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毛球拍缩头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7728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羽毛球拍缩头模具,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羽毛球拍框和三通安装不方便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技术方案为:一种羽毛球拍缩头模具包括模具本体,模具本体包括上模和下模;上模与下模配合;上模上设有用于安装的上模安装螺孔;上模上还开有若干个用于对羽毛球拍框端部进行塑形的通槽;通槽中设有两个上半凹环;两个上半凹环沿上模的顶面中线对称;下模上设有用于安装的下模安装螺孔;下模上还开有若干个用于对羽毛球拍框端部进行塑形的单向槽组;单向槽组包括两个单向槽;单向槽中还设有下半凹环;同一单向槽组中的单向槽沿下模的底面中线对称;下半凹环和上半凹环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调整拍框末端形状,且较为精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羽毛球拍缩头模具
本技术涉及一种模具,具体涉及一种羽毛球拍缩头模具。
技术介绍
羽毛球拍的拍框和拍杆是通过三通来连接固定的,并且拍框末端的形状与三通一般是匹配的,如果将拍框末端直接插入三通中,由于拍框自身弹性的作用,拍框末端和三通有相互脱离的趋势,因此改变拍框末端形状,使其先与三通有个卡合效果,这样更便于后续操作。但是现在市面上缺少这样能够调整拍框末端形状的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能够调整拍框末端形状的羽毛球拍缩头模具。本技术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羽毛球拍缩头模具包括模具本体,所述模具本体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与下模配合;所述上模上设有用于安装的上模安装螺孔;所述上模上还开有若干个用于对羽毛球拍框端部进行塑形的通槽;所述通槽中设有两个上半凹环;所述两个上半凹环沿上模的顶面中线对称;所述下模上设有用于安装的下模安装螺孔;所述下模上还开有若干个用于对羽毛球拍框端部进行塑形的单向槽组;所述单向槽组包括两个单向槽;所述单向槽中还设有下半凹环;所述同一单向槽组中的单向槽沿下模的底面中线对称;所述下半凹环和上半凹环配合;所述通槽与单向槽组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配合。作为优选,本技术中所述上模上的通槽包括一号通槽、二号通槽、三号通槽、四号通槽和五号通槽。作为优选,本技术中所述一号通槽的横截面形状为倒“U”形;所述二号通槽和三号通槽的横截面形状为半椭圆形;所述四号通槽的横截面形状为半圆形;所述五号通槽的横截面形状为梯形。作为优选,本技术中所述下模上的单向槽组包括一号单向槽组、二号单向槽组、三号单向槽组、四号单向槽组和五号单向槽组。作为优选,本技术中所述一号单向槽组中单向槽的横截面形状为“U”形;所述二号单向槽组和三号单向槽组中单向槽的横截面形状为半椭圆形;所述四号单向槽组中单向槽的横截面形状为半圆形;所述五号单向槽组中单向槽的横截面形状为梯形。作为优选,本技术中所述通槽中下半凹环的形状和位置与单向槽组中上半凹环的形状和位置一一对应。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本技术通过上模的通槽与下模的单向槽组配合,对拍框末端与三通的连接处进行压制塑形,使其与三通匹配,并且能够卡接在三通上,方便后续操作;本技术在下模设置单向槽组,两个对称的单向槽能够对拍框进行定位,提高压制的准确度;本技术中模具上设置多个通槽和单向槽组,并且这些通槽和单向槽组形状多样,基本能够满足市场上大多数羽毛球拍类型的生产需要,应用范围较广;本技术中上模和下模均设置了安装螺孔,方便安装。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羽毛球拍缩头模具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上模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上模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上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中下模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中下模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中下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模具本体1、上模2、下模3、上模安装螺孔21、通槽22、上半凹环221、一号通槽222、二号通槽223、三号通槽224、四号通槽225、五号通槽226、下模安装螺孔31、下半凹环321、一号单向槽组322、二号单向槽组323、三号单向槽组324、四号单向槽组325、五号单向槽组326、单向槽327。