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进口内筒型喷动床式生物质炭气联产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385950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生物质炭气联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进口内筒型喷动床式生物质炭气联产系统,包括喷动床反应器,所述喷动床反应器依次与炭气分离装置、喷淋装置和气液分离装置连接;喷动床反应器包括反应器本体,反应器本体下部为椎体部,椎体部底端设有一次进风管,锥体部侧面设有若干二次进风管。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一次、二次进风结合使用的方式,能够使得气体分布更加均匀,解决了床层内颗粒、气体缺乏径向混合的问题,消除喷动床内颗粒流动死区,强化气体、颗粒径向混合,改善床内传热、传质效果,提高喷动床的整体物料处理效率及化学反应速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进口内筒型喷动床式生物质炭气联产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质炭气联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进口内筒型喷动床式生物质炭气联产系统。
技术介绍
生物质炭气联产,通常是指在完全或部分缺氧条件下,生物质原料在气化剂作用下在反应器内发生热解、还原、氧化反应,使分子裂化为小分子化合物,得到含有氢气、甲烷等成分的可燃气体,以及生物炭、木质液和少部分焦油的过程。生物质炭气联产,提供了一种利用生物质能的形式,它具有高效节能、安全环保、材料易获取的特点。得到的气体产物燃烧可供取暖发电,反应得到的生物炭亦是一种发热量高、无毒、无烟、清洁的固体燃料。因此,生物质炭气联产为解决我国能源需求、环境污染等问题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目前生物质炭气联产工艺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反应器内传热、传质效果差,物料处理能力较弱,化学反应转化率低等。因此,积极开发一种经济成本低、热解气化转化率高的生物质炭气联产系统迫在眉睫。目前常用喷动床反应器在实际使用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如传统喷动床内颗粒具有明显的内外分层流动特点,环隙区颗粒运动缓慢,甚至出现流动死区,颗粒、气体缺乏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进口内筒型喷动床式生物质炭气联产系统,包括喷动床反应器,所述喷动床反应器依次与炭气分离装置、喷淋装置和气液分离装置连接,其特征在于:/n所述喷动床反应器包括反应器本体,所述反应器本体下部为锥体部,所述锥体部底端设有一次进风管,锥体部侧面设有若干二次进风管。/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进口内筒型喷动床式生物质炭气联产系统,包括喷动床反应器,所述喷动床反应器依次与炭气分离装置、喷淋装置和气液分离装置连接,其特征在于:
所述喷动床反应器包括反应器本体,所述反应器本体下部为锥体部,所述锥体部底端设有一次进风管,锥体部侧面设有若干二次进风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多进口内筒型喷动床式生物质炭气联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进风管包括导向管和螺旋进气管,所述导向管由锥体部的底端沿轴线插入反应器本体,螺旋进气管一端伸入导向管,另一端伸出至反应器本体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多进口内筒型喷动床式生物质炭气联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进风管的一端为管壁开放端,所述管壁开放端包括封闭段与开放段,封闭段与开放段交错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多进口内筒型喷动床式生物质炭气联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壁开放端伸入所述锥体部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一种多进口内筒型喷动床式生物质炭气联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进风管的数量为3根,二次进风管设置在锥体部侧面的同一高度上,沿锥体部侧面每隔90°设置一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玉春李鹤彤邹伟付鹏魏冉冉刘国栋李永军李治宇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