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工柱塞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392136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27
本申请提供一种双工柱塞装置,包括缸体,其内部设置有增压腔;增压机构,其包括柱塞和储能部件;所述柱塞被构造为在外力作用下在所述缸体内往复运动以向所述增压腔提供压力;所述储能部件被构造为:在所述柱塞从增压位置移动至起始位置时吸收柱塞的能量,在所述柱塞从起始位置移动至增压位置时向柱塞释放能量。储能部件将原本在柱塞增压过程中被浪费的能量进行收集存储,并在柱塞对增压腔做功增压的过程中将能量释放出来,充分利用了柱塞的输出功率,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省了柱塞运动所消耗的资源;此外,在保持双工柱塞装置整体增压功率不降低的前提下,可以减小传动机构承受的功率,减轻传动机构零件的损耗,从而提高了装置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工柱塞装置
本申请涉及石油开采
,特别涉及一种双工柱塞装置。
技术介绍
在石油开采过程中,需要将采油井筒内部的原油进行采集并输送至地面上。目前常规使用的采油方法分别为自喷采油和人工举升两种。自喷采油是指原油从井底流到井口,从井口流到集油站,全部都是依靠油层自身的能量来完成的,是一种依靠天然能量的采油方式。人工举升是指油井不能自喷,需要人工给油井流补充能量,将井底的原油采出来,人工举升包括有杆泵采油和无杆泵采油两大类,其中,无杆泵采油通常采用潜油泵与电机结合,将潜油泵浸入油井中,通过潜油电机带动潜油泵对油液增压,实现石油由井底到地面的输送。目前的潜油泵工作效率较低,在采油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资源,亟待提供一种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工柱塞装置,以解决目前的潜油泵存在的工作效率低、消耗大量资源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工柱塞装置,包括缸体,其内部设置有增压腔;增压机构,其包括柱塞和储能部件;所述柱塞被构造为在外力作用下在所述缸体内往复运动以向所述增压腔提供压力;所述储能部件被构造为:在所述柱塞从增压位置移动至起始位置时吸收柱塞的能量,在所述柱塞从起始位置移动至增压位置时向柱塞释放能量。可选地,所述储能部件包括储能弹簧,所述储能弹簧利用弹簧的压缩或拉伸变形进行储能。可选地,所述柱塞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支座,所述缸体内固定连接有第二支座,所述第一支座、第二支座分别为储能弹簧两端的止点。可选地,所述增压机构还包括设置在缸体内用于传递压力的隔膜,所述隔膜将所述缸体内的增压腔分隔为第一增压腔和第二增压腔,所述柱塞被配置为向所述第二增压腔提供压力,并通过隔膜传递至第一增压腔。可选地,所述缸体内固定连接有第一压盖和第二压盖,所述隔膜可拆卸地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压盖和所述第二压盖之间。可选地,所述增压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缸体内的柱塞套体,所述柱塞套体内设置有柱塞孔,所述柱塞的靠近隔膜一端滑动配合在所述柱塞套体的柱塞孔内。可选地,所述柱塞套体还设有连通所述柱塞孔和第二增压腔的导通孔,所述导通孔的孔径小于所述柱塞孔。可选地,所述缸体上安装有与所述增压腔连通的进液单向阀和出液单向阀,外界液体仅能够通过所述进液单向阀进入所述增压腔内,所述增压腔内的液体到达预定压力后通过所述出液单向阀排出。可选地,所述双工柱塞装置还包括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传动轴,其转动连接在所述缸体内;伞齿轮组件,其包括连接在所述传动轴的靠近柱塞一端的第一伞齿轮、与所述第一伞齿轮配合的第二伞齿轮;连杆组件,所述连杆组件的一端与柱塞铰接,另一端与第二伞齿轮偏心连接,以将第二伞齿轮的扭矩转化为驱动柱塞做直线运动。可选地,所述双工柱塞装置还包括位于缸体内腔中的压电陶瓷组件,所述压电陶瓷组件与柱塞连接,且被配置为通电后驱动柱塞在所述缸体内往复运动。本申请提供双工柱塞装置,其储能部件将原本在柱塞增压过程中被浪费的能量进行收集存储,并在柱塞对增压腔做功增压的过程中,将存储的能量释放出来,与电机输出的能量同时推动柱塞运动进行增压,储能部件的设置充分利用了柱塞的输出功率,使得柱塞对增压腔双倍做功,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省了柱塞运动所消耗的资源;此外,在保持双工柱塞装置整体增压功率不降低的前提下,可以减小传动机构承受的功率,减轻传动机构零件的损耗,从而提高了装置使用寿命,有效地节省了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双工柱塞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双工柱塞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缸体;11、壳体;12、第一增压腔;13、第二增压腔;14、进液单向阀;15、出液单向阀;16、储液腔;2、增压机构;21、柱塞;22、储能弹簧;23、第一支座;24、第二支座;3、隔膜;4、第一压盖;5、第二压盖;6、柱塞套体;61、柱塞孔;62、导通孔;7、传动机构;71、传动轴;711、电机连接花键;72、伞齿轮组件;721、第一伞齿轮;722、第二伞齿轮;73、连杆组件;731、凸轮;732、凸轮连杆;7321、连接环;7322、关节轴承;733、轮轴;8、压电陶瓷组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在本文中,“上”、“下”、“前”、“后”、“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关部分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而非限定这些相关部分的绝对位置。