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暹罗芽孢杆菌、菌剂、萃取物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8655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暹罗芽孢杆菌、菌剂、萃取物及其应用,涉及生物菌剂技术领域,所述暹罗芽孢杆菌JZ1‑4‑10于2020年10月15日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保藏号为:GDMCC No:61236;所述萃取物通过将所述暹罗芽孢杆菌培养获得发酵液,然后用有机溶剂对所述发酵液进行萃取获得。该菌株能够有效抑制引起马铃薯干腐病的镰刀菌,尤其对于青9A‑2‑6(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暹罗芽孢杆菌、菌剂、萃取物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菌剂
,具体涉及一种暹罗芽孢杆菌、菌剂、萃取物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马铃薯是全球第四大重要粮食作物,而在贮藏过程中,容易被马铃薯晚疫病、马铃薯黑痣病、马铃薯枯萎病、马铃薯干腐病、马铃薯早疫病、马铃薯癌肿病、马铃薯银腐病、马铃薯黄萎病、马铃薯粉痂病等多种病害侵袭。其中,马铃薯干腐病是马铃薯贮藏期主要的真菌性病害之一,其由多种镰刀菌(Fusariumspp.)引起,尤其是镰刀菌中的真菌青9A-2-6(Fusariumtricinctum)、青9A-5-7(Fusariumequiseti)、青9A-5-10(Fusariumincarnatum)和9A-4-13(Fusariumacuminatum)。据统计,每年由马铃薯干腐病造成的产量损失为6%~25%,最高可达60%。目前对该病害以化学防治为主,常用的药剂有苯醚甲环唑·嘧菌酯、霜脲·锰锌、戊唑醇等,但长期使用化学药剂防治,存在菌株抗药性增强、环境污染和农药残留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首先提供一种暹罗芽孢杆菌,其名称为暹罗芽孢杆菌(Bacillussiamensis)JZ1-4-10。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暹罗芽孢杆菌于2020年10月15日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保藏号为:GDMCCNo:61236。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暹罗芽孢杆菌筛选自青稞白酒糟醅。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菌剂,所述菌剂包含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暹罗芽孢杆菌JZ1-4-10。本专利技术所述菌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培养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暹罗芽孢杆菌,并添加相应的辅料制备成菌剂。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本专利技术所述暹罗芽孢杆菌发酵液的萃取物,所述萃取物通过将本专利技术所述暹罗芽孢杆菌培养获得发酵液,然后用有机溶剂对所述发酵液进行萃取获得。具体为:将暹罗芽孢杆菌JZ1-4-10菌株接种至ATCC213改良液体培养基中培养5~7d,收获发酵液,然后过滤去除菌体,得到去菌体发酵液。取发酵液600mL置于3000mL分液漏斗中,依次用等体积的氯仿、乙酸乙酯和正丁醇对发酵液进行萃取,萃取液经旋转蒸发获得萃取物。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暹罗芽孢杆菌、包含暹罗芽孢杆菌的菌剂以及本专利技术的暹罗芽孢杆菌发酵液萃取物均可以用于镰刀菌的抑制,所述镰刀菌包括但不限于青9A-2-6(Fusariumtricinctum)、青9A-5-7(Fusariumequiseti)、青9A-5-10(Fusariumincarnatum)和/或9A-4-13(Fusariumacuminatum)中的应用。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本专利技术所述暹罗芽孢杆菌、包含暹罗芽孢杆菌的菌剂以及本专利技术的暹罗芽孢杆菌发酵液萃取物在防治青9A-2-6(Fusariumtricinctum)、青9A-5-7(Fusariumequiseti)、青9A-5-10(Fusariumincarnatum)和/或9A-4-13(Fusariumacuminatum)所致干腐病中的应用。青9A-2-6(Fusariumtricinctum)、青9A-5-7(Fusariumequiseti)、青9A-5-10(Fusariumincarnatum)和/或9A-4-13(Fusariumacuminatum)引起的干腐病包括但不限于马铃薯干腐病。进一步地,所述干腐病为马铃薯干腐病。