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制砂生产细度模数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37481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机制砂技术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机制砂生产细度模数控制装置。包括筛框和与筛框电性连接的PLC控制器,筛框上开设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孔洞,孔洞内设置有多个环形分布的一级筛板,一级筛板内套设有二级筛板,二级筛板内套设有三级筛板,一级筛板的内部开设有第一存放槽,一级筛板的内壁固定设置有第一电磁铁,二级筛板内部开设有第二存放槽,二级筛板的内壁固定设置有第三电磁铁,二级筛板靠近一级筛板的外侧面固定设置有第二电磁铁,三级筛板靠近二级筛板的外侧面固定设置有第四电磁铁。本装置能够有效的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与工作安全性,同时能够减小工作难度。本发明专利技术主要应用于机制砂生产细度控制方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制砂生产细度模数控制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制砂
,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机制砂生产细度模数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机制砂是通过制砂生产系统加工而成的、粒径小于4.75mm的人工砂。由于机制砂具有粒度均匀、粒形好、级配合理、生产自动化程度高、成本低等优点,目前在商品混凝土、干混砂浆、沥青混凝土等行业中应用越来越广泛。机制砂的应用可减少天然砂的开采量,对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利用具有积极作用,但由于原料来源的不同、生产加工设备和工艺不同,生产出机制砂粒型和级配可能会有很大的区别。不同应用领域和行业对机制砂的细度模数要求不尽相同,一般对机制砂细度模数的调整一般通过调整筛孔的大小进行调整,但是现有的筛板在调整过程中一般多为人工手动调节与更换,具有一定的风险,且需要中断工作,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机制砂生产细度模数控制装置,该装置能够灵活的对机制砂的细度模数进行调整,且调整期间不需要暂停整个装置的工作,同时只需要工作人员通过外界的控制台或控制面板进行远程操控即可,不需要工作人员进行手工调整。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机制砂生产细度模数控制装置,包括筛框和与筛框电性连接的PLC控制器,所述筛框上开设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孔洞,孔洞内设置有多个环形分布的一级筛板,所述一级筛板内套设有二级筛板,所述二级筛板内套设有三级筛板,所述一级筛板的内部开设有第一存放槽,一级筛板的内壁固定设置有第一电磁铁,所述二级筛板内部开设有第二存放槽,二级筛板的内壁固定设置有第三电磁铁,二级筛板靠近一级筛板的外侧面固定设置有第二电磁铁,所述三级筛板靠近二级筛板的外侧面固定设置有第四电磁铁。所述二级筛板和三级筛板内壁的两平面侧上均固定设置有第五电磁铁,且两相邻设置的第五电磁铁电磁磁性相反。所述第一电磁铁、第二电磁铁、第三电磁铁、第四电磁铁和第五电磁铁均与PLC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第二电磁铁与第一电磁铁电磁磁性相反,所述第三电磁铁与第四电磁铁电磁磁性相反。所述二级筛板外轮廓的大小与第一存放槽的内部空间相匹配设置,所述三级筛板外轮廓的大小与第二存放槽的内部空间相匹配设置。所述一级筛板、二级筛板和三级筛板均在圆周方向上设置有六组,形成套设的环状结构。所述三级筛板组成的环形位于二级筛板组成的环形内侧,所述二级筛板组成的环形位于一级筛板组成的环形内侧。所述一级筛板组成的环形内侧面形成一级筛孔,所述二级筛板组成的环形内侧面形成二级筛孔,所述三级筛板组成的环形内侧面形成三级筛孔,且一级筛孔、二级筛孔、三级筛孔的内直径逐渐递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所具有的有益效果为:本装置能够在线调整装置,通过设置逐渐递减的一级筛板、二级筛板与三级筛板以及相互配合的第一电磁铁、第二电磁铁、第三电磁铁、第四电磁铁与第五电磁铁,能够灵活的对机制砂的细度模数进行调整,且调整期间不需要暂停整个装置的工作,同时只需要工作人员通过外界的控制台或控制面板进行远程操控即可,不需要工作人员进行手工调整,能够有效的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与工作安全性,同时能够减小工作难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俯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级筛板为二级筛板和三级筛板的布设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三级筛板透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级筛板和二级筛板套设示意图、图中:1为筛框、2为一级筛板、21为第一存放槽、22为第一电磁铁、3为二级筛板、31为第二存放槽、32为第二电磁铁、33为第三电磁铁、4为三级筛板、41为第四电磁铁、5为第五电磁铁、6为PLC控制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机制砂生产细度模数控制装置,包括筛框1和与筛框1电性连接的PLC控制器6,筛框1上开设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孔洞,孔洞内设置有多个环形分布的一级筛板2,一级筛板2内套设有二级筛板3,二级筛板3内套设有三级筛板4,一级筛板2的内部开设有第一存放槽21,用来放置二级筛板3,一级筛板2的内壁固定设置有第一电磁铁22,二级筛板3内部开设有第二存放槽31,用来放置三级筛板4,二级筛板3的内壁固定设置有第三电磁铁33,二级筛板3靠近一级筛板2的外侧面固定设置有第二电磁铁32,三级筛板4靠近二级筛板3的外侧面固定设置有第四电磁铁41。