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挺度环保抗菌内衬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8453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挺度环保抗菌内衬纸,包括纤维层,纤维层一面向外依次布设转移镀铝层、阻隔层、油墨层、光油层,纤维层由第一纤维层、第二纤维层复合而成,第一纤维层与第二纤维层之间复合活性炭颗粒层,其中,第一纤维层由竹纤维相互交织形成连续平行排列的网孔。设置阻隔层,将纤维层设置成由第一纤维层、第二纤维层复合而成,以优化内衬纸挺度,防止外部环境对烟盒内的卷烟造成影响,第一纤维层与第二纤维层之间复合活性炭颗粒层,以吸除烟盒内的异味,防霉变、防细菌滋生、进一步提高卷烟品质;通过设置转移镀铝层,降低耗铝量,减少内衬纸重金属含量,起节能环保作用;通过环保材料的使用及结构的改进,使整体更符合环保理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挺度环保抗菌内衬纸
本技术涉及卷烟包装
,具体涉及一种高挺度环保抗菌内衬纸。
技术介绍
目前,烟用内衬纸主要设置于卷烟烟盒内,对烟盒内的卷烟进行防潮、保香,且起阻隔作用,避免卷烟受外界环境影响过大。但现有的内衬纸常采用单一的铝箔纸制成,铝箔纸外观单一、耐磨性及挺度较差,在加工及运输过程中卷烟容易受外部挤压变形,影响成型效果;而铝膜厚度较大的铝箔纸不仅难降解、环保性能差,在使用过程中单一的铝箔层也容易脱落。内衬纸与烟盒内的卷烟直接接触,现有的烟用内衬纸防潮性能较差,容易因外界环境影响卷烟品质及储存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挺度环保抗菌内衬纸,通过设置转移镀铝层、阻隔层进一步优化内衬纸挺度,有效防止外部环境对烟盒内的卷烟造成影响;设置纤维层由第一纤维层、第二纤维层复合而成,并在第一纤维层与第二纤维层之间复合活性炭颗粒层,提高抗菌性能、延长卷烟储存寿命,有效解决现有的内衬纸防潮性能较差,卷烟品质不佳、储存时间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手段加以实施:一种高挺度环保抗菌内衬纸,包括纤维层,所述纤维层一面向外依次布设转移镀铝层、阻隔层、油墨层、光油层,所述纤维层由第一纤维层、第二纤维层复合而成,所述第一纤维层与第二纤维层之间复合活性炭颗粒层。通过设置转移镀铝层替代铝箔纸,降低耗铝量,减少内衬纸重金属含量、起节能环保作用;设置阻隔层,优化内衬纸挺度、隔绝外部水分,有效防止外部环境对烟盒内的卷烟造成影响;设置纤维层由第一纤维层、第二纤维层复合而成,以增强内衬纸挺度,第一纤维层与第二纤维层之间复合活性炭颗粒层,以吸除烟盒内的异味,防霉变、防细菌滋生、进一步提高卷烟品质。较佳地,所述第一纤维层由竹纤维相互交织形成连续平行排列的网孔。采用竹纤维,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挺度、耐磨性及透气性,在第一纤维层形成网孔,易降解,且有效优化内衬纸透气性。较佳地,所述第一纤维层的孔隙率不小于50%。以进一步提高透气性。较佳地,所述第二纤维层表面褶皱相互平行,且沿第二纤维层横向方向连续延伸,以分隔所述网孔。设置第二纤维层的褶皱相互平行,以减少加工难度,第二纤维层表面的褶皱沿第一纤维层横向方向连续延伸,第一纤维层、第二纤维层复合,由第二纤维层的纤维分隔第一纤维层形成的网孔,将活性炭颗粒层复合于第一纤维层、第二纤维层之间,控制透气性,简化结构,且有效吸除异味。较佳地,所述第二纤维层采用竹纤维、桔梗纤维或玉米纤维制成。便于取材、加工,减少加工成本,且由竹纤维、桔梗纤维或玉米纤维制成的纤维层更易降解。较佳地,第一纤维层、活性炭颗粒层、第二纤维层经蜂蜡粘接,其中,第一纤维层、第二纤维层相互背离的一面分别敷设竹叶精油或烟叶提取物粉末。第一纤维层、活性炭颗粒层、第二纤维层经蜂蜡粘接,采用蜂蜡,有效减少污染,通过敷设竹叶精油或烟叶提取物粉末,增加卷烟香气,有效提升香烟品质。较佳地,所述蜂蜡的涂布量为0.5-0.7g/㎡。以进一步增加附着性。较佳地,所述阻隔层采用水性聚氨酯,涂布量为0.5-1.0g/㎡。采用易降解的水性聚氨酯,使整体设计更加环保,避免加工过程对环境造成污染。较佳地,所述油墨层采用水性油墨,所述光油层采用水性光油。设置油墨层使整体更佳美观,避免出现外观过于单一的情况,水性光油能有效提高光泽度、透明度及耐磨性,采用易降解的水性油墨、水性光油,使整体设计更符合环保理念。本技术至少具有以下有益之处:将纤维层设置成由第一纤维层、第二纤维层复合而成,以优化内衬纸挺度,第一纤维层与第二纤维层之间复合活性炭颗粒层,以吸除烟盒内的异味,防霉变、防细菌滋生、进一步提高卷烟品质;通过设置转移镀铝层,降低耗铝量,减少内衬纸重金属含量,起节能环保作用;设置阻隔层,进一步优化内衬纸挺度、隔绝外部水分,有效防止外部环境对烟盒内的卷烟造成影响;设置油墨层使整体更佳美观,避免出现外观过于单一的情况;通过环保材料的使用及结构的改进,使整体更符合环保理念。