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田秀娟专利>正文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386023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包括充电桩底座、转盘和充电桩,所述充电桩底座顶部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安装凹槽,且安装凹槽内部的底部安装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内部安装有转轴,且转轴的顶部安装有转盘,所述转盘的顶部安装有充电桩。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安装有转盘、转轴和轴承,并安装有踩踏板、L型限位板、连接板、固定板和第二复位弹簧配合使用,通过转动转盘,即可转动充电桩,可将充电桩上的充电枪转动至不同位置处,从而便于使用者对电动汽车充电,转动结束后,通过L型限位板对转盘限位,可防止转盘继续转动,可避免在充电过程中由于转盘的转动而拉拽充电线,有利于提高装置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
本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
,具体为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
技术介绍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充电装置是安装于公共建筑(公共楼宇、商场、公共停车场等)和居民小区停车场或充电站内,可以根据不同的电压等级为各种型号的电动汽车充电,是新能源汽车必不可少的配套设备。现有的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固定安装于指定位置处,使用时,充电枪的放置位置固定,使用者只能将汽车停在正对充电枪位置处,如果受到异物遮挡,使得汽车不便于停靠于充电枪位置处,使用者不能将充电枪转动至正对汽车位置处,只能拉动充电线移动充电枪,不仅容易造成充电线损坏,装置使用也较为不便,同时,现有的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仅通过遮雨顶棚挡雨,对充电枪的保护效果较差,使得雨水和灰尘容易与充电枪接触,造成装置短路、损坏,且装置不具有散热设备,装置的散热效果较差,使用过程中,装置内部的蓄电池等零件容易因为温度较高自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包括充电桩底座(1)、转盘(3)和充电桩(4),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底座(1)顶部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安装凹槽(13),且安装凹槽(13)内部的底部安装有轴承(15),所述轴承(15)的内部安装有转轴(14),且转轴(14)的顶部安装有转盘(3),所述转盘(3)的顶部安装有充电桩(4),且充电桩(4)一端的顶部设置有放置槽(9),所述充电桩(4)内部远离放置槽(9)的一端安装有散热管(24),且散热管(24)的外侧均匀安装有喷嘴(23),所述充电桩(4)远离放置槽(9)一端的顶部安装有气泵箱(19),且气泵箱(19)内部靠近充电桩(4)的一端安装有气泵(20),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包括充电桩底座(1)、转盘(3)和充电桩(4),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底座(1)顶部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安装凹槽(13),且安装凹槽(13)内部的底部安装有轴承(15),所述轴承(15)的内部安装有转轴(14),且转轴(14)的顶部安装有转盘(3),所述转盘(3)的顶部安装有充电桩(4),且充电桩(4)一端的顶部设置有放置槽(9),所述充电桩(4)内部远离放置槽(9)的一端安装有散热管(24),且散热管(24)的外侧均匀安装有喷嘴(23),所述充电桩(4)远离放置槽(9)一端的顶部安装有气泵箱(19),且气泵箱(19)内部靠近充电桩(4)的一端安装有气泵(20),所述气泵(20)的输出端安装有导气管(22),所述导气管(22)穿过充电桩(4),且导气管(22)远离气泵(20)的一端与散热管(24)连通,所述导气管(22)远离充电桩(4)的一端设置有进气口(21),所述充电桩底座(1)顶部远离放置槽(9)的一端安装有固定板(27),且固定板(27)的底部安装有第二复位弹簧(28),所述充电桩(4)靠近放置槽(9)一端的顶部安装有控制面板(10),所述控制面板(10)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气泵(20)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底座(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秀娟
申请(专利权)人:田秀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