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后插无粘结钢绞线承压型抗拔桩工法及使用的组合体
本申请涉及建设工程中建筑物、市政工程、地下工程及高耸结构物的抗浮设计及施工,具体涉及一种后插无粘结钢绞线承压型抗拔桩工法。
技术介绍
目前,解决地下结构抗浮问题的主要处理方法有抗浮板法、压重法、排水限压法、隔水控压法与泄水降压法、抗浮锚杆法、抗拔桩法等。在实际工程中,抗拔桩法或抗浮锚杆法是解决基础抗浮及基础抗拔问题最常用的方法。对于普通抗拔桩,通常采用长螺旋钻机、旋挖钻机等设备成孔灌注混凝土成桩工艺,并在桩身内配置钢筋笼,桩身混凝土在工作状态下处于受拉状态,设计时桩身配筋率一般由桩身混凝土裂缝宽度验算控制,这样造成普通抗拔桩桩身配筋率很高,造价高。对于抗浮锚杆,杆体材料一般采用水泥浆或者砂浆,杆体内配置小钢筋笼或者钢绞线,由于杆体直径小,受力钢筋或钢绞线保护层小,易受地下水的侵蚀、腐蚀,造成锚杆耐久性差,同时水泥浆或者砂浆质量不易控制,容易造成杆体强度不满足设计要求。根据相关规范要求,采用抗浮锚杆进行抗浮处理时,对抗浮锚杆杆体裂缝宽度验算要求很严,这样也造成杆体 ...
【技术保护点】
1.后插无粘结钢绞线承压型抗拔桩工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加工无粘结钢绞线(2)和预制混凝土组合构件(3)组合体;步骤二,采用钻机成孔并灌注混凝土,形成混凝土桩身(1);步骤三,将无粘结钢绞线(2)穿入锤管(9)内或者临时固定在锤管(9)外侧;步骤四,在混凝土初凝前通过锤管(9)将无粘结钢绞线(2)和预制混凝土组合构件(3)组合体后插入到混凝土桩身(1)内指定标高位置;步骤五,调直混凝土桩身(1)内无粘结钢绞线(2);步骤六,当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达到设计要求后,通过锚板和锚具(72)将无粘结钢绞线(2)张拉锁定在基础内部或基础上部或抗拔桩顶部;所述后插无粘结钢绞线承压型抗拔 ...
【技术特征摘要】
1.后插无粘结钢绞线承压型抗拔桩工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加工无粘结钢绞线(2)和预制混凝土组合构件(3)组合体;步骤二,采用钻机成孔并灌注混凝土,形成混凝土桩身(1);步骤三,将无粘结钢绞线(2)穿入锤管(9)内或者临时固定在锤管(9)外侧;步骤四,在混凝土初凝前通过锤管(9)将无粘结钢绞线(2)和预制混凝土组合构件(3)组合体后插入到混凝土桩身(1)内指定标高位置;步骤五,调直混凝土桩身(1)内无粘结钢绞线(2);步骤六,当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达到设计要求后,通过锚板和锚具(72)将无粘结钢绞线(2)张拉锁定在基础内部或基础上部或抗拔桩顶部;所述后插无粘结钢绞线承压型抗拔桩包括混凝土桩身(1)、无粘结钢绞线(2)和预制混凝土组合构件(3)形成的组合体;
所述无粘结钢绞线(2)和预制混凝土组合构件(3)形成的组合体为预制构件,其中预制混凝土组合构件(3)包括预制混凝土锥型体(4)、临时固定锤管(9)端部的导向装置(5)、防止组合体偏离混凝土桩身(1)中心的定位装置(6)、锚板和锚具(71);预制混凝土组合构件(3)上部采用圆柱形或长方体形,下部采用锥型。
2.后插无粘结钢绞线承压型抗拔桩工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加工无粘结钢绞线(2)和承压构件(10)组合体;步骤二,采用钻机成孔并灌注混凝土,形成混凝土桩身(1);步骤三,将无粘结钢绞线(2)穿入锤管(9)内或者临时固定在锤管(9)外侧;步骤四,在混凝土初凝前通过锤管(9)将无粘结钢绞线(2)和承压构件(10)组合体后插入到混凝土桩身(1)内指定标高位置;步骤五,调直混凝土桩身(1)内无粘结钢绞线(2);步骤六,当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达到设计要求后,通过锚板和锚具(72)将无粘结钢绞线(2)张拉锁定在基础内部或基础上部或抗拔桩顶部;所述后插无粘结钢绞线承压型抗拔桩包括混凝土桩身(1)、无粘结钢绞线(2)、承压构件(10);
所述承压构件(10)采用钢结构承压构件或U型环绕承压构件;钢结构承压构件包括导向装置(5)、锚板和锚具(71)、限位板(11)和锥尖(12);限位板(11)与锚板和锚具(71)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或通过钢筋、钢管焊接连接;锥尖(12)采用钢筋、钢板或高分子材料;U型环绕承压构件采用高分子材料、钢构件或者高分子材料与钢构件的组合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插无粘结钢绞线承压型抗拔桩工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拔桩施工采用钻机成孔灌注混凝土成桩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震,张东刚,冯禄,李帅,谷二永,唐伟,王磊,徐韶骏,赵壁,李册册,
申请(专利权)人:建研地基基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