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法提钴萃余废液的处理方法及其制得的用于三元前驱体制备的溶液技术

技术编号:29382277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湿法提钴萃余废液的处理方法及其制得的用于三元前驱体制备的溶液,涉及冶金废液处理技术领域。该处理方法首先将湿法提钴萃余废液与硫化钠进行硫化反应,随后固液分离,得到富集有钴镍的硫化沉淀;然后再使用pH为0.5~1.0的硫酸溶液对硫化沉淀和二氧化锰进行浸出,最后得到含有硫酸镍、硫酸锰和硫酸钴的用于三元前驱体制备的溶液。上述处理方法具有设备简易、处理过程操作简单,获得的三元前驱体制备的溶液浓度较高可直接用于制备三元前驱体的优势,相比于现有使用萃取法或离子交换法对湿法提钴萃余废液进行处理的方法,本申请仅需要使用湿法冶金化工厂的常用设备即可完成,操作过程简单,经济型也更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湿法提钴萃余废液的处理方法及其制得的用于三元前驱体制备的溶液
本专利技术涉及冶金废液处理
,尤其是涉及一种湿法提钴萃余废液的处理方法及其制得的用于三元前驱体制备的溶液。
技术介绍
目前钴的湿法冶金过程中,大部分厂家都选用P507作为钴的萃取剂,而P507对于镍和镁的分离系数较低,因此镍和镁只能进入萃余液中,因此形成了大量含有低浓度有价金属(Ni、Co)的酸性废水。由于在钴的湿法冶金中,通常会在P507萃取之前使用P204除去铁、锌、铝、钙等常见杂质,因此该废水的主要成分为硫酸钠,以及少量硫酸镁,少量硫酸镍,微量硫酸钴,另外可能存在部分来源于冶金过程中辅料的硫酸镉。对于上述含有低浓度钴镍的酸性萃余废液,现有的回收处理方法均存在一定的缺点。例如:高压浸出的缺点:高压浸出硫化沉淀法对设备的要求较高,同时高压设备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对于小量的硫化镍处理,新建高压设备以及反应所需要的高温成本投入过大。离子交换树脂的缺点:使用离子交换树脂可以直接处理该含低浓度钴镍的酸性废水,对其中的镍和镁进行分离,得到硫酸镁溶液。然而该方法的一次性设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湿法提钴萃余废液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n(b)、沉淀:将湿法提钴萃余废液与硫化钠进行硫化反应,随后固液分离,得到硫化沉淀;/n(c)、浸出:将硫化沉淀和高价锰氧化物混合后,在pH为0.5~4.0的硫酸溶液中进行浸出,提取上清液,得到含有硫酸镍、硫酸锰和硫酸钴的用于三元前驱体制备的溶液;/n所述高价锰氧化物包括二氧化锰和/或四氧化三锰。/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湿法提钴萃余废液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b)、沉淀:将湿法提钴萃余废液与硫化钠进行硫化反应,随后固液分离,得到硫化沉淀;
(c)、浸出:将硫化沉淀和高价锰氧化物混合后,在pH为0.5~4.0的硫酸溶液中进行浸出,提取上清液,得到含有硫酸镍、硫酸锰和硫酸钴的用于三元前驱体制备的溶液;
所述高价锰氧化物包括二氧化锰和/或四氧化三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法提钴萃余废液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湿法提钴萃余废液中Ni和Co的总含量为0.01~20g/L,Mg含量0.1~1.0g/L。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法提钴萃余废液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硫化钠的加入量为萃余废液中钴镍元素总量化学计量比的100~30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法提钴萃余废液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硫化反应的pH条件为2.0~5.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法提钴萃余废液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中硫化沉淀与二氧化锰的质量比为1:1~5。


6.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俊陈权郑江峰张颖叶伟明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佳纳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清远佳致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