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孔石墨化碳材料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382094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12
一种多孔石墨化碳材料的制备方法,涉及碳材料。以低分子量的聚碳硅烷和羰基铁为原料,十氢萘为反应溶剂,制备以PCS为壳、多核碳基铁衍生物为核的溶胶粒子;将溶胶粒子与沥青在十氢萘溶液中混合,并通过减压蒸馏去除溶剂,获得沥青包裹的多核碳基铁衍生物;再在高温下氧化交联、热解,使沥青碳化,同时将内核的多核碳基铁衍生物通过“有机‑无机”转变,生成无机金属化合物;经氢氟酸刻蚀,去除内部金属硅化物,制得中空的多孔石墨化碳材料。所用原料价格低廉,使用方法易于放大制备;通过调控反应条件,调控多核羰基铁@PCS溶胶粒子的粒径,进而实现调控碳材料的孔尺寸和石墨化程度,同时实现材料的孔径和石墨化的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孔石墨化碳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碳材料,尤其是涉及以沥青为碳源、含铁溶胶粒子为模板和催化剂的一种多孔石墨化碳材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多孔碳不但具有高比表面积、高电子传输能力和优异稳定性,还具有环境友好和制备成本低、易修饰和结构灵活等优势,在储能、催化、水处理、传感器、等领域具有巨大的研究价值和应用前景,受到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多孔碳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合成,包括化学活化、物理活化法、热解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法、碳化超临界干燥条件合成有机气凝胶、硬模板法和软模板法。然而孔径统一的多孔碳材料主要是通过模板法合成。硬模板法合成介孔材料是利用前驱体在硬模板的介孔孔道中组装、生长来实现的,是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软模板法是通过表面活性剂、嵌段共聚物和前驱体之间的离子键、氢键以及范德华力等的协同作用,将表面活性剂和前驱体自发的组装成有序介观结构的复合物,除去表面活性剂后便得到多孔材料。然而,传统的硬模板法费时且致使成本增加等不利因素;而软模板法所得介孔碳材料孔径尺寸相对偏低,限制了其在生物大分子比如蛋白质、氨基酸等的吸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孔石墨化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1)以低分子量的聚碳硅烷(LPCS)和羰基铁为原料,十氢萘为反应溶剂,制备以PCS为壳、多核碳基铁衍生物为核(多核羰基铁@PCS)的溶胶粒子;/n2)将步骤1)中得到的溶胶粒子与沥青在十氢萘溶液中混合,并通过减压蒸馏去除溶剂,获得沥青包裹的多核碳基铁衍生物;/n3)将步骤2)中得到的沥青包裹的多核碳基铁衍生物在高温下氧化交联、热解,使沥青碳化,同时将内核的多核碳基铁衍生物通过“有机-无机”转变,生成无机金属化合物;/n4)将步骤3)中得到的样品经氢氟酸刻蚀,去除内部金属硅化物,制得中空的多孔石墨化碳材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孔石墨化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以低分子量的聚碳硅烷(LPCS)和羰基铁为原料,十氢萘为反应溶剂,制备以PCS为壳、多核碳基铁衍生物为核(多核羰基铁@PCS)的溶胶粒子;
2)将步骤1)中得到的溶胶粒子与沥青在十氢萘溶液中混合,并通过减压蒸馏去除溶剂,获得沥青包裹的多核碳基铁衍生物;
3)将步骤2)中得到的沥青包裹的多核碳基铁衍生物在高温下氧化交联、热解,使沥青碳化,同时将内核的多核碳基铁衍生物通过“有机-无机”转变,生成无机金属化合物;
4)将步骤3)中得到的样品经氢氟酸刻蚀,去除内部金属硅化物,制得中空的多孔石墨化碳材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多孔石墨化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所述PCS选择低分子量的PCS。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多孔石墨化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所述反应溶剂选自十氢萘。


4.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多孔石墨化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所述溶胶粒子的粒径通过改变PCS、Fe(CO)5、C10H18采用的质量比(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安华吴泳峰苏智明陈绍鸿余兆菊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大学深圳研究院厦门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