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活性、低残留、可降解的界面偶联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384850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活性、低残留、可降解的界面偶联剂及其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组分:可降解树脂:60~80份;马来酸酐共聚物:40~20份。所述界面偶联剂的制备包括如下步骤:将各原料通过混合机混合均匀,然后喂入到双螺杆挤出机中,调节温度范围在140~220℃,螺杆转速200~500rpm的条件下进行熔融接枝反应,挤出造粒。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可降解树脂作为基材,保证了界面偶联剂的可降解性;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界面偶联剂反应活性高,界面偶联剂在加入可降解树脂改性使用的时候,添加量适当,易分散均匀,无单体残留。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无单体污染,简便易行,易于工业化生产;可广泛用于可降解树脂的二次改性等领域,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工业化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活性、低残留、可降解的界面偶联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高分子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高活性、低残留、可降解的界面偶联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聚乳酸(PLA)是一种无毒、无刺激的合成高分子材料,其原料是乳酸,主要来自淀粉(如玉米、大米)等发酵,也可以以纤维素、厨房垃圾或鱼体废料为原料获取。PLA原料来源广泛,且由其制成的产品使用后可直接进行堆肥,最终可完全降CO2和H2O,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PLA主要用于一次性用品如一次性餐具及包装材料等。PLA的材料成本高等,这些缺点限制了PLA等可降解材料的实际运用。PLA在实际应用中,常用淀粉或者碳酸钙等无机填料填充改性。在PLA与填料材料进行共混改性的时候,需要添加界面偶联剂来提高填充改性的界面粘合力。但是,市场上的偶联剂大多是小分子单体,气味大,不适合用于食品接触领域。市场上大分子偶联剂却无法降解,或者添加量太低分散不均匀。如何做到既环保,又可降解和分散均匀,这是个非常矛盾的问题。文献顾龙飞(南京林业大学学报,马来酸酐接枝聚乳酸与淀粉共混物的研究)公开了引发剂引发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界面偶联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界面偶联剂按总重量100份计,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各组分:/n可降解树脂:60~80份;/n马来酸酐共聚物:40~20份;/n所述界面偶联剂是通过包括如下步骤的方法制备而得:/n将所述可降解树脂、马来酸酐共聚物混合、熔融反应、造粒,得到所述可降解界面偶联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界面偶联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界面偶联剂按总重量100份计,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各组分:
可降解树脂:60~80份;
马来酸酐共聚物:40~20份;
所述界面偶联剂是通过包括如下步骤的方法制备而得:
将所述可降解树脂、马来酸酐共聚物混合、熔融反应、造粒,得到所述可降解界面偶联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界面偶联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马来酸酐共聚物中的马来酸酐单元占聚合物的重量百分比在15~80wt%。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界面偶联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可降解树脂的重均分子量Mw在10万~30万。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界面偶联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可降解树脂的端羟基浓度≤40mol/t。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界面偶联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可降解树脂为聚乳酸PLA、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CO-己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从山史鹏伟汤俊杰段浩
申请(专利权)人:佳易容聚合物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