相连接,其中:
所述控制器,用于通过所述第一连接端向所述第一导线输出预设电压的电信号;通过所述第二连接端用于接收与所述第二导线输出的电信号,并测量得到该电信号的电信号强度;根据所述预设电压与所述电信号强度确定所述管道的漏液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信号强度为第一电流,其中:
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预设电压和所述第一电流计算得到与所述导线连通点相对应的阻值;根据所述导线的预设电阻率和所述阻值,计算得到所述导线连通点的位置;将所述导线连通点的位置作为所述管道的漏液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能量管理子系统,其中:
所述控制器,还用于将所述管道的漏液位置发送至所述能量管理子系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志博王君生谈作伟陈彬彬汤胤博关义胜
申请(专利权)人: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