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驱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385923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驱动装置,包括: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减速装置,包括差速器;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分别设置在减速装置的左右两侧,且第一电机的动力输入到减速装置中并传递到差速器后分别驱动左车轮和右车轮,第二电机的动力输入到减速装置中并传递到差速器后分别驱动左车轮和右车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电驱动装置,采用两台功率较小的驱动电机来代替功率较大的单驱动电机,在动力性相同的前提下,循环工况的效率较之单驱动电机可以提高约8%,从而得到一种效率较高的电驱动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驱动装置
本技术涉及车辆驱动传动
,具体涉及一种电驱动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电驱动装置中,通常包括单个功率较大的驱动电机,通过一固定速比减速器进行减速增矩以驱动车辆。为了满足半小时最高车速160km/h,1.6吨的乘用车需要驱动电机的连续功率达到60kw。因此,驱动电机的峰值功率可达120kw,可以很好地满足车辆动力性要求。但由此使得车辆经济性下降,因为在市区行驶时驱动电机多在转速较低的小负荷区工作,此时效率低。因此,还期待提供一种效率较高的电驱动装置。随着电动汽车的市场化进程,越来越多的用户购买电动汽车,这也对电动汽车的NVH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随着销量的增加,也对生产的便利性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些对于电驱动装置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市场也期待着一种NVH性能较好或者利于大批量生产的电驱动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至少一个缺点,提供一种性能较高的电驱动装置。本技术的一种电驱动装置,包括: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减速装置,所述减速装置包括差速器;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减速装置,所述减速装置包括差速器;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二电机分别设置在所述减速装置的左右两侧,且所述第一电机的动力输入到所述减速装置中并传递到所述差速器后分别驱动左车轮和右车轮,所述第二电机的动力输入到所述减速装置中并传递到所述差速器后分别驱动所述左车轮和右车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减速装置,所述减速装置包括差速器;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二电机分别设置在所述减速装置的左右两侧,且所述第一电机的动力输入到所述减速装置中并传递到所述差速器后分别驱动左车轮和右车轮,所述第二电机的动力输入到所述减速装置中并传递到所述差速器后分别驱动所述左车轮和右车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机包括第一定子、第一转子、第一转子轴以及第一转子托架,所述第一转子套设在所述第一转子托架上,所述第一转子托架套设在所述第一转子轴上;第二电机包括第二定子、第二转子、第二转子轴以及第二转子托架,所述第二转子套设在所述第二转子托架上,所述第二转子托架套设在所述第二转子轴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装置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差速器安设在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装配后形成的空腔里;所述第一壳体具有延伸到所述第一转子托架的内腔里的第一凸台,在第一凸台的内腔里安设有支撑所述第一转子轴的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所述第二壳体具有延伸到所述第二转子托架的内腔里的第二凸台,在第二凸台的内腔里安设有支撑所述第二转子轴的第三轴承和第四轴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华红张德韦小田夏承钢孙江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中科深江电动车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