在本文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彼此的区分,而非表示重要程度及顺序、以及互为存在的前提等。在本文中,“相等”、“相同”等并非严格的数学和/或几何学意义上的限制,还包含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且制造或使用等允许的误差。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双工柱塞装置,应用于对油井中的石油进行增压,将石油从油井输送至地面,相对于目前通常使用的潜油泵,双工柱塞装置的工作效率更高。本申请通过以下实施例来说明其具体结构及工作原理等。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双工柱塞装置包括缸体1和增压机构2。缸体1外部套设有具有保护作用的壳体11,缸体1内部设置有增压腔,增压腔靠近缸体1的其中一端。增压机构2设置在缸体1内,其包括柱塞21和储能部件,柱塞21的其中一端朝向增压腔,柱塞21被构造为:在外力作用下在缸体1内轴向往复运动,以向增压腔提供压力。柱塞21的运动行程中,距离增压腔最远的位置为起始位置,距离增压腔最近的位置为增压位置。储能部件被构造为:在柱塞21从增压位置移动至起始位置时吸收柱塞21的能量,在柱塞21从起始位置移动至增压位置时向柱塞21释放能量。储能部件能够吸收柱塞21不对增压腔做功时释放的能量,然后在柱塞21对增压腔做功增压时将储存的能量释放出来,增加柱塞21的增压功率。相对于柱塞21往复运动仅单程做功增压的情况,储能部件的设置充分利用了柱塞21的输出功率,使得柱塞21对增压腔双倍做功,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省了柱塞21运动所消耗的资源。具体地,缸体1内部还设置有隔膜3,隔膜3将缸体1内的增压腔分隔为第一增压腔12和第二增压腔13,缸体1内还固定连接有第一压盖4和第二压盖5,隔膜3可拆卸地固定连接在第一压盖4和第二压盖5之间。缸体1的端部开设有与第一增压腔12连通的进液通道和出液通道。进液通道内安装有进液单向阀14,外界液体仅能够通过进液单向阀14流向第一增压腔12;出液通道内安装有出液单向阀15,第一增压腔12内的液体到达预定压力后通过出液单向阀15排出。第二增压腔13内储存有工作液体,增压机构2的柱塞21能够向第二增压腔13内的工作液体提供压力,隔膜3能够将工作液体的压力传递至第一增压腔12中的液体。缸体1内部还设置有柱塞套体6,柱塞套体6的外壁与缸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柱塞套体6内开设有柱塞孔61,柱塞21的靠近隔膜3一端滑动配合在柱塞套体6的柱塞孔61内。柱塞套体6能够对柱塞21进行导向。缸体1内也可以设置其他导向部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工柱塞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缸体(1),其内部设置有增压腔;/n增压机构(2),其包括柱塞(21)和储能部件;/n所述柱塞(21)被构造为在外力作用下在所述缸体(1)内往复运动以向所述增压腔提供压力;/n所述储能部件被构造为:在所述柱塞(21)从增压位置移动至起始位置时吸收柱塞(21)的能量,在所述柱塞(21)从起始位置移动至增压位置时向柱塞(21)释放能量。/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工柱塞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缸体(1),其内部设置有增压腔;
增压机构(2),其包括柱塞(21)和储能部件;
所述柱塞(21)被构造为在外力作用下在所述缸体(1)内往复运动以向所述增压腔提供压力;
所述储能部件被构造为:在所述柱塞(21)从增压位置移动至起始位置时吸收柱塞(21)的能量,在所述柱塞(21)从起始位置移动至增压位置时向柱塞(21)释放能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工柱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部件包括储能弹簧(22),所述储能弹簧(22)利用弹簧的压缩或拉伸变形进行储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工柱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柱塞(21)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支座(23),所述缸体(1)内固定连接有第二支座(24),所述第一支座(23)、第二支座(24)分别为储能弹簧(22)两端的止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工柱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压机构(2)还包括设置在缸体(1)内用于传递压力的隔膜(3),所述隔膜(3)将所述缸体(1)内的增压腔分隔为第一增压腔(12)和第二增压腔(13),所述柱塞(21)被配置为向所述第二增压腔(13)提供压力,并通过隔膜(3)传递至第一增压腔(1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工柱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1)内固定连接有第一压盖(4)和第二压盖(5),所述隔膜(3)可拆卸地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压盖(4)和所述第二压盖(5)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工柱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压机构(2)还包括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忠灿卢国民郑海波王宁李莹帅苑兆阳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蓝水泵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