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液晶模组的托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87974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包装液晶模组的托盘,托盘包括:托盘主体、外框,所述托盘主体为矩形,所述托盘主体的工作面具有多个用于容纳液晶模组的放置凹槽;所述外框与所述托盘主体连接且设置在所述托盘主体的边沿,多个所述放置凹槽位于所述外框所环绕出的区域内,所述外框突出于所述托盘主体的工作面,所述外框包括多个侧边框以及过渡边框,所述过渡边框连接相邻的两个侧边框,加强筋连接在所述过渡边框的内侧壁。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托盘,通过在过渡边框的内侧设置向内凸起的加强筋,以提高边角处的强度,以减少了测试和运输过程中托盘边角出现破裂的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包装液晶模组的托盘
本技术涉及包装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包装液晶模组的托盘。
技术介绍
已有的液晶模组通常采用纸板包装方式或者托盘的包装方式,因为同一面积纸箱里面托盘能够包装的液晶膜组的数量多,成本更低,纸板包装方式主要针对中尺寸(7寸以上的液晶模组),已有的托盘容易在运输过程中出现破损,因此亟需对托盘进行优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包装液晶模组的托盘。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包装液晶模组的托盘包括:托盘主体、外框,所述托盘主体为矩形,所述托盘主体的工作面具有多个用于容纳液晶模组的放置凹槽;所述外框与所述托盘主体连接且设置在所述托盘主体的边沿,多个所述放置凹槽位于所述外框所环绕出的区域内,所述外框突出于所述托盘主体的工作面,所述外框包括多个侧边框以及过渡边框,所述过渡边框连接相邻的两个侧边框,所述加强筋连接在所述过渡边框的内侧壁。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托盘,通过在过渡边框的内侧设置向内凸起的加强筋,以提高边角处的强度,以减少了测试和运输过程中托盘边角出现破裂的现象。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框的过渡边框以及与其连接的一部分侧边框形成边角,且在边角处设有贯穿所述过渡边框所连接的两个侧边框的开槽,所述开槽设置在所述外框的相背于所述托盘主体的一侧表面。由此,开槽能够在提高边角处的强度的同时,增强边角处的韧性,使边角的抵抗变形的能力更强。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过渡边框为平面板状,每个所述过渡边框与所连接的侧边框的夹角为钝角。由此,过渡边框采用上述设置,使边角抵抗受力变形的能力更强。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开槽的正投影的一部分与所述加强筋重合,另一部分分布在所述加强筋外侧,且所述开槽贯穿所述外框。由此,开槽采用上述通槽,使通槽两侧的实体结构能够在被挤压时朝向通槽内变形。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开槽为长条形,所述开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过渡边框的延伸方向相一致。由此,当挤压力或者碰撞力施加在过渡边框上后,开槽能够为过渡边框变形提供足够空间。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侧边框的外侧面具有波浪形的凸起部。由此,设置凸起部能够进一步提高边框整体的强度。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开槽的深度为所述加强筋高度的1/4-1/2。由此,开槽采用上述深度能够更好地兼顾韧性以及强度。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框与所述托盘主体的外边沿间隔开,所述托盘主体的位于外框外侧的区域设有定位凸起,所述定位凸起与边角相对。由此,定位凸起能够在多个托盘堆叠的时候能够起到防呆、定位的作用。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框为中空的壳状结构,且所述外框的背面敞开并形成有插槽,在多个托盘堆叠时位于下层托盘的外框伸入到位于上层托盘的外框的插槽内。由此,边框的中空结构,使得多个托盘彼此堆叠的时候叠加的高度被大幅度缩小,使得同样的空间内能够放置更多的托盘,显著提高了空间利用率。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框具有伸入插槽内的定位凸起,上层托盘的定位凸起支撑并定位在下层托盘的外框的顶面。由此,支撑部能够起到较好的支撑、定位的作用。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托盘的主视图。图2是沿图1中线A-A的剖视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托盘的左视图。图4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托盘的立体图。