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汽车用自动充电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967054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8 09: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用自动充电桩,包括立方体轨道、设置与所述立方体轨道底部端面滑动连接的移动销、设置与所述移动销连接的用于新能源汽车充电的充电桩,所述立方体轨道内设有往复腔,所述往复腔内设有利用所述移动销控制所述充电桩改变其位置的往复组件,所述充电桩上设有利用空心半球与所述立方体轨道底部端面接触形成负压环境实现稳定所述充电桩空中位置的吸附组件,所述吸附组件包括与所述空心半球滑动连接的竖直齿条,所述竖直齿条与所述空心半球之间通过橡胶膜连接,所述吸附组件通过滚珠螺杆螺母传递控制所述空心半球与所述立方体轨道底部端面接触。半球与所述立方体轨道底部端面接触。半球与所述立方体轨道底部端面接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自动充电桩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充电桩
,具体为一种新能源汽车用自动充电桩。

技术介绍

[0002]生活中道路上新能源汽车占的数量多,而对于新能源汽车来说,充电是一大难题,公共充电站内安装的充电桩数量太少,完全不能满足新能源车充电的需求,新能源车充电时间较长,不利于车主时间的安排,现有的充电桩具备多线供电的功能,一个充电桩可以提供好几辆新能源汽车,利用这个功能我们可以将充电桩安装在公共充电站顶部,车主可以控制充电桩的位置,便于周边车主一起使用,减少了等待时间,现有的充电桩安装在地面上,极大占用了地面空间,也不方便新能源汽车的停放,并且连接充电枪的输出电线也不方便有序管理。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用自动充电桩,解决了公共充电站内充电桩数量有限无法满足新能源车充电需求的问题。
[0004]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5]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自动充电桩,包括立方体轨道、设置与所述立方体轨道底部端面滑动连接的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汽车用自动充电桩,包括立方体轨道(11)、设置与所述立方体轨道(11)底部端面滑动连接的移动销(15)、设置与所述移动销(15)连接的用于新能源汽车充电的充电桩(18),所述立方体轨道(11)内设有往复腔(12),其特征在于:所述往复腔(12)内设有利用所述移动销(15)控制所述充电桩(18)改变其位置的往复组件(1),所述充电桩(18)上设有利用空心半球(24)与所述立方体轨道(11)底部端面接触形成负压环境实现稳定所述充电桩(18)空中位置的吸附组件(2),所述吸附组件(2)包括与所述空心半球(24)滑动连接的竖直齿条(25),所述竖直齿条(25)与所述空心半球(24)之间通过橡胶膜(23)连接,所述吸附组件(2)通过滚珠螺杆(31)螺母传递控制所述空心半球(24)与所述立方体轨道(11)底部端面接触,再利用齿轮齿条副链接拉动所述竖直齿条(25)使所述空心半球(24)、所述橡胶膜(23)、所述立方体轨道(11)底部端面三者形成一个负压环境实现稳固所述充电桩(18)的工作,所述充电桩(18)上设有方便人们拿取充电枪(22)的收卷组件(3),所述收卷组件(3)与所述吸附组件(2)之间通过带传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自动充电桩,其特征在于:外界的输入电线始终用过收卷器与所述充电桩(18)连接,确保所述充电桩(18)提供充足的电力,并且输入电线经过收卷器能保证电线有序的储放。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自动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卷组件(3)包括与所述充电桩(18)转动连接且关于所述充电桩(18)对称轴左右对称的两个收卷轴(19),所述收卷轴(19)上设有收卷轮(20),所述收卷轴(19)靠近地面一侧设有充电枪(22),所述充电枪(22)与所述充电桩(18)之间通过输出电线(21)连接。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莫福好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瑞博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