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拆橡胶制品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8333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橡胶制品模具领域的免拆橡胶制品模具,包括相对面进行模压成型的上模和下模,上模的底部设有上型腔,下模的顶部设有下型腔,上型腔的边缘设有上耗料沟,下型腔的边缘均设有下耗料沟,上耗料沟靠近上型腔的一端设有上排料斜面,下耗料沟靠近下型腔的一端设有下排料斜面,使上排料斜面与下排料斜面之间贴合的位置形成用于切断飞边的刀口。在完成合模动作的同时,刀口可快速将橡胶制品边沿的飞边切断,橡胶制品成型出模后即可直接取出无飞边的橡胶制品,节省橡胶制品制造过程中去毛边的工序,不仅可提高橡胶制品的生产效率,而且还使橡胶制品的外观质量有所提高,使合模线厚度小于0.01mm,其所制造的橡胶制品能够成为行业特优级的品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免拆橡胶制品模具
本技术涉及橡胶制品模具领域,具体涉及免拆橡胶制品模具。
技术介绍
橡胶制品通常是通过模具进行模压成型,在成型生产过程中,在橡胶制品的合模线位置难免会存在毛边,因此,在产品制造的工序中,通常会把去毛边作为最后一道工序。现较为常见的去毛边方式有三种:一种是直接通过人工进行手拉拆除,这种人手去除的方式成本高,且精度低,有时候需要刀片配合,工作效率极低,影响产品质量。另一种是通过气压修边设备去除,效率会有所提高,而气压设备的购买成本较高,且气压设备去毛边参差不齐,产品质量不可保证。最后一种是通过氮气冷冻的方式去除,这种方式成本也较高,通过氮气冷冻会造成一定的环境污染,且对生产环境要求更高。另外,现有的模具制造的产品合模线较粗,易出现合模线不良。产品线径尺寸受合模位影响较大。因此,采用传统模具的生产工艺流程必须增设去毛边的工序,从而使整体的生产工艺路线加长,同时,在进行去毛边作业时,会增加产品的不良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解决以上缺陷,提供免拆橡胶制品模具,其不需要人工去毛边,通过气枪吹产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免拆橡胶制品模具,包括相对面进行模压成型的上模和下模,上模的底部设有上型腔,下模的顶部设有与上型腔位置配对的下型腔,上型腔与下型腔组合形成模压成型腔,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型腔的边缘设有上耗料沟,下型腔的边缘均设有下耗料沟,上耗料沟与下耗料沟的开口进行相对设置,上耗料沟靠近上型腔的一端设有与上型腔相连的上排料斜面,且上排料斜面由上型腔的边沿沿上耗料沟的方向逐渐向上倾斜,下耗料沟靠近下型腔的一端设有与下型腔相连的下排料斜面,且下排料斜面由下型腔的边沿沿下耗料沟的方向逐渐向下倾斜,使上排料斜面与下排料斜面之间贴合的位置形成用于切断飞边的刀口,且刀口位于上型腔与下型腔的边沿。/n

【技术特征摘要】
1.免拆橡胶制品模具,包括相对面进行模压成型的上模和下模,上模的底部设有上型腔,下模的顶部设有与上型腔位置配对的下型腔,上型腔与下型腔组合形成模压成型腔,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型腔的边缘设有上耗料沟,下型腔的边缘均设有下耗料沟,上耗料沟与下耗料沟的开口进行相对设置,上耗料沟靠近上型腔的一端设有与上型腔相连的上排料斜面,且上排料斜面由上型腔的边沿沿上耗料沟的方向逐渐向上倾斜,下耗料沟靠近下型腔的一端设有与下型腔相连的下排料斜面,且下排料斜面由下型腔的边沿沿下耗料沟的方向逐渐向下倾斜,使上排料斜面与下排料斜面之间贴合的位置形成用于切断飞边的刀口,且刀口位于上型腔与下型腔的边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黎招晓姜军智黄暄富黎朝明李安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星品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