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铬钢表面抛光夹杂物凹坑缺陷的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38778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钢铁冶金领域,涉及一种含铬钢表面抛光夹杂物凹坑缺陷的控制方法,在含铬钢精炼过程中,降低通过硅锰对钢液进行脱氧,控制合金和辅料中的铝和钙含量,使用铝含量和钙含量都低于0.05%的低铝低钙铁合金和辅料,将钢中铝含量控制在0.001%以下,钢中钙含量控制在0.0003%以下;使用碱度为1.5‑1.7的精炼渣;将钢中的硅含量控制到0.4%以下,再先弱冷后强冷,增强铬、硅和锰元素在钢基体与夹杂物周围的扩散传质,通过热处理后,促进产品表面锯齿形尖晶石夹杂物的生成,从而避免夹杂物引起的表面抛光凹坑缺陷。使得不锈钢表面等级达到BA等级,表面光泽度极好,有很高的反射率,如同镜面的表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含铬钢表面抛光夹杂物凹坑缺陷的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钢铁冶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含铬钢表面抛光夹杂物凹坑缺陷的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钢中非金属夹杂物的成分、形态、尺寸、以及分布直接影响不锈钢的表面质量和产品性能。以不锈钢为代表的含铬钢被广泛应用于航天、特种装备、海洋开发、汽车制造、医疗器械、家用电器等领域,对其耐腐蚀性能、耐高温性能、抛光性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钢基体为金属,夹杂物为非金属,在含铬不锈钢的表面抛光过程中,由于夹杂物与钢基体之间存在缝隙,夹杂物容易从钢基体脱落,在钢表面形成凹坑,导致抛光缺陷,严重影响含铬钢的表面光泽程度。因此,非金属夹杂物的控制是生产高品质含铬钢的重中之重。在含铬钢的整个冶炼生产环节中,已经开发了一系列对夹杂物进行控制的方法。从AOD末期开始,可以通过脱氧对夹杂物的生成进行控制;在精炼反应器中,通过钙处理和炉渣精炼对304不锈钢中的夹杂物进行改性,降低夹杂物对钢材的危害,保证连铸生产的顺行;在连铸过程中,通过保护浇注的手段防止钢液成分和夹杂物成分发生转变,减少新夹杂物的生成。已有专利也都是从夹杂物的成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含铬钢表面抛光夹杂物凹坑缺陷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通过降低合金和辅料中的铝和钙的含量,同时加入低碱度精炼渣进行精炼,在保证含铬钢热力学平衡状态下的改变了非金属夹杂物种类,在连铸过程中控制冷却温度,热处理过程提高热处理温度,改变钢中非金属夹杂物的形状,增强其与钢基体的连接性,最终有效避免夹杂物引起的表面抛光凹坑缺陷。/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铬钢表面抛光夹杂物凹坑缺陷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通过降低合金和辅料中的铝和钙的含量,同时加入低碱度精炼渣进行精炼,在保证含铬钢热力学平衡状态下的改变了非金属夹杂物种类,在连铸过程中控制冷却温度,热处理过程提高热处理温度,改变钢中非金属夹杂物的形状,增强其与钢基体的连接性,最终有效避免夹杂物引起的表面抛光凹坑缺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含铬钢精炼过程中,对合金和辅料中的铝和钙进行调整,同时加入碱度精炼渣,对钢水中夹杂物进行控制,降低钢水中硅元素的含量,
S2)在含铬钢的连铸过程中,通过结晶器二冷先弱冷后强冷的冷却工艺,使连铸坯表层夹杂物由球形氧化物夹杂物向锯齿形杂物和复合夹杂物的转变;
S3)在含铬钢的热处理过程中,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热处理,并保温一定时间,促进产品表面锯齿形夹杂物的生成,从而避免夹杂物引起的表面抛光凹坑缺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的含铬钢中的中铬含量为10%-25%。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的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英张立峰杨文黄庆周潘料庭黄日清姬建民张华黄学忠黄磊杨东谢明耀区增微任强王祎高小勇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科技大学燕山大学广西北部湾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