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实现车载电池包惰化防火及热管理优化的系统及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包的惰化防火及热管理优化
,具体涉及一种实现车载电池包惰化防火及热管理优化的系统,本专利技术还包括一种实现车载电池包惰化防火及热管理优化系统的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新能源汽车的动力来源主要依靠装载在电动汽车上的锂离子电池/电池包或镍氢电池/电池包,以及其他如磷酸铁锂刀片电池等并存使用,各种电池包都有不同优势及缺点,但是由于电动汽车作为一种交通工具,在各种恶劣使用工况下仍然存在着许多潜在危险因素,目前主要体现在动力电池包起火,燃烧,爆炸等极端危险状态,其发生的两个共同因素:电池包内部热失控及氧气存在。目前新能源汽车电池包BMS管理系统普遍通过风冷,液冷,或者直冷等三种热量交换方式进行电池包内部均匀散热及热失控管理,并通过相应温度,感烟,电流,电压等传感器参数进行电池包内部安全工作状态检测预警。这几种方法均没有对电池包内部空间进行氧气隔离以及实现主动微空间热管理优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实现车载电池包惰化防火及热管理优化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空气氮氧分离膜组(103),空气氮氧分离膜组(103)通过富氧气体出口管路(110)与汽车车内空间(201)连通,空气氮氧分离膜组(103)还通过管道与车载空调蒸发器(203)连接,车载空调蒸发器(203)通过管道又与车载动力电池包(202)内的液冷或者直冷富氮气体出口管路(107)连通,车载动力电池包(202)底部设置有车载电池包出气口电磁阀(108),车载电池包出气口电磁阀(108)与车载惰化综合控制单元(111)电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实现车载电池包惰化防火及热管理优化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空气氮氧分离膜组(103),空气氮氧分离膜组(103)通过富氧气体出口管路(110)与汽车车内空间(201)连通,空气氮氧分离膜组(103)还通过管道与车载空调蒸发器(203)连接,车载空调蒸发器(203)通过管道又与车载动力电池包(202)内的液冷或者直冷富氮气体出口管路(107)连通,车载动力电池包(202)底部设置有车载电池包出气口电磁阀(108),车载电池包出气口电磁阀(108)与车载惰化综合控制单元(111)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现车载电池包惰化防火及热管理优化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空调蒸发器(203)的输出端与所述车载动力电池包(202)内的液冷或者直冷富氮气体出口管路(107)的连接管道上设置有车载电池包进气口电磁阀(106),所述空气氮氧分离膜组(103)与车载空调蒸发器(203)的输入端连接的管道上还依次设置有大小流量电磁阀(104)和气体流向转换电磁阀(105),气体流向转换电磁阀(105)为三通阀,大小流量电磁阀(104)的输出端与气体流向转换电磁阀(105)的输入端连通,气体流向转换电磁阀(105)的其中一个输出端与车载空调蒸发器(203)的输入端连通,气体流向转换电磁阀(105)的另一个输出端与所述车载电池包进气口电磁阀(106)连通,车载电池包进气口电磁阀(106)、气体流向转换电磁阀(105)、大小流量电磁阀(104)均与车载惰化综合控制单元(111)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实现车载电池包惰化防火及热管理优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氮氧分离膜组(103)还通过管道与油水过滤器(102)连接,油水过滤器(102)与直流变频空气压缩机(101)连接后最终与车载惰化综合控制单元(111)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实现车载电池包惰化防火及热管理优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变频空气压缩机(101)还与车载空气进气滤清器(204)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实现车载电池包惰化防火及热管理优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开亮,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鹏泰航空动力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