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通倾斜凹槽方桩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行业预制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全通倾斜凹槽方桩。
技术介绍
混凝土桩是建筑、交通、港口建设领域常用的基础建材,传统的混凝土桩的外形一般为直线型的方桩或圆形管桩。直线型预应力混凝土桩虽然具有较好的抗裂性能和抗震性能,但是,由于混凝土桩体的外壁表面为光滑的圆形面或矩形面,因而造成桩体与土体之间的摩擦力较小,桩体的抗拔性和承载力均较小,当需要满足较大的承载力时,那就需要增加桩的长度、桩径或数量,这会增加整个桩基工程的造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全通倾斜凹槽方桩,以克服桩体与土体之间摩擦力较小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全通倾斜凹槽方桩,其特征在于:包括桩体,所述桩体具有4个桩侧面;在一组相对设置的桩侧面上设有第一倾斜凹槽,相邻两个第一倾斜凹槽之间形成第一倾斜凸台,在另一组相对设置的桩侧面上设有第二倾斜凹槽,相邻两个所述第二倾斜凹槽之间形成第二倾斜凸台,所述第一倾斜凹槽的两端的槽口至少一部分设置在所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通倾斜凹槽方桩,其特征在于:包括桩体(1),所述桩体(1)具有4个桩侧面;/n在一组相对设置的桩侧面上设有第一倾斜凹槽(31),相邻两个第一倾斜凹槽(31)之间形成第一倾斜凸台(41);/n在另一组相对设置的桩侧面上设有第二倾斜凹槽(32),相邻两个所述第二倾斜凹槽(32)之间形成第二倾斜凸台(42);/n所述第一倾斜凹槽(31)的两端的槽口至少一部分设置在所述第二倾斜凸台(42)上,所述第二倾斜凹槽(32)的两端的槽口至少一部分设置在所述第一倾斜凸台(41)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通倾斜凹槽方桩,其特征在于:包括桩体(1),所述桩体(1)具有4个桩侧面;
在一组相对设置的桩侧面上设有第一倾斜凹槽(31),相邻两个第一倾斜凹槽(31)之间形成第一倾斜凸台(41);
在另一组相对设置的桩侧面上设有第二倾斜凹槽(32),相邻两个所述第二倾斜凹槽(32)之间形成第二倾斜凸台(42);
所述第一倾斜凹槽(31)的两端的槽口至少一部分设置在所述第二倾斜凸台(42)上,所述第二倾斜凹槽(32)的两端的槽口至少一部分设置在所述第一倾斜凸台(41)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通倾斜凹槽方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倾斜凹槽(31)的槽口两端边沿设置在相邻两个所述第二倾斜凸台(42)中间处,所述第二倾斜凹槽(32)的槽口两端边沿设置在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倾斜凸台(41)中间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全通倾斜凹槽方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倾斜凹槽(31)的宽度与长度的比例为1:3,所述第二倾斜凹槽(32)的宽度与长度的比例为1:3。
4.如权利要求3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世大,
申请(专利权)人:大金马大连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