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氮掺杂石墨烯镍钒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化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氮掺杂石墨烯镍钒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石墨烯是sp2杂化单原子层厚度的二维碳材料,它是碳材料中电阻率相对小的一种,电子轨道靠近费米能级,具有特殊是能带结构,能量与动量间呈现出罕见的近似线性关系,其载流子中的电子可在空穴之间连续跃迁。它具有结构稳定、高比表面积、基体颗粒内部及颗粒之间较好的电解质浸润性等许多适合作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特征。一般而言,碳材料电极与电解质溶液界面的电荷积累能力与其比表面积成正比,比表面积的扩大可通过表面处理有效地制造缺陷和空隙,如等离子表面处理、碱活化、水蒸气/二氧化碳等气体活化、热处理等。由于碳材料的表面形成双电层的条件是被电解液浸润,因此容纳电解质粒子的空隙必须大于电解质离子。因此碳基超级电容器材料的研究热点不仅仅是寻找合适的碳材料与过渡金属氧化物复合充分发挥协同作用、合适规格大小的孔结构,还有优化材料内在构效及与电解液之间的作用,从而使得超级电容器性能得以提升。现有技术中制得的超级电容器电极材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氮掺杂镍钒氧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选用镍的可溶性强酸盐,将其与含钒的可溶性盐、氮掺杂石墨烯、多元醇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伯胺有机碱一起,通过一步水热法制备得到电极材料。/n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氮掺杂镍钒氧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选用镍的可溶性强酸盐,将其与含钒的可溶性盐、氮掺杂石墨烯、多元醇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伯胺有机碱一起,通过一步水热法制备得到电极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氮掺杂镍钒氧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a.选用镍的可溶性强酸盐,将其溶解后与含钒的可溶性盐、氮掺杂石墨烯混合,得到溶液a;b.向溶液a中加入伯胺有机碱、多元醇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得到溶液b;c.将溶液b通过一步水热法制备得到电极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氮掺杂镍钒氧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氮掺杂石墨烯于30-90℃的温度下与镍的可溶强酸盐、含钒的可溶性盐混合,搅拌0-1.5h,得到溶液a。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氮掺杂镍钒氧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进行一步水热法之前,调节体系的pH为9-11。
技术研发人员:高云芳,刘一,徐新,何锦鹏,李钰丹,魏来,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