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生物净化功能的环境友好型隔根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态修复工程
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生物净化功能的环境友好型隔根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水体黑臭、水质富营养化等各种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逐渐威胁到人们的正常生产活动和生活品质,而水环境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根本。近年来随着《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等相关环境修复治理政策的发布,环境污染治理与生态系统修复问题已成为当前国内重点关注的课题。水生植物是河湖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显著的生态功能,通过植物的生长转移水体系统中的污染负荷,其发达的根系为微生物提供生长繁殖场所,分解水中污染物以供植物吸收,具有一定的吸收净化、澄清水质、抑制藻类等功能。因此,水生植物修复种植技术是修复治理城市河道、湖泊、池塘等水域环境水污染处理、水质修复、水生态恢复与构建的重要手段。在流域综合治理项目、海绵城市建设项目和河湖生态修复项目中无一不大量运用水生植物,但在其应用过程中也出现了各种棘手问题。项目设计方案阶段,设计师会根据水生植物各类群所特有的景观视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生物净化功能的环境友好型隔根系统,其特征在于,沿着挺水植物种植样线为起始边,向水体中心一侧为宽度边、以水体底部标高为基准,向下扩挖隔离槽单元,在隔离槽单元中填充填料单元,使隔离槽顶部向下空间依次形成有氧区、兼氧区和厌氧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生物净化功能的环境友好型隔根系统,其特征在于,沿着挺水植物种植样线为起始边,向水体中心一侧为宽度边、以水体底部标高为基准,向下扩挖隔离槽单元,在隔离槽单元中填充填料单元,使隔离槽顶部向下空间依次形成有氧区、兼氧区和厌氧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生物净化功能的环境友好型隔根系统,其特征在于,挺水植物为浅根系型时,隔离槽单元的宽度边设置为至少20cm、深度设置为至少30cm、长度按不同挺水植物的分区长度设置;
所述填料单元自下而上包括:底层填料层、填料分界处无纺布层、表层填料层和设置于表层填料层内上部的表层处隔离无纺布层。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生物净化功能的环境友好型隔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层填料层由粒径为2-4cm的碎石和/或砾石按孔隙率35-45%铺设而成;
所述填料分界处无纺布层为铺设完底层填料层后,覆盖铺满整个底层填料层顶面;
所述表层处隔离无纺布层为铺设表层填料层一定厚后形成兼氧区,将表层处隔离无纺布层覆盖铺满表层填料层顶面,最后再铺一定厚度的表层填料层形成有氧区;所述表层填料层由粒径为0.5-2cm的碎石和/或砾石按孔隙率30-35%铺设而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生物净化功能的环境友好型隔根系统,其特征在于,挺水植物为深根系型时,隔离槽单元的宽度边设置为至少40cm、深度设置为至少80cm、长度按不同挺水植物的分区长度设置;
所述填料单元自下而上包括:底层填料层、填料分界处无纺布层、表层填料层和设置于表层填料层内上部的表层处隔离无纺布层。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生物净化功能的环境友好型隔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层填料层由粒径为2-4cm的碎石和/或砾石按孔隙率35-45%铺设而成;
所述填料分界处无纺布层为铺设完底层填料层后,覆盖铺满整个底层填料层顶面;
所述表层处隔离无纺布层为铺设表层填料后,将表层处隔离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伟,陈文峰,潘桂林,冯先导,李世汨,林红星,沈立龙,王龙涛,冯立辉,夏新星,徐扬帆,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