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素梅专利>正文

一种风力驱动增氧的人工湿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82562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风力驱动增氧的人工湿地,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内盛放有净化单元,所述底座位于河道中;所述底座前部上端面设置有立柱;所述立柱上端面固定连接安装块;所述安装块内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扇叶轴;所述扇叶轴前端固定安装有扇叶;所述扇叶轴后端固定安装有皮带轮a;所述底座两侧均设置有搅动机构;本装置通过绳索或其它方式将本装置的底座放置到河道中,能够有效地利用河道的空间,节省地面资源;通过风力带动扇叶转动,从而带动皮带轮a转动,皮带轮a通过两个所述皮带带动底座两侧的搅动机构,从而为底座内净化单元增加氧气能够节能环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风力驱动增氧的人工湿地
本专利技术涉及人工湿地
,特别涉及一种风力驱动增氧的人工湿地。
技术介绍
人工湿地技术是由人工建造和控制运行的与沼泽地类似的地面,将污水、污泥有控制地投配到经人工建造的湿地上,污水与污泥在沿一定方向流动的过程中,利用土壤、人工介质、植物、微生物的物理、化学、生物三重协同作用,对污水、污泥进行处理的一种技术。其作用机理包括吸附、滞留、过滤、氧化还原、沉淀、微生物分解、转化、植物遮蔽、残留物积累、蒸腾水分和养分吸收及各类动物的作用。目前的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通常通过设置增氧导气管来为人工湿地来增加氧气,增氧导气管通过输氧设备来进行输氧。如一种在线自动清堵人工湿地的方法及系统均是通过曝气充氧工艺,采用气体冲击的方式实现减少堵塞以及增加人工湿地的含氧量。但其要实现抑堵曝气的目的需要增加大量的成本,但其实现的效果并不那么理想。基于此,解决人工湿地堵塞并提高人工湿地的含氧量是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风力驱动增氧的人工湿地,包括:底座,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风力驱动增氧的人工湿地,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内盛放有净化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位于河道中;所述底座(1)前部上端面设置有立柱(2);所述立柱(2)上端面固定连接安装块(3);所述安装块(3)内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扇叶轴(5);所述扇叶轴(5)前端固定安装有扇叶(4);所述扇叶轴(5)后端固定安装有皮带轮a(6);所述底座(1)两侧均设置有搅动机构(8);两个所述搅动机构(8)分别通过皮带(7)与所述皮带轮a(6)连接,通过风力带动扇叶(4)转动,所述扇叶(4)通过所述扇叶轴(5)带动所述皮带轮a(6)转动,所述皮带轮a(6)通过两个所述皮带(7)带动底座(1)两侧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力驱动增氧的人工湿地,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内盛放有净化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位于河道中;所述底座(1)前部上端面设置有立柱(2);所述立柱(2)上端面固定连接安装块(3);所述安装块(3)内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扇叶轴(5);所述扇叶轴(5)前端固定安装有扇叶(4);所述扇叶轴(5)后端固定安装有皮带轮a(6);所述底座(1)两侧均设置有搅动机构(8);两个所述搅动机构(8)分别通过皮带(7)与所述皮带轮a(6)连接,通过风力带动扇叶(4)转动,所述扇叶(4)通过所述扇叶轴(5)带动所述皮带轮a(6)转动,所述皮带轮a(6)通过两个所述皮带(7)带动底座(1)两侧的搅动机构(8),从而为底座(1)内的净化单元增加氧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力驱动增氧的人工湿地,其特征在于,所述搅动机构(8)包括:安装台(80);所述底座(1)前部和后部均设置有安装台(80),两个所述安装台(80)上转动安装有圆杆a(81)、圆杆b(84)和圆杆c(89);所述圆杆b(84)和圆杆c(89)位于所述圆杆a(81)两侧;所述圆杆a(81)上固定安装有皮带轮b(82);所述皮带(7)套设在所述皮带轮a(6)和皮带轮b(82)上;所述皮带轮a(6)通过皮带(7)带动所述圆杆a(81)转动;所述圆杆a(81)通过驱动机构带动所述圆杆b(84)和圆杆c(89)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风力驱动增氧的人工湿地,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台(80)上部设有凸起部(805),所述圆杆a(81)通过轴承转动安装在所述凸起部(805)中的圆孔中;所述安装台(80)上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素梅
申请(专利权)人:李素梅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