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康专利>正文

一种冲击钻转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81105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冲击钻转换器,包括:壳体,壳体内开设有容置腔,壳体的一端设置有驱动机构,容置腔内设置有与驱动机构配合的冲击机构,壳体的另一端设置有与驱动机构配合的钻头;驱动机构包括转动设置在壳体内的转轴,转轴的一端连接外部动力装置,转轴的另一端与钻头连接,冲击机构包括:主动件和从动件,主动件固定设置在转轴上并置于容置腔内,从动件固定设置在壳体内,从动件滑动套装在转轴上并与主动件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冲击钻转换器整体结构简单,方便转换器的拆装和更换,用户使用携带更加方便,冲击转动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冲击钻转换器
本技术涉及冲击钻
,特别涉及一种冲击钻转换器。
技术介绍
冲击钻依靠旋转和冲击来工作。单一的冲击是非常轻微的,但每分钟40000多次的冲击频率可产生连续的力。可用于天然的石头或混凝土。冲击钻工作时在钻头夹头处有调节旋钮,可调普通手电钻和冲击钻两种方式。但是冲击钻是利用内轴上的齿轮相互跳动来实现冲击效果,冲击力远远不及电锤。它不适合钻钢筋混凝土。现有的一些冲击电钻的冲击机构有犬牙式和滚珠式两种。滚珠式冲击电钻由动盘、定盘、钢球等组成。动盘通过螺纹与主轴相连,并带有12个钢球;定盘利用销钉固定在机壳上,并带有4个钢球,在推力作用下,12个钢球沿4个钢球滚动,使硬质合金钻头产生旋转冲击运动,能在砖、砌块、混凝土等脆性材料上钻孔。脱开销钉,使定盘随动盘一起转动,不产生冲击,可作普通电钻用,现有的这种结构拆装使用较为麻烦,不方便携带和更换,且整体的结构较为麻烦,维修成本过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使用方便、方便拆装、整体结构简单、冲击转动效果好的冲击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冲击钻转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内开设有容置腔(101),所述壳体(1)的一端设置有驱动机构(2),所述容置腔(101)内设置有与所述驱动机构(2)配合的冲击机构(3),所述壳体(1)的另一端设置有与所述驱动机构(2)配合的钻头(4);所述驱动机构(2)包括转动设置在所述壳体(1)内的转轴(201),所述转轴(201)的一端连接外部动力装置,所述转轴(201)的另一端与所述钻头(4)连接,所述冲击机构(3)包括:主动件(301)和从动件(302),所述主动件(301)固定设置在所述转轴(201)上并置于所述容置腔(101)内,所述从动件(302)固定设置在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冲击钻转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内开设有容置腔(101),所述壳体(1)的一端设置有驱动机构(2),所述容置腔(101)内设置有与所述驱动机构(2)配合的冲击机构(3),所述壳体(1)的另一端设置有与所述驱动机构(2)配合的钻头(4);所述驱动机构(2)包括转动设置在所述壳体(1)内的转轴(201),所述转轴(201)的一端连接外部动力装置,所述转轴(201)的另一端与所述钻头(4)连接,所述冲击机构(3)包括:主动件(301)和从动件(302),所述主动件(301)固定设置在所述转轴(201)上并置于所述容置腔(101)内,所述从动件(302)固定设置在所述壳体(1)内,所述从动件(302)滑动套装在所述转轴(201)上并与所述主动件(301)配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冲击钻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开设有第一安装槽(501),所述第一安装槽(501)开设在所述壳体(1)的上端且位于所述从动件(302)的上方,所述第一安装槽(501)内设置有上轴套(601),所述上轴套(601)套装在所述转轴(201)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冲击钻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开设有第二安装槽(502),所述从动件(302)远离所述主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康
申请(专利权)人:陈康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