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真空电子束封焊钛钢复合坯的组坯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37591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钛钢复合坯的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包括第一部分、第二部分、躯干部分和销轴,第一部分和躯干部分可相对销轴转动,第二部分和躯干部分也可相对销轴转动。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钛钢复合坯,包括:上钢板和下钢板、钢框、钛板和定位装置。钛板的各个侧面与钢框之间设置定位装置,该定位装置不仅在吊装组坯和吊装加热过程中对钛板的位置进行了限定,还进一步地在加热后继续对钛板的位置继续保持限定,防止其在轧制复合前发生错位移动,使钛钢复合坯轧制复合后采用双边剪进行分板操作的准确率提高,钛材损耗减小,提高了钛钢复合板的成材料,降低了钛钢复合板的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真空电子束封焊钛钢复合坯的组坯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金属材料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定位装置,特别地,还涉及一种钛钢复合坯。
技术介绍
钛钢复合板具有钛复层优良的耐腐蚀性能,又具有基层结构钢的强度和塑性,并且与钛板相比,其经济成本大幅度下降,因此成为了耐腐蚀环境设备制造的理想材料。作为生产钛钢复合板的基础,钛钢复合板中复合坯的制备,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目前,常用的组坯方式是将钛板置于由两块碳钢板和一定厚度的钢框组成的空心复合坯中,然后再采用真空电子束焊接技术进行封焊组坯。其中,在钛钢复合板的制备中,钛板的材料成本占产品总成本的80%左右。因此,在生产过程中,钛材的利用率直接影响到钛钢复合板的成本核算。但目前的封焊组坯形式,往往在轧制复合后,双边需要进行大量裁剪才能实现分板并获得规则形状的钛钢复合板,钛材损耗量较大,极大的提高了钛钢复合板的材料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基于专利技术人对以下事实和问题的发现和认识做出的:目前的封焊组坯形式,钛钢复合坯中的钛板在吊运过程中发生错位移动,同时由于钛板和钢板这两种材料在加热过程中的膨胀差异,经吊运、辊道移动和转钢时,在轧制复合之前钛板易发生偏向一侧或错位移动。钛板在复合坯心部以不规则位置进行轧制后,在工业产线中,采用横向剪切设备进行复合板头部和尾部裁剪实现分板,由于头部尾部面积较小,在分板时,且裁剪量对钛材产生的损耗较小。在进行纵向裁剪分板时,通常采用双边剪进行,即按照复合板两边向中间裁剪相同宽度的形式同时进行。而且若在进行复合轧制时,钛板以不居中位置轧制,需进行双边大量裁剪才能进行分板并获得规则形状钛钢复合板,钛材损耗量较大,极大的提高了钛钢复合板的材料成本。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一种定位装置以及应用此定位装置的钛钢复合坯,该定位装置不仅在吊装组坯和吊装加热过程中对钛板的位置进行了限定,还进一步地在加热后继续对钛板的位置继续保持限定,防止其在轧制复合前发生错位移动,使钛钢复合坯轧制复合后用双边剪进行分板操作的准确率提高,钛材损耗减小,提高了钛钢复合板的成材料,降低了钛钢复合板的成本。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钛钢复合坯,其中,包括上钢板、下钢板、钢框、钛板和定位装置;所述钢框设在所述下钢板的上表面上,所述上钢板设在所述钢框的上表面上;所述钛板设在所述下钢板的上表面上,所述钛板位于所述钢框的内侧,所述钛板与所述钢框间隔开。所述钛板的前表面、后表面、左侧面和右侧面中的每一者与所述钢框之间设有所述定位装置。也就是说,所述钛板的前表面与所述钢框之间设有至少两个所述定位装置,所述两个定位装置分别放置于所述前表面在长度方向上靠近两端的位置,所述钛板的后表面与所述钢框之间设有至少两个所述定位装置,所述两个定位装置分别放置于所述后表面在长度方向上靠近两端的位置,所述钛板的左侧面与所述钢框之间设有至少两个所述定位装置,所述两个定位装置分别放置于所述左侧面在长度方向上靠近两端的位置,所述钛板的右侧面与所述钢框之间设有至少两个所述定位装置,所述两个定位装置分别放置于所述右侧面在长度方向上靠近两端的位置。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带来的优点和技术效果,钛钢复合坯中的钛板与钢框之间存在间隔,钛板在吊运过程中会发生错位移动。在对钛钢复合坯加热之后,由于钢框的热膨胀系数大于钛板的热膨胀系数,从而导致钢框与钛板之间的间隔变大,这导致钛板在复合坯心部的活动范围进一步变大。为限定钛板在吊运过程、辊道移动过程和转钢过程中的位置,在钛板的前表面、后表面、左侧面和右侧面中的每一者与钢框之间设有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包括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一销轴、第二销轴和躯干部分,第一部分通过第一销轴相对所述躯干部分可转动地与所述躯干部分相连,第二部分通过第二销轴相对所述躯干部分可转动地与所述躯干部分相连。定位装置的躯干部分垂直放置于所述钢框以及所述钛板的所述前表面、所述后表面、所述左侧面和所述右侧面中的相应的一者之间,并且定位装置的第一部分倚靠在所述钢框上,第二部分倚靠在所述钛板的所述前表面、所述后表面、所述左侧面和所述右侧面中的相应的一者上。在吊运过程、辊道移动过程和转钢过程中,躯干部分限定了钛板的位置,随后当热膨胀发生,钢框与钛板之间的间隔变大,此时,定位装置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在其重力作用下自然向下,从而可以使定位装置的该至少一部分与水平面的夹角变小,进而导致定位装置的该至少一部分在水平方向上的长度增加。从而达到了在这个动态过程中限定钛板位置的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钛钢复合坯,其中,所述上钢板、所述下钢板和所述钛板中的每一者水平地设置。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钛钢复合坯,其中,所述定位装置包括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一销轴、第二销轴和躯干部分,所述躯干部分和所述第一部分中的每一者与所述第一销轴配合,所述躯干部分和所述第一部分中的至少一者相对所述第一销轴可转动,以便所述第一部分通过所述第一销轴相对所述躯干部分可转动地与所述躯干部分相连,所述躯干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中的每一者与所述第二销轴配合,所述躯干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中的至少一者相对所述第二销轴可转动,以便所述第二部分通过所述第二销轴相对所述躯干部分可转动地与所述躯干部分相连,其中所述定位装置的躯干部分垂直放置于所述钢框以及所述钛板的所述前表面、所述后表面、所述左侧面和所述右侧面中的相应的一者之间,所述第一部分倚靠在所述钢框上,所述第二部分倚靠在所述钛板的所述前表面、所述后表面、所述左侧面和所述右侧面中的相应的一者上,所述定位装置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中的至少一者相对水平面能够倾斜地设置。