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之一;图2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之二;图中:101、第一纤维层;102、第二纤维层;103、活性炭颗粒层;200、转移镀铝层;300、阻隔层;400、油墨层;500、光油层。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容易被理解,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如图1-2,一种高挺度环保抗菌内衬纸,包括纤维层,所述纤维层一面向外依次布设转移镀铝层200、阻隔层300、油墨层400、光油层500,所述光油层500、油墨层400、阻隔层300、转移镀铝层200、纤维层压实密合。所述纤维层由第一纤维层101、第二纤维层102复合而成,为增加挺度,避免在包装及运输过程中卷烟受到挤压变形,影响成型效果,所述第一纤维层101采用竹纤维制成,采用竹纤维可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及取材难度。为增加透气性,所述第一纤维层101由竹纤维相互交织形成连续平行排列的网孔(图未示出)。作为示例,此处竹纤维交错形成连续平行排列的方形网孔,当然,此处的方形网孔的排列方向不限于所述第一纤维层101的横向或竖向所在的方向,即,所述方形网孔可沿第一纤维层101的横向方向或竖向方向并行均匀排列,或是相对第一纤维层101横向方向以任意角度排列于第一纤维层101。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对本技术所述的内衬纸造成限制的情况下,所述竹纤维构成的网孔可采用圆形、菱形等任意规则或不规则的形状。为进一步提高透气性,设置所述第一纤维层101的孔隙率不小于50%,优选的,第一纤维层101的孔隙率为50-65%。所述第二纤维层102远离转移镀铝层200,复合于所述第一纤维层101一侧面,活性炭颗粒层复合于第一纤维层与第二纤维层之间,以吸除异味,防细菌滋生。为便于取材,减少加工成本,第二纤维层102采用竹纤维、桔梗纤维或玉米纤维制成。为增加透气性,第二纤维层102的植物纤维构造成规则的带状纹络,带状纹路在第二纤维层102形成褶皱,以增加透气性。优选的,所述第二纤维层102表面褶皱相互平行,且沿第二纤维层102横向方向连续延伸,第二纤维层102的褶皱使第二纤维层102表面形成连续带状条纹,以分隔第一纤维层的网孔,活性炭颗粒层复合于第一纤维层、第二纤维层之间。当然,此处第二纤维层的植物纤维平行于第二纤维层横向方向,且沿横向方向水平延伸属对本技术所述的内衬纸的较佳实施方式,在不对本技术造成限制的情况下,第二纤维层102的植物纤维可平行于第二纤维层102竖向方向,且沿竖向方向水平延伸;或是相对第二纤维层102横向方向以任意角度平行设置。设置第一纤维层101、活性炭颗粒层103、第二纤维层102经蜂蜡粘接,蜂蜡无毒性,使用安全、减少污染,且有效防潮、防虫蛀,具有良好的塑型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挺度环保抗菌内衬纸,包括纤维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层一面向外依次布设转移镀铝层、阻隔层、油墨层、光油层,所述纤维层由第一纤维层、第二纤维层复合而成,所述第一纤维层与第二纤维层之间复合活性炭颗粒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挺度环保抗菌内衬纸,包括纤维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层一面向外依次布设转移镀铝层、阻隔层、油墨层、光油层,所述纤维层由第一纤维层、第二纤维层复合而成,所述第一纤维层与第二纤维层之间复合活性炭颗粒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挺度环保抗菌内衬纸,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纤维层由竹纤维相互交织形成连续平行排列的网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挺度环保抗菌内衬纸,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纤维层的孔隙率不小于5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挺度环保抗菌内衬纸,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纤维层表面褶皱相互平行,且沿第二纤维层横向方向连续延伸,以分隔所述网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挺度环保抗菌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毅生郑敏生
申请(专利权)人:汕头市信达彩印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