图5是图4中B区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6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多个托盘彼此堆叠的示意图。附图标记:托盘100,托盘主体10,放置凹槽11,外框20,加强筋21,开槽22,侧边框23,过渡边框24,凸起部25,插槽26,支撑部27,定位凸起28。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下面参考图1-图6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包装液晶模组的托盘100。如图1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包装液晶模组的托盘100包括:托盘主体10、外框20。托盘主体10与外框20可以一体注塑成型形成托盘100。参见图2所示,托盘主体10为矩形,托盘主体10的工作面具有多个用于容纳液晶模组的放置凹槽11。这里的工作面通常指的是用于放置液晶模组的一侧,液晶模组被放置到放置凹槽11内,并且被放置凹槽11定位以避免运输过程中液晶膜组脱出。外框20与托盘主体10连接且设置在托盘主体10的边沿,多个放置凹槽11位于外框20所环绕出的区域内,外框20突出于托盘主体10的工作面,外框20包括多个侧边框23以及过渡边框24,过渡边框24连接相邻的两个侧边框23,加强筋21连接在过渡边框24的内侧壁。需要说明的是,外框20设置在托盘主体10的边沿设置,并不局限于外框20设置在托盘主体10的最外边,对于环绕形状为矩形的外框20,外框20包括四个首尾依次连接的侧边框23,外框20的边角指的是相邻的两个侧边框23垂直相交的交汇处及附近的一部分区域。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托盘100,通过在外框20的过渡边框24的内侧设置向内凸起的加强筋21,以提高边角处的强度,以减少了测试和运输过程中托盘100边角出现破裂的现象。在图4所示的具体实施例中,外框20的过渡边框24以及与其连接的一部分侧边框23形成边角,且在边角处设有贯穿所述过渡边框24所连接的两个侧边框23的开槽22,开槽22设置在外框20的相背于托盘主体10的一侧表面。由此,开槽22能够在提高边角处的强度的同时,增强边角处的韧性,使边角的抵抗变形的能力更强。结合图5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开槽22的正投影的一部分与加强筋21,开槽22的另一个侧壁分布在加强筋21外侧,且开槽22贯穿外框20。由此,开槽22采用上述通槽,使通槽两侧的实体结构能够在被挤压时朝向通槽内变形。在一些实施例中,过渡边框24为平面板状,每个过渡边框24与所连接的侧边框23的夹角为钝角。由此,过渡边框24采用上述设置,使边角抵抗受力变形的能力更强。可选地,开槽22为长条形,开槽22的延伸方向与过渡边框24的延伸方向相一致。也就是说,当两个侧边框23的夹角为90度时,过渡边框24与其中一个侧边框23的夹角为45度,与另一个侧边框23的夹角也为45度,过渡边框24与前述两个侧边框23的夹角相等。由此,当挤压力或者碰撞力施加在过渡边框24上后,开槽22能够为过渡边框24变形提供足够空间。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侧边框23的外侧面具有波浪形的凸起部25,参见图1所示。由此,设置凸起部25能够进一步提高边框整体的强度。优选地,开槽22的深度为加强筋21高度的1/4-1/2。加强筋21的高度为加强筋在沿垂直于托盘主体10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包装液晶模组的托盘,其特征在于,包括:/n托盘主体,所述托盘主体为矩形,所述托盘主体的工作面具有多个用于容纳液晶模组的放置凹槽;/n外框,所述外框与所述托盘主体连接且设置在所述托盘主体的边沿,多个所述放置凹槽位于所述外框所环绕出的区域内,所述外框突出于所述托盘主体的工作面,所述外框包括多个侧边框以及过渡边框,所述过渡边框连接相邻的两个侧边框,加强筋连接在所述过渡边框的内侧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包装液晶模组的托盘,其特征在于,包括:
托盘主体,所述托盘主体为矩形,所述托盘主体的工作面具有多个用于容纳液晶模组的放置凹槽;
外框,所述外框与所述托盘主体连接且设置在所述托盘主体的边沿,多个所述放置凹槽位于所述外框所环绕出的区域内,所述外框突出于所述托盘主体的工作面,所述外框包括多个侧边框以及过渡边框,所述过渡边框连接相邻的两个侧边框,加强筋连接在所述过渡边框的内侧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的过渡边框以及与其连接的一部分侧边框形成边角,且在边角处设有贯穿所述过渡边框所连接的两个侧边框的开槽,所述开槽设置在所述外框的相背于所述托盘主体的一侧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边框为平面板状,每个所述过渡边框与所连接的侧边框的夹角为钝角。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开槽的正投影的一部分与所述加强筋重合,另一部分分布在所述加强筋外侧,且所述开槽贯穿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项田顺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精卓光显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