优选的,二级筛板3和三级筛板4内壁的两平面侧上均固定设置有第五电磁铁5,且两相邻设置的第五电磁铁5电磁磁性相反。优选的,第一电磁铁22、第二电磁铁32、第三电磁铁33、第四电磁铁41和第五电磁铁5均与PLC控制器6电性连接。优选的,第二电磁铁32与第一电磁铁22电磁磁性相反,第三电磁铁33与第四电磁铁41电磁磁性相反。优选的,二级筛板3外轮廓的大小与第一存放槽21的内部空间相匹配设置,三级筛板4外轮廓的大小与第二存放槽31的内部空间相匹配设置。优选的,一级筛板2、二级筛板3和三级筛板4均在圆周方向上设置有六组,形成套设的环状结构。优选的,三级筛板4组成的环形位于二级筛板3组成的环形内侧,二级筛板3组成的环形位于一级筛板2组成的环形内侧。优选的,一级筛板2组成的环形内侧面形成一级筛孔,二级筛板3组成的环形内侧面形成二级筛孔,三级筛板4组成的环形内侧面形成三级筛孔,且一级筛孔、二级筛孔、三级筛孔的内直径逐渐递减。在使用时,首先将PLC控制器6与外部控制端进行电联,且在使用过程中,当需要对细度模数进行调整时,放大孔径操作时,如需将筛孔从三级筛孔调大至二级筛孔,首先通过外界控制端向PLC控制器6发送相对应的调节指令,此时PLC控制器6接收到外界控制端的指令,并向位于三级筛板4两侧的第五电磁铁5发送关闭工作的指令,此时原本由于开启工作而具有磁力的第五电磁铁5失去磁力,且每两个相邻之间的三级筛板4的两侧失去相互固定的作用力,同时PLC控制器6向位于第二存放槽31一侧的第三电磁铁33以及位于三级筛板4靠近二级筛板3一侧的第四电磁铁41发送开启工作的指令,此时原本因处于关闭状态不具有磁力的第三电磁铁33与第四电磁铁41因开启工作而具有相互作用的磁力,此时三级筛板4在第三电磁铁33与第四电磁铁41产生的磁力的作用下向第二存放槽31内部运动,直至第三电磁铁33与第四电磁铁41接触且完成固定,此时三级筛板4位于第二存放槽31内部,且通过六个三级筛板4形成的三级筛孔消失,并形成了一个新的由六个二级筛板3组成的二级筛孔,从而完成对将筛孔从三级筛孔调大至二级筛孔的工作。缩小孔径操作时,如需将筛孔从一级筛孔调小至二级筛孔,首先通过外界控制端向PLC控制器6发送相对应的调节指令,此时PLC控制器6接收到外界控制端的指令,并向第一电磁铁22与第二电磁铁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制砂生产细度模数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筛框(1)和与筛框(1)电性连接的PLC控制器(6),所述筛框(1)上开设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孔洞,孔洞内设置有多个环形分布的一级筛板(2),所述一级筛板(2)内套设有二级筛板(3),所述二级筛板(3)内套设有三级筛板(4),所述一级筛板(2)的内部开设有第一存放槽(21),一级筛板(2)的内壁固定设置有第一电磁铁(22),所述二级筛板(3)内部开设有第二存放槽(31),二级筛板(3)的内壁固定设置有第三电磁铁(33),二级筛板(3)靠近一级筛板(2)的外侧面固定设置有第二电磁铁(32),所述三级筛板(4)靠近二级筛板(3)的外侧面固定设置有第四电磁铁(4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制砂生产细度模数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筛框(1)和与筛框(1)电性连接的PLC控制器(6),所述筛框(1)上开设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孔洞,孔洞内设置有多个环形分布的一级筛板(2),所述一级筛板(2)内套设有二级筛板(3),所述二级筛板(3)内套设有三级筛板(4),所述一级筛板(2)的内部开设有第一存放槽(21),一级筛板(2)的内壁固定设置有第一电磁铁(22),所述二级筛板(3)内部开设有第二存放槽(31),二级筛板(3)的内壁固定设置有第三电磁铁(33),二级筛板(3)靠近一级筛板(2)的外侧面固定设置有第二电磁铁(32),所述三级筛板(4)靠近二级筛板(3)的外侧面固定设置有第四电磁铁(4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制砂生产细度模数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筛板(3)和三级筛板(4)内壁的两平面侧上均固定设置有第五电磁铁(5),且两相邻设置的第五电磁铁(5)电磁磁性相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机制砂生产细度模数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磁铁(22)、第二电磁铁(32)、第三电磁铁(33)、第四电磁铁(41)和第五电磁铁(5)均与PLC控制器(6)电性连接。


4.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涛王俊才王晓霞田国锐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十二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