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液位置自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39294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吸液位置自调装置,包括吸水主管、进水管、五通阀体和双端浮球阀芯;所述五通阀体包括阀本体和基座,所述阀本体的轴向一端设有吸水主管接口,另一端设有阀芯插孔,吸水主管接口用于连接吸水主管的一端,阀本体的周壁上设有三个进水管接口,进水管接口用于连接进水管的一端,所述基座的一端固接在阀本体的周壁上,另一端用于固接在水箱底部的中部;所述双端浮球阀芯包括对孔阀芯、硬杆和浮球,所述对孔阀芯一端插接五通阀体的阀芯插孔,另一端固接在硬杆的中部,所述浮球固定连接在硬杆的两端。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节能可靠、适用于盛装有多种液体的容器,能避免取液过程的中断,减少吸液后容器内液体的残留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吸液位置自调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储液容器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储液容器的吸液位置自调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储液容器内的吸液管口设置在容器底部某一固定位置,当车辆运载盛有少量液体的容器在上坡路段或下坡路段进行抽液作业时,由于容器内的液体会汇集在容器的后端或前端,从而导致抽液过程存在断流及容器内液体难以更充分利用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根据容器内液体的位置分布自动启闭调整吸液位置的吸液位置自调装置。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有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吸液位置自调装置,包括吸水主管、进水管、五通阀体和双端浮球阀芯;所述双端浮球阀芯和吸水主管分别连接在五通阀体的两端;所述进水管为三根,三根进水管的一端分别连接在五通阀体的外周上;所述五通阀体的下端用于与水箱的底部固接。优选地,所述五通阀体包括阀本体和基座,所述阀本体的轴向一端设有吸水主管接口,另一端设有阀芯插孔,吸水主管接口用于连接吸水主管的一端,阀本体的周壁上设有三个进水管接口,进水管接口用于连接进水管的一端,所述基座的一端固接在阀本体的周壁上,另一端用于固接在水箱底部的中部。优选地,所述双端浮球阀芯包括对孔阀芯、硬杆和浮球,所述对孔阀芯外周上设有相对的两个通孔,对孔阀芯的一端封闭,另一端开口,开口端用于插接五通阀体的阀芯插孔,对孔阀芯的盲端固接在硬杆的中部,所述浮球固定连接在硬杆的两端。由于采取了以上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专利技术仅由管子、五通阀体和双端浮球阀芯构成,结构简单、节能可靠;2.本专利技术无需用电,适用容器的范围更广。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吸液位置自调装置与水箱内部连接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吸液位置自调装置的主视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双端浮球阀芯与五通阀体连接的主视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双端浮球阀芯与五通阀体连接的侧视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五通阀体侧视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图5的A向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图5的B向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图5的A-A处剖视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双端浮球阀芯示意图。图中:10、吸液位置自调装置;20、水箱;1、吸水主管;2、进水管;3、双端浮球阀芯;31、对孔阀芯;311、通孔;32、硬杆;33、浮球;4、五通阀体;41、阀本体;411、进水管接口;412、吸水主管接口;413、阀芯插孔;42、基座。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专利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专利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参见图1、图2,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吸液位置自调装置10,其包括吸水主管1、进水管2、五通阀体4和双端浮球阀芯3;所述双端浮球阀芯3和吸水主管1分别连接在五通阀体4的两端;所述进水管2为三根,三根进水管2的一端分别连接在五通阀体4的外周上,另一端分别固定在水箱20底部的两端和中部;所述五通阀体4的下端用于与水箱20的底部固接。现将具体实施方式说明如下:一、参见图1、图2、图5、图6、图7、图8,本专利技术的五通阀体4包括阀本体41和基座42,所述阀本体41的轴向一端设有吸水主管接口412,另一端设有阀芯插孔413,吸水主管接口412用于连接吸水主管1的一端,吸水主管1的另一端用于连接水泵,阀本体41的周壁上设有三个进水管接口411,进水管接口411用于连接进水管2的一端,所述基座42的一端固接在阀本体41的周壁上,另一端用于固接在水箱20底部的中部。二、参见图2、图3、图4、图5、图7、图8、图9,本专利技术的双端浮球阀芯3包括对孔阀芯31、硬杆32和浮球33,所述对孔阀芯31外周上设有相对的两个通孔311,对孔阀芯31的一端封闭,另一端开口,开口端用于插接五通阀体4的阀芯插孔413,对孔阀芯31的盲端固接在硬杆32的中部,所述浮球33固定连接在硬杆32的两端。三、本专利技术自调吸液位置的原理:通过液体浮力控制双端浮球阀芯3的对孔阀芯31在五通阀体4内转动,实现对孔阀芯31上的通孔311接通更深水位端的进水管2,同时关闭无水端或关小浅水端的进水管2,当启动水泵通过吸水主管1抽取水箱20内的液体时,保障不易出现断流或水箱20内液体剩余过多而浪费的情况。本专利技术的吸液位置自调装置10在水箱20内切换吸液位置的具体执行过程:当运载工具载有设置有本专利技术的水箱20在上坡路段进行吸液作业时,液体流向水箱20后端,而使水箱20前端的底部液量减少或底部露出液面,此时,位于水箱20后端的浮球33上浮,前端的浮球33下落,进而带动硬杆32中部的对孔阀芯31在阀本体41内转动,使得对孔阀芯31上的通孔311接通至水量最多的进水管接口411端,同时,对孔阀芯31上的通孔311转离无水或水少的进水管接口411,从而吸水主管1仅从有水处的进水管2吸水;当在下坡路段进行吸液作业时,液体流向水箱20前端,而使水箱20后端的底部液量减少或底部露出液面,此时,对孔阀芯31在阀本体41内朝上述相反的方向转动,使得对孔阀芯31上的通孔311又接通至水量最多的进水管接口411端,同时,对孔阀芯31上的通孔311转离无水或水少的进水管接口411,从而吸水主管1还仅从有水处的进水管2吸水;当在水平路段,水箱20内的水位分布比较一致,并且本专利技术的对孔阀芯31在可转动范围内始终会保障与一个或两个进水管接口411接通,此时,无论吸水主管1从那个进水管2吸水都不易出现断流的情况。显然,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是属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吸液位置自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吸水主管、进水管、五通阀体和双端浮球阀芯;/n所述双端浮球阀芯和吸水主管分别连接在五通阀体的两端;/n所述进水管为三根,三根进水管的一端分别连接在五通阀体的外周上;/n所述五通阀体的下端用于与水箱的底部固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吸液位置自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吸水主管、进水管、五通阀体和双端浮球阀芯;
所述双端浮球阀芯和吸水主管分别连接在五通阀体的两端;
所述进水管为三根,三根进水管的一端分别连接在五通阀体的外周上;
所述五通阀体的下端用于与水箱的底部固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液位置自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五通阀体包括阀本体和基座,所述阀本体的轴向一端设有吸水主管接口,另一端设有阀芯插孔,吸水主管接口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旭超陈伟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沐秦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