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钛钢复合坯,其中,所述第一销轴和所述第二销轴水平地设置,所述第一销轴和所述第二销轴平行于所述钛板的所述前表面、所述后表面、所述左侧面和所述右侧面中的相应的一者。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钛钢复合坯,其中,所述定位装置为平板状。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钛钢复合坯,其中,所述定位装置的所述躯干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中的每一者包括:长方体部,所述长方体部具有在其长度方向上相对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以及第一半圆柱部和第二半圆柱部,所述第一半圆柱部设在所述第一端面上,所述第二半圆柱部设在所述第二端面上。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钛钢复合坯,其中,所述第一部分为两个,所述躯干部分在所述第一销轴的轴向上夹持在两个所述第一部分之间,所述第二部分为两个,所述躯干部分在所述第二销轴的轴向上夹持在两个所述第二部分之间。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钛钢复合坯,其中,所述躯干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中的每一者具有在其长度方向上相对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一销轴穿过所述第一部分的所述第二端部,所述躯干部分的所述第一端部具有孔,所述第一销轴与所述躯干部分的所述第一端部的所述孔配合;所述第二销轴穿过所述第二部分的所述第一端部,所述躯干部分的所述第二端部具有孔,所述第二销轴与所述第二部分的所述第一端部的所述孔配合。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钛钢复合坯,其中,所述躯干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中的每一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钛钢复合坯,其特征在于,包括:/n上钢板和下钢板;/n钢框,所述钢框设在所述下钢板的上表面上,所述上钢板设在所述钢框的上表面上;/n钛板,所述钛板设在所述下钢板的上表面上,所述钛板位于所述钢框的内侧,所述钛板与所述钢框间隔开;和/n定位装置,所述钛板的前表面、后表面、左侧面和右侧面中的每一者与所述钢框之间设有所述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倚靠在所述钢框以及所述钛板的所述前表面、所述后表面、所述左侧面和所述右侧面中的相应的一者上,所述定位装置的至少一部分相对水平面能够倾斜地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钛钢复合坯,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钢板和下钢板;
钢框,所述钢框设在所述下钢板的上表面上,所述上钢板设在所述钢框的上表面上;
钛板,所述钛板设在所述下钢板的上表面上,所述钛板位于所述钢框的内侧,所述钛板与所述钢框间隔开;和
定位装置,所述钛板的前表面、后表面、左侧面和右侧面中的每一者与所述钢框之间设有所述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倚靠在所述钢框以及所述钛板的所述前表面、所述后表面、所述左侧面和所述右侧面中的相应的一者上,所述定位装置的至少一部分相对水平面能够倾斜地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钛钢复合坯,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钢板、所述下钢板和所述钛板中的每一者水平地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钛钢复合坯,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装置包括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一销轴、第二销轴和躯干部分,所述躯干部分和所述第一部分中的每一者与所述第一销轴配合,所述躯干部分和所述第一部分中的至少一者相对所述第一销轴可转动,以便所述第一部分通过所述第一销轴相对所述躯干部分可转动地与所述躯干部分相连,所述躯干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中的每一者与所述第二销轴配合,所述躯干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中的至少一者相对所述第二销轴可转动,以便所述第二部分通过所述第二销轴相对所述躯干部分可转动地与所述躯干部分相连,其中所述定位装置的躯干部分垂直放置于所述钢框以及所述钛板的所述前表面、所述后表面、所述左侧面和所述右侧面中的相应的一者之间,所述第一部分倚靠在所述钢框上,所述第二部分倚靠在所述钛板的所述前表面、所述后表面、所述左侧面和所述右侧面中的相应的一者上,所述定位装置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中的至少一者相对水平面能够倾斜地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钛钢复合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销轴和所述第二销轴水平地设置,所述第一销轴和所述第二销轴平行于所述钛板的所述前表面、所述后表面、所述左侧面和所述右侧面中的相应的一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钛钢复合坯,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装置为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健博刘芳芳厉文墨江坤
申请(专利权)人:鞍钢集团北京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