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基坑开挖施工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既有线车站的软地质基坑开挖施工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S1、施工准备;S2、对待开挖的基坑进行监测;S3、对车站的主体进行开挖;S4、在所述车站的主体上设置钢支撑伺服系统,通过所述钢支撑伺服系统对所述车站的主体开挖进行施工监控、自动化监控数据分析变形规律及自动控制;S5、通过对开挖的基坑进行渗漏止水处理。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提高基坑的施工效率,自动化监测效果好,施工的安全性高,使用广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既有线车站的软地质基坑开挖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基坑开挖施工
,尤其涉及一种既有线车站的软地质基坑开挖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的发展,轨道交通作为城市重要的交通枢纽,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建设。其中大型城市,如上海、苏州等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更为迅速,很多地铁线路为了方便换乘,都是在距离既有线路较近的位置进行规划,这就为既有线车站的结构安全以及新建线路软地质基坑施工带来了较大的困难。现有的轨道交通两号线的站台多为地面换乘,两者之间净间距仅有5.5m,施工难度较大,施工效率低,施工的安全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既有线车站的软地质基坑开挖施工方法,旨在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既有线车站的软地质基坑开挖施工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S1、施工准备;S2、对待开挖的基坑进行监测;S3、对车站的主体进行开挖;S4、在所述车站的主体上设置钢支撑伺服系统,通过所述钢支撑伺服系统对所述车站的主体开挖进行施工监控、自动化监控数据分析变形规律及自动控制;S5、通过对开挖的基坑进行渗漏止水处理。更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3具体包括:S31、通过对主体的地墙施工;S32、冠梁施工;S33、对所述基坑开挖验收处理;S34、对所述基坑竖向分层和纵向分段开挖;S35、对所述基坑的第一段开挖落底;S36、根据主体的结构进行流水作业。更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具体包括:S21、监测点布设;S22、运营线路站厅层监测;S23、监测频率;S24、监测预警与报警;S25、站台层自动化监控。更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1具体包括:选取影响范围内的建筑物进行监测点布设,其次布设地下管线监测点,再布设市政道路监测点,结合建筑物、桥梁、地下管线和道路监测点的情况布设地表监测点,然后结合周边环境情况及围护结构情况布设围护结构桩顶水平位移、桩体变形测点和支撑轴力;将周边环境、围护结构体系测点布置在同一断面内;将测点布置于能够反映施工的部位,以确保工程安全状态;将地面上临时监测点设置在行车道分割线处。更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5具体包括:监测范围;监测项目;站台自动化监测点布设;通过测量机器人进行实时观测;根据所述测量机器人反馈预警信息。更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4具体包括:根据所述基坑形状及开挖要求,将自动轴力补偿系统的现场控制站及泵站沿基坑边缘一字排开,现场控制站及泵站的布置位置坚持线路最短原则,并完成设备安装、单系统、总系统程序调试;钢支座套箱端头与钢支撑预先拼装,根据基坑开挖进度,架设钢支撑,并安装千斤顶,在监控站上按照设计轴力设定系统压力控制值,完成设计预加轴力的逐级施加;采集各种监测数据初始值,进行同步监测。更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5具体包括:S51、掏槽检缝处理;S52、高压旋喷桩;S53、渗漏点止水。更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53具体包括:S531、双液浆止水处理;根据渗漏部位深度,在围护结构外侧地表打设注浆孔,进行高压注浆施工,当注浆浆液无法压入渗漏点,注浆孔返浆为止;S532、聚氨酯止水处理;针对地墙渗漏点,采用油性聚氨酯进行堵漏止水,浆液遇水后立即发生化学反应,浆液粘度逐渐增加,最终生成不溶于水的凝胶体,同时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浆液在气体产生的膨胀力作用下向四周扩散,把浆液压入孔隙,使孔缝充填密实以实现密封。更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531具体包括:清理;细检查、分析渗漏情况,确定灌浆孔位置及间距,清理干净需要施工的区域,凿除砼表面析出物,确保表面干净;钻孔;使用钻孔工具沿孔洞四周钻泄压孔,钻头直径为14mm,钻孔角度宜≦45°,钻孔深度≦结构针头的2/3,钻孔必须斜穿过主漏水孔;埋嘴;观察主漏水孔的压力,水流不急压力不大时可用快干堵漏剂埋注灌浆止水针头,当结构达到一定的强度没有渗漏时,其它泄水孔分别安装膨胀止水针头,用专用内六角扳手拧紧,使灌浆嘴周围与钻孔之间无空隙,不漏水,墙面慢渗也依次安装膨胀止水针头。灌浆;使用高压灌浆机试压,在不超过砼结构受压范围下,向灌浆孔内灌注聚胺脂灌浆液;拆嘴;灌浆完毕24小时,在确认不漏即去掉或敲掉外露的灌浆嘴,清理干净已固化的溢漏出的灌浆液。本专利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通过,S1、施工准备;S2、对待开挖的基坑进行监测;S3、对车站的主体进行开挖;S4、在所述车站的主体上设置钢支撑伺服系统,通过所述钢支撑伺服系统对所述车站的主体开挖进行施工监控、自动化监控数据分析变形规律及自动控制;S5、通过对开挖的基坑进行渗漏止水处理。