生物保藏说明:生物材料的分类命名:暹罗芽孢杆菌(Bacillussiamensis);生物材料的菌株编号:JZ1-4-10;生物材料的保藏单位名称: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生物材料的保藏单位简称:GDMCC;保藏材料的保藏单位地址:广州市先烈中路100号大院59号楼5楼;生物材料的保藏日期:2020年10月15日;生物材料的保藏中心登记入册编号:GDMCCNo:6123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暹罗芽孢杆菌、包含暹罗芽孢杆菌的菌剂以及暹罗芽孢杆菌发酵液萃取物能够有效抑制引起马铃薯干腐病的镰刀菌,尤其对青9A-2-6(Fusariumtricinctum)、青9A-5-7(Fusariumequiseti)、青9A-5-10(Fusariumincarnatum)和/或9A-4-13(Fusariumacuminatum)抑制效果显著,暹罗芽孢杆菌对青9A-2-6的抑制率可以达到74.12%;暹罗芽孢杆菌发酵液乙酸乙酯萃取物和正丁醇萃取物对镰刀菌青9A-2-6的抑制率分别高达77.34%和78.00%,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物对病原菌青9A-4-13的抑制率达66.50%和58.00%,正丁醇萃取物对青9A-5-7的抑制率为72.50%,乙酸乙酯提取物对青9A-4-13的抑制率为66.50%。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专利技术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暹罗芽孢杆菌JZ1-4-10的系统发育树;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暹罗芽孢杆菌JZ1-4-10对马铃薯病原真菌青9A-2-6的抑制作用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暹罗芽孢杆菌JZ1-4-10对马铃薯病原真菌青9A-5-7的抑制作用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用菌株包括:马铃薯干腐病病原真菌青9A-2-6(Fusariumtricinctum)、青9A-5-7(Fusariumequiseti)、青9A-5-10(Fusariumincarnatum)和9A-4-13(Fusariumacuminatum),所述病原真菌分离自马铃薯青薯9号薯块病样;暹罗芽孢杆菌JZ1-4-10菌株,分离自青稞白酒糟醅,菌株均纯化后保存于青海省农林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微生物实验室,4℃冰箱保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采用的培养基包括马铃薯葡萄糖培养基和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马铃薯葡萄糖培养基包括:马铃薯200g、葡萄糖15g、琼脂15g、蒸馏水1000mL。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包括:牛肉膏3g,蛋白胨10g,氯化钠5g,琼脂20g,蒸馏水1000mL,调节pH至7.0~7.2。所使用的仪器包括:电子天平购自梅特勒-托利多仪器有限公司、高压蒸汽灭菌锅购自华粤企业集团有限公司、电热恒温干燥箱购自上海齐欣科学仪器有限公司、生化培养箱购自上海一恒科学仪器有限公司、全温摇瓶柜购自常州金坛精达仪器制造有限公司。实施例1本申请的暹罗芽孢杆菌的活化:将保存的分离自青稞白酒糟醅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暹罗芽孢杆菌,其特征在于,所述暹罗芽孢杆菌JZ1-4-10于2020年10月15日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保藏号为:GDMCC No:6123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暹罗芽孢杆菌,其特征在于,所述暹罗芽孢杆菌JZ1-4-10于2020年10月15日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保藏号为:GDMCCNo:61236。


2.一种菌剂,其特征在于,包含权利要求1所述的暹罗芽孢杆菌JZ1-4-10。


3.一种暹罗芽孢杆菌发酵液萃取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萃取物通过将权利要求1所述暹罗芽孢杆菌培养获得发酵液,然后用有机溶剂对所述发酵液进行萃取获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暹罗芽孢杆菌发酵液萃取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溶剂为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中的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暹罗芽孢杆菌发酵液萃取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暹罗芽孢杆菌培养所用培养基为ATCC213改良液体培养基。


6.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暹罗芽孢杆菌JZ1-4-10、权利要求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硕李玮王舰
申请(专利权)人:青海省农林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青海;6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