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通异型凹槽方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89544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通异型凹槽方桩,桩体具有4个桩侧面,在一组相对设置的桩侧面上设有第一倾斜凹槽,相邻两个第一倾斜凹槽之间形成第一倾斜凸台,第一倾斜凹槽的一端的槽口大于另一端的槽口;在另一组相对设置的桩侧面上设有第二倾斜凹槽,相邻两个所述第二倾斜凹槽之间形成第二倾斜凸台,第二倾斜凹槽的一端的槽口大于另一端的槽口;第一倾斜凹槽的两端的槽口设置在所述第二倾斜凸台上,第二倾斜凹槽的两端的槽口设置在所述第一倾斜凸台上。本发明专利技术设计凹槽方桩提高了方桩桩体的侧摩擦力,使其被沉入地基时,增加桩体的抗拔力和承载力,保证桩体的抗拔性能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通异型凹槽方桩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行业预制件
,尤其涉及一种全通异型凹槽方桩。
技术介绍
混凝土桩是建筑、交通、港口建设领域常用的基础建材,传统的混凝土桩的外形一般为直线型的方桩或圆柱形管桩。直线型的方桩或圆柱形管桩虽然具有较好的抗裂性能和抗震性能,但是,由于混凝土桩体的外壁表面为光滑的矩形面或圆形面,因而造成桩体与土体之间的摩擦力较小,桩体的抗拔性和承载力均较小,不能与混凝土体稳定牢靠结合,对桩基的稳定性造成一定的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全通异型凹槽方桩,以克服现有的混凝土桩体与混凝土之间存在的摩擦力、抗拔力及承载力较小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全通异型凹槽方桩,所述桩体具有4个桩侧面,在一组相对设置的桩侧面上设有第一倾斜凹槽,相邻两个第一倾斜凹槽之间形成第一倾斜凸台,所述第一倾斜凹槽的一端的槽口大于另一端的槽口;在另一组相对设置的桩侧面上设有第二倾斜凹槽,相邻两个所述第二倾斜凹槽之间形成第二倾斜凸台,所述第二倾斜凹槽的一端的槽口大于另一端的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通异型凹槽方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桩体具有4个桩侧面,在一组相对设置的桩侧面上设有第一倾斜凹槽(1),相邻两个第一倾斜凹槽之间形成第一倾斜凸台(2),所述第一倾斜凹槽(1)的一端的槽口大于另一端的槽口;/n在另一组相对设置的桩侧面上设有第二倾斜凹槽(3),相邻两个所述第二倾斜凹槽之间形成第二倾斜凸台(4),所述第二倾斜凹槽的一端的槽口大于另一端的槽口;/n所述第一倾斜凹槽的两端的槽口设置在所述第二倾斜凸台(4)上,所述第二倾斜凹槽的两端的槽口设置在所述第一倾斜凸台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通异型凹槽方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桩体具有4个桩侧面,在一组相对设置的桩侧面上设有第一倾斜凹槽(1),相邻两个第一倾斜凹槽之间形成第一倾斜凸台(2),所述第一倾斜凹槽(1)的一端的槽口大于另一端的槽口;
在另一组相对设置的桩侧面上设有第二倾斜凹槽(3),相邻两个所述第二倾斜凹槽之间形成第二倾斜凸台(4),所述第二倾斜凹槽的一端的槽口大于另一端的槽口;
所述第一倾斜凹槽的两端的槽口设置在所述第二倾斜凸台(4)上,所述第二倾斜凹槽的两端的槽口设置在所述第一倾斜凸台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通异型凹槽方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倾斜凹槽(1)的横截面为等腰梯形,所述等腰梯形的腰线与中线之间的夹角为5度至40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通异型凹槽方桩,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世大
申请(专利权)人:大金马大连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