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风电吸力筒筒周土体加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389767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海上风电吸力筒筒周土体加固装置,该加固装置,包括筒内加劲条、排水条、筒外加劲条、挡土层、排水层和排水孔,筒内加劲条焊接于吸力筒内壁,沿筒壁均匀分布;筒外加劲条焊接于吸力筒外壁,沿筒壁均匀分布,与筒内加劲条布置位置相对应;排水条焊接于吸力筒顶盖底部,以吸力筒中心轴为原点向外辐射分布,排水条内部通道与筒内加劲条的内部通道对应贯通相连,形成排水通道。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加固装置沿筒壁均匀排布,自泥面处到筒底均有分布,大大缩短了筒周土体的固结排水路径,有效提高筒周土体排水效率;筒周土体排水固结后,土体的强度和变形模量均有所提高,经验证对吸力筒的承载力和变形均产生有益作用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海上风电吸力筒筒周土体加固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海上风电吸力筒,具体涉及一种海上风电吸力筒筒周土体加固装置。
技术介绍
在可再生能源开发中,风能发电由于具有储量大、分布广的优势,成为目前全球新能源开发的重点,其中,海上风电因风速较高、风向稳定、湍流强度较小、土地成本较低、能源运输成本小等优点,成为近期全球各国能源开发的主要方向之一。海上风电建设中,风机基础的投入巨大,为了应对复杂的海上环境,目前海上风电基础类型多样,主要的风机基础类型有单桩基础和吸力筒型基础等,其中吸力筒型基础由于其浮运便捷、吸力下沉安装快速、抗倾覆承载力高成为近期海上风电的研究重点。吸力筒型基础具有浅基础承载特点,对海上风电场浅层土体的强度及变形模量有一定的要求,而我国海上风电场浅层土体多以淤泥质黏土为主,强度及压缩模量均较低,现有的吸力筒型基础强度较低且排水不高,不适用于以淤泥质黏土为主的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以上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海上风电吸力筒筒周土体加固装置,有效提高筒周土体排水效率,为吸力筒基础的安全运行提供安全储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海上风电吸力筒筒周土体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筒内加劲条(1)、排水条(2)、筒外加劲条(3)、挡土层(4)、排水层(5)和排水孔(6),所述筒内加劲条(1)焊接于吸力筒内壁,沿筒壁均匀分布;所述筒外加劲条(3)焊接于吸力筒外壁,沿筒壁均匀分布,与筒内加劲条(1)布置位置相对应;所述排水条(2)焊接于吸力筒顶盖(20)底部,以吸力筒中心轴为原点向外辐射分布,所述排水条(2)内部通道与筒内加劲条(1)的内部通道对应贯通相连,形成排水通道;/n所述筒内加劲条(1)和吸力筒内壁之间,及所述筒外加劲条(3)与吸力筒外壁之间均设有挡土层(4)和排水层(5),所述挡土层(4)贴近筒内加劲条(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上风电吸力筒筒周土体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筒内加劲条(1)、排水条(2)、筒外加劲条(3)、挡土层(4)、排水层(5)和排水孔(6),所述筒内加劲条(1)焊接于吸力筒内壁,沿筒壁均匀分布;所述筒外加劲条(3)焊接于吸力筒外壁,沿筒壁均匀分布,与筒内加劲条(1)布置位置相对应;所述排水条(2)焊接于吸力筒顶盖(20)底部,以吸力筒中心轴为原点向外辐射分布,所述排水条(2)内部通道与筒内加劲条(1)的内部通道对应贯通相连,形成排水通道;
所述筒内加劲条(1)和吸力筒内壁之间,及所述筒外加劲条(3)与吸力筒外壁之间均设有挡土层(4)和排水层(5),所述挡土层(4)贴近筒内加劲条(1)或筒外加劲条(3);所述排水层(5)填充于筒内加劲条(1)与排水条(2)形成排水通道内,或填充于筒外加劲条(3)的排水通道内;所述排水孔(6)设置在吸力筒顶盖(20)上,贯穿排水条(2)上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上风电吸力筒筒周土体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内加劲条(1)和筒外加劲条(3)的边壁均设有用以排出筒周土体的水分加速土体固结的边孔(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海上风电吸力筒筒周土体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边孔(11)孔径为10mm~20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上风电吸力筒筒周土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海波陶铁铃邹尤付文军曾斌段斐张成甘乐叶任时陈玉梅
申请(专利权)人: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