本专利技术能够提高基坑的施工效率,自动化监测效果好,施工的安全性高,使用广泛。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既有线车站的软地质基坑开挖施工方法的流程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既有线车站的软地质基坑开挖施工方法的监测的流程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既有线车站的软地质基坑开挖施工方法的主体开挖的流程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既有线车站的软地质基坑开挖施工方法的基坑渗漏止水的流程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图4提供的渗漏点止水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时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通过S1、对待开挖的基坑进行监测;S2、对车站的主体进行开挖;S3、在所述车站的主体上设置钢支撑伺服系统,通过所述钢支撑伺服系统对所述车站的主体开挖进行施工监控、自动化监控数据分析变形规律及自动控制;S4、通过对开挖的基坑进行渗漏止水处理。本专利技术能够提高基坑的施工效率,自动化监测效果好,施工的安全性高,使用广泛。实施例一参见附图1所示,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既有线车站的软地质基坑开挖施工方法的流程图。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既有线车站的软地质基坑开挖施工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S1、施工准备。具体的,在进行施工前,需要准备需要开挖基坑的工作安排,施工人员调配等。技术员对施工的图纸进行确认,当确认正确后交给施工人员,由施工人员去操作,从而提高基坑的开挖效率。S2、对待开挖的基坑进行监测。具体的,通过在基坑开挖前,对基坑及运营车站布设监测点,通过对既有线车站进行监测,结合基坑地墙水平位移、地表沉降、水位监测等项目,综合分析基坑开挖对运营车站的影响,确保运营车站安全。S3、对车站的主体进行开挖。具体的,基坑开挖期间,为减小基坑和地面变形,确保施工安全,基坑开挖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运用时空效应原理指导基坑施工,基坑开挖采用纵向分段、竖向分层阶梯式开挖,每段开挖长度控制在20~30m,每层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既有线车站的软地质基坑开挖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步骤:/nS1、施工准备;/nS2、对待开挖的基坑进行监测;/nS3、对车站的主体进行开挖;/nS4、在所述车站的主体上设置钢支撑伺服系统,通过所述钢支撑伺服系统对所述车站的主体开挖进行施工监控、自动化监控数据分析变形规律及自动控制;/nS5、通过对所述开挖的基坑进行渗漏止水处理。/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既有线车站的软地质基坑开挖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步骤:
S1、施工准备;
S2、对待开挖的基坑进行监测;
S3、对车站的主体进行开挖;
S4、在所述车站的主体上设置钢支撑伺服系统,通过所述钢支撑伺服系统对所述车站的主体开挖进行施工监控、自动化监控数据分析变形规律及自动控制;
S5、通过对所述开挖的基坑进行渗漏止水处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既有线车站的软地质基坑开挖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具体包括:
S31、通过对主体的地墙施工;
S32、冠梁施工;
S33、对所述基坑开挖验收处理;
S34、对所述基坑竖向分层和纵向分段开挖;
S35、对所述基坑的第一段开挖落底;
S36、根据主体的结构进行流水作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既有线车站的软地质基坑开挖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具体包括:
S21、监测点布设;
S22、运营线路站厅层监测;
S23、监测频率;
S24、监测预警与报警;
S25、站台层自动化监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既有线车站的软地质基坑开挖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1具体包括:
选取影响范围内的建筑物进行监测点布设,其次布设地下管线监测点,再布设市政道路监测点,结合建筑物、桥梁、地下管线和道路监测点的情况布设地表监测点,然后结合周边环境情况及围护结构情况布设围护结构桩顶水平位移、桩体变形测点和支撑轴力;
将周边环境、围护结构体系测点布置在同一断面内;
将测点布置于能够反映施工的部位,以确保工程安全状态;
将地面上临时监测点设置在行车道分割线处。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既有线车站的软地质基坑开挖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5具体包括:
监测范围;
监测项目;
站台自动化监测点布设;
通过测量机器人进行实时观测;
根据所述测量机器人反馈预警信息。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既有线车站的软地质基坑开挖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具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薄洋,钟雨涛,郑阳,衣忠强,刘继红,王天龙,李仁强,田晶晶,浦锐,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九局集团第六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