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技术的解释而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实施例参见图1至图7,本实施例中的羽毛球拍缩头模具包括模具本体1,所述模具本体1包括上模2和下模3;所述上模2与下模3配合;所述上模2上设有用于安装的上模安装螺孔21;所述上模2上还开有若干个用于对羽毛球拍框端部进行塑形的通槽22;所述通槽22中设有两个上半凹环221;所述两个上半凹环221沿上模2的顶面中线对称;所述下模3上设有用于安装的下模安装螺孔31;所述下模3上还开有若干个用于对羽毛球拍框端部进行塑形的单向槽组32;所述单向槽组32包括两个单向槽327;所述单向槽327中还设有下半凹环321;所述同一单向槽组32中的单向槽327沿下模3的底面中线对称;所述下半凹环321和上半凹环221配合;所述通槽22与单向槽组32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配合;所述通槽22中下半凹环321的形状和位置与单向槽组32中上半凹环221的形状和位置一一对应。本实施例中的所述上模2上的通槽22包括一号通槽222、二号通槽223、三号通槽224、四号通槽225和五号通槽226;所述一号通槽222的横截面形状为倒“U”形;所述二号通槽223和三号通槽224的横截面形状为半椭圆形;所述四号通槽225的横截面形状为半圆形;所述五号通槽226的横截面形状为梯形。本实施例中的所述下模3上的单向槽组32包括一号单向槽组322、二号单向槽组323、三号单向槽组324、四号单向槽组325和五号单向槽组326;所述一号单向槽组322中单向槽327的横截面形状为“U”形;所述二号单向槽组323和三号单向槽组324中单向槽327的横截面形状为半椭圆形;所述四号单向槽组325中单向槽327的横截面形状为半圆形;所述五号单向槽组326中单向槽327的横截面形状为梯形。本实施例作业时,首先将模具本体1安装在模压设备上,根据拍框横截面的形状,将拍框装入对应形状的单向槽组32中,拍框的末端顶在单向槽组32内壁上,再将上模2下压,使拍框的末端在通槽22和单向槽组32组成的模腔中塑型,塑型后的拍框与三通更为匹配,并且拍框的末端会形成一圈凸起,正好能够卡接在三通内,使得球拍更为稳固。上述三通是与塑型后的拍框相匹配的,其生产可以通过压模压制,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其零、部件的形状、所取名称等可以不同,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技术结构所作的举例说明。凡依据本技术专利构思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者简单变化,均包括于本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内。本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技术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羽毛球拍缩头模具,包括模具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本体(1)包括上模(2)和下模(3);所述上模(2)与下模(3)配合;所述上模(2)上设有用于安装的上模安装螺孔(21);所述上模(2)上还开有若干个用于对羽毛球拍框端部进行塑形的通槽(22);所述通槽(22)中设有两个上半凹环(221);所述两个上半凹环(221)沿上模(2)的顶面中线对称;所述下模(3)上设有用于安装的下模安装螺孔(31);所述下模(3)上还开有若干个用于对羽毛球拍框端部进行塑形的单向槽组(32);所述单向槽组(32)包括两个单向槽(327);所述单向槽(327)中还设有下半凹环(321);同一单向槽组(32)中的单向槽(327)沿下模(3)的底面中线对称;所述下半凹环(321)和上半凹环(221)配合;所述通槽(22)与单向槽组(32)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配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羽毛球拍缩头模具,包括模具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本体(1)包括上模(2)和下模(3);所述上模(2)与下模(3)配合;所述上模(2)上设有用于安装的上模安装螺孔(21);所述上模(2)上还开有若干个用于对羽毛球拍框端部进行塑形的通槽(22);所述通槽(22)中设有两个上半凹环(221);所述两个上半凹环(221)沿上模(2)的顶面中线对称;所述下模(3)上设有用于安装的下模安装螺孔(31);所述下模(3)上还开有若干个用于对羽毛球拍框端部进行塑形的单向槽组(32);所述单向槽组(32)包括两个单向槽(327);所述单向槽(327)中还设有下半凹环(321);同一单向槽组(32)中的单向槽(327)沿下模(3)的底面中线对称;所述下半凹环(321)和上半凹环(221)配合;所述通槽(22)与单向槽组(32)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羽毛球拍缩头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2)上的通槽(22)包括一号通槽(222)、二号通槽(223)、三号通槽(224)、四号通槽(225)和五号通槽(22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盛海港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富阳金盛铝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