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数据记录载体,具体涉及一种超大容量IC卡。IC卡自产生、定型,并成为一种ISO标准产品以来,一直采用同步或异步的串口通信技术,这种传统的IC卡,其模块引脚数均小于或等于八个,真正使用的只有VCC(电源)、GND(地)、SCL(时钟)、SDA(数据)四根引脚,数据线只有一条。在时钟的作用下,地址和数据信息分时在数据线上传送,其中地址传送时间约占总时间的70%,在正常使用时钟频率为5MHZ时,IC卡的通信波特率为19Kbps,1兆存储的通信时间为53.89秒,加上地址传送所需时间则为179.65秒;另外,串行通信还需加上同步信号、脉冲响应信号及错误校验,因此,在通常情况下,读写一张卡的最短时间也需要八分钟,读写速度太慢。显然,如采用现有的上述封装技术制作大存储容量的IC卡,其数据交换、刷新的时间非常长,以致使人无法忍受,因而,已越来越满足不了当前对大容量卡的迫切要求。本技术针对上述现有IC卡的不足,提供一种存储量大而通信速度又快的超大容量IC卡。本技术的超大容量通信IC卡,在卡基上封装一模块,该模块是在表面覆盖有导电材料而形成电极的基板上邦定有硅片(集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超大容量通信IC卡,在卡基1上封装一模块2,该模块是在表面覆盖有导电材料而形成电极的基板3上邦定有硅片5(集成电路芯片)的集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说的硅片5是并行式通信硅片。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滕玉杰,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华阳微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