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直流充电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78974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直流充电桩,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设有开口槽,所述开口槽内设有停车装置,所述停车装置起到能导向车辆停放,所述外壳内设有推动腔,所述推动腔内设有充电装置,所述充电装置与所述停车装置之间连接有联动装置,所述联动装置起到了联动所述停车装置与所述充电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当电动车需要充电时,将车开到承重板上,车的重力将会带动承重板下降,从而带动充电桩移动到地面上来,并且充电桩内的插头也会伸出充电桩外,从而起到了只有在电动车需要充电时才会伸出充电桩的作用,防止充电桩的损坏,以及对充电插头的保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直流充电桩
本专利技术涉及充电桩相关
,具体为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直流充电桩。
技术介绍
新能源电动汽车在市面上越来越普及,而对于与新能源电动车相适配的充电桩还未普及,相对于油动车来说电动车充电不需要只在加油站类似于中转站的地方进行补充能量,电动车充电需要时间不像油动车加油那么迅速,如果集中补充将会需要大量的土地资源,所以电动车充电可以在任何地方设置充电桩来进行充电,而太多的充电桩在地面上可能会被人碰撞或者其他碰撞而导致损坏,而且放在室外插头也会由于风吹日晒而造成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直流充电桩,解决了充电桩过多在地面上而导致充电桩的损坏以及插头损坏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直流充电桩,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设有开口槽,所述开口槽内设有停车装置,所述停车装置起到能导向车辆停放,所述外壳内设有推动腔,所述推动腔内设有充电装置,所述充电装置与所述停车装置之间连接有联动装置,所述联动装置起到了联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直流充电桩,包括外壳(1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1)内设有开口槽(24),所述开口槽(24)内设有停车装置,所述停车装置起到能导向车辆停放,所述外壳(11)内设有推动腔(13),所述推动腔(13)内设有充电装置,所述充电装置与所述停车装置之间连接有联动装置,所述联动装置起到了联动所述停车装置与所述充电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直流充电桩,包括外壳(1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1)内设有开口槽(24),所述开口槽(24)内设有停车装置,所述停车装置起到能导向车辆停放,所述外壳(11)内设有推动腔(13),所述推动腔(13)内设有充电装置,所述充电装置与所述停车装置之间连接有联动装置,所述联动装置起到了联动所述停车装置与所述充电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直流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停车装置至少包括:车底刷(22)、承重板(23),所述承重板(23)内设有两个开口的滑槽(20),所述滑槽(20)内滑动连接有接触板(21),所述接触板(21)下侧固连有连接杆(33),所述承重板(23)内设有两个对称的气腔(26),所述连接杆(33)滑动连接在所述气腔(26)内,所述气腔(26)另一侧滑动连接有移动杆(32),所述移动杆(32)上端滑动连接在所述车底刷(22)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直流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装置至少包括:插头(34)、充电桩(19),所述充电桩(19)内设有开口的空腔(42),所述空腔(42)内转动连接有卷筒(41),所述插头(34)的一端固连有电线(31),所述电线(31)卷绕在所述卷筒(41)外周,所述卷筒(41)内设有扭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直流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装置至少包括:齿轮(16)、凸轮(18),所述外壳(11)内设有推动腔(13),所述推动腔(13)内转动连接有齿轮轴(17),所述齿轮(16)固连在所述齿轮轴(17)外周,所述承重板(23)下端固连有齿条(12),所述齿轮(16)啮合连接在所述齿条(12)的一端,所述凸轮(18)固连在所述齿轮轴(17)外周,所述凸轮(1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荷军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瑞博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