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两维移动和一维转动的并联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81387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并联机器人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两维移动和一维转动的并联机器人,包括动平台、定平台、驱动分支Ⅰ、驱动分支Ⅱ和驱动分支Ⅲ,所述动平台通过所述驱动分支Ⅰ、所述驱动分支Ⅱ和所述驱动分支Ⅲ分别与所述定平台相连接,所述驱动分支Ⅱ和所述驱动分支Ⅲ结构完全相同,在两个结构完全相同的所述驱动分支Ⅱ、所述驱动分支Ⅲ中,所述动平台的底部嵌设有球副,所述球副与所述动平台滚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并联机器人可以实现空间两维移动和一维转动,具有完全对称的结构,运动学正反解简单,且结构简单、运动精度高、工作空间大,具有承载能力强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两维移动和一维转动的并联机器人
本技术涉及并联机器人
,具体为一种两维移动和一维转动的并联机器人。
技术介绍
并联机器人,英文名为ParallelMechanism,简称PM,可以定义为动平台和定平台通过至少两个独立的运动链相连接,机构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自由度,且以并联方式驱动的一种闭环机构。并联机器人的特点呈现为无累积误差,驱动装置可置于定平台上或接近定平台的位置,这样运动部分重量轻,速度高,动态响应好。现在市面上的并联机器人具有一定好处,同时并联机器人还存在一些缺点,机器人运动结构复杂,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两维移动和一维转动的并联机器人,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两维移动和一维转动的并联机器人,包括动平台、定平台、驱动分支Ⅰ、驱动分支Ⅱ和驱动分支Ⅲ,所述动平台通过所述驱动分支Ⅰ、所述驱动分支Ⅱ和所述驱动分支Ⅲ分别与所述定平台相连接,所述驱动分支Ⅱ和所述驱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两维移动和一维转动的并联机器人,包括动平台(1)、定平台(6)、驱动分支Ⅰ、驱动分支Ⅱ和驱动分支Ⅲ,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平台(1)通过所述驱动分支Ⅰ、所述驱动分支Ⅱ和所述驱动分支Ⅲ分别与所述定平台(6)相连接,所述驱动分支Ⅱ和所述驱动分支Ⅲ结构完全相同,在两个结构完全相同的所述驱动分支Ⅱ、所述驱动分支Ⅲ中,所述动平台(1)的底部嵌设有球副(10),所述球副(10)与所述动平台(1)滚动连接,所述球副(10)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上连杆(9),所述第二上连杆(9)的外侧壁套设有第二下连杆(8),所述第二上连杆(9)与所述第二下连杆(8)通过移动副滑动连接,所述第二下连杆(8)的设有虎克铰(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两维移动和一维转动的并联机器人,包括动平台(1)、定平台(6)、驱动分支Ⅰ、驱动分支Ⅱ和驱动分支Ⅲ,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平台(1)通过所述驱动分支Ⅰ、所述驱动分支Ⅱ和所述驱动分支Ⅲ分别与所述定平台(6)相连接,所述驱动分支Ⅱ和所述驱动分支Ⅲ结构完全相同,在两个结构完全相同的所述驱动分支Ⅱ、所述驱动分支Ⅲ中,所述动平台(1)的底部嵌设有球副(10),所述球副(10)与所述动平台(1)滚动连接,所述球副(10)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上连杆(9),所述第二上连杆(9)的外侧壁套设有第二下连杆(8),所述第二上连杆(9)与所述第二下连杆(8)通过移动副滑动连接,所述第二下连杆(8)的设有虎克铰(7),所述虎克铰(7)固定于所述定平台(6)的上表面,在所述驱动分支Ⅰ中,所述动平台(1)的下表面连接有第一转动副(2),所述第一转动副(2)的下表面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学雷朱青松刘华刚郝瑞参吕世霞商宇凡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