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溶性聚酯浆料生产用过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37329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溶性聚酯浆料生产用过滤装置,包括第一过滤室,第一过滤室顶部设置有第一进料管,第一过滤室底部设置有排渣管,排渣管上设置有排渣阀门,第一过滤室侧面设置有排液管,排液管与第一过滤室连接处设置有排液阀门,还包括用第二过滤室,第二过滤室中部设置用于过滤滤渣有过滤机构,第二过滤室底部设置有用于使得过滤后的滤液回流到酯化釜内的回流管。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在通过第一过滤室沉淀过滤后,通过打开排液阀门,使得滤液从排液管中排出到聚合釜内进行聚合反应,通过打开排渣阀门,滤渣和部分滤液从排渣管进入到第二过滤室内,并通过过滤机构过滤滤渣,过滤后的滤液回流到酯化釜内,从而能减少滤渣中混有的滤液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溶性聚酯浆料生产用过滤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废旧聚酯塑料回收利用
,特别涉及一种水溶性聚酯浆料生产用过滤装置。
技术介绍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酯(PTT)具有无嗅、无味、无毒、质量轻、强度大、气密性和透明性好等特点,在食品包装领域中应用广泛,尤其是碳酸饮料、矿泉水、食用油等产品包装几乎都是应用聚酯塑料瓶。废旧的聚酯塑料瓶不能自发降解,若不回收再利用,将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目前,废旧聚酯塑料回收利用制备水溶性聚酯浆料的步骤如下:先将聚酯塑料瓶回收、清洗、粉碎;再将聚酯碎片投到酯化釜内,并添加乙二醇、三单体,在250-255摄氏度下进行醇解反应;然后在酯化釜内添加间苯二甲酸五磺酸钠、间苯二甲酸,进行酯化反应;继而在将反应后的中间体进行过滤后,将含有对苯二甲醇乙二酸酯的滤液投到聚合釜内,进行聚合反应,生产聚酯浆料。但是中间体在过滤室中通过沉淀过滤时,位于底部的滤渣中不可避免的混有滤液,从而滤渣排放后导致滤液的浪费,最终导致对苯二甲醇乙二酸酯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溶性聚酯浆料生产用过滤装置,能够减少滤渣中混有的滤液量。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水溶性聚酯浆料生产用过滤装置,包括第一过滤室,所述第一过滤室顶部设置有第一进料管,所述第一过滤室底部设置排渣管,所述排渣管上设置有排渣阀门,所述第一过滤室侧面设置有用于排出滤液的排液管,所述排液管与第一过滤室连接处设置有排液阀门,还包括用于承接来自第一过滤室排出的滤渣的第二过滤室,所述第二过滤室中部设置用于过滤滤渣有过滤机构,所述第二过滤室底部设置有用于使得过滤后的滤液回流到酯化釜内的回流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通过第一过滤室沉淀过滤后,通过打开排液阀门,使得滤液从排液管中排出到聚合釜内进行聚合反应,通过打开排渣阀门,滤渣和部分滤液从排渣管进入到第二过滤室内,并通过过滤机构过滤滤渣,过滤后的滤液回流到酯化釜内,从而能减少滤渣中混有的滤液量。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过滤室中部设置有向下延伸的过渡斗,所述过渡斗的内径沿着竖直向下的方向逐渐缩小,所述过滤机构包括转动连接在第二过滤室一侧的放卷轴、设置在第二过滤室上且与放卷轴联动的放卷电机、转动连接在第二过滤室另一侧的收卷轴、设置在第二过滤室上且与收卷轴联动的收卷电机、一端缠绕固定在放卷轴上且另一端固定在收卷轴上的过滤网,所述第二过滤室两侧靠近放卷轴和收卷轴处分别设置有供过滤网穿过的通孔,所述收卷电机工作时使得收卷轴逆时针转动后收卷过滤网,所述过滤网上设置有多个沿着其长度方向阵列分布且用于收集来自过渡斗的滤渣的下凹部,所述下凹部的边缘与过渡斗的下表面边缘相抵触,所述过滤网宽度方向的两侧边缘设置有柔性限位条,所述第二过滤室内设置有两个分别供过滤网两侧的柔性限位条嵌入后滑动并实现防止过滤网下垂的滑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滤渣和部分滤液沿着过渡斗滑落到过滤网的下凹部内进行过滤,使得滤渣留在下凹部内,滤液经过过滤网后滴落,并通过回流管回流到酯化釜内,在过滤网内的下凹部聚集一定量的滤渣后,通过放卷电机和收卷电机同时工作,使得过滤有滤渣部分的过滤网收卷,新的过滤网移动到过渡斗下方重新进行过滤,保证过滤效果;且过渡斗的设置,能保证滤渣和部分滤液进入到下凹部内进行过滤;同时滤渣和部分滤液在进入到过滤网上时存在冲击力,柔性限位条滑动连接在滑轨内的设置能实现防止过滤网下垂,同时柔性限位条的设置也能保证过滤网能够卷起来。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过滤室的顶部设置有处于过渡斗的正上方的第二进料管,所述过渡斗内的顶部设置有防止滤渣直接落到过滤网上的缓冲盖,所述缓冲盖与过渡斗之间设置有多个支撑轴,所述缓冲盖的正投影完全覆盖过渡斗的下端开口。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缓冲盖的设置能避免滤液直接冲击到过滤网的下凹部上,起到缓冲的作用;缓冲盖的正投影完全覆盖过渡斗的下端开口;使得从缓冲盖上落下的滤渣和部分滤液能延伸过渡斗的内壁流落。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过渡斗的内壁上设置有多圈沿着竖直方向排列分布的环形挡水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过渡斗的内壁上设置有多圈沿着竖直方向排列分布的环形挡水条,能进一步提高缓冲作用。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柔性限位条的上表面高度过滤网处在过渡斗下方部分的上表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常在控制进入到第二过滤室的液体进入量时,能保证过滤网的过滤效果,且避免过滤网的下凹部内的滤液聚集,但若是出现液体进入量过大导致过渡斗和过滤网的边缘出现渗液的情况时,因柔性限位条的上表面高度过滤网处在过渡斗下方部分的上表面,过滤网除去下凹部的部分也能实现过滤,以使得滤渣聚集在过滤网和两个柔性限位条之间,从而提高过滤效果。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过滤室转动连接有收卷轴的侧壁上形成有向外突出的突出部,当所述过滤网中一个未使用的下凹部移动到过渡斗的正下方时,所述过滤网中前一个收集有滤渣的下凹部处于突出部内,所述过滤网中再前一个收集有滤渣的下凹部缠绕在收卷轴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过滤网中一个未使用的下凹部移动到过渡斗的正下方时,过滤网中前一个收集有滤渣的下凹部处于突出部内,过滤网中再前一个收集有滤渣的下凹部缠绕在收卷轴上,此时在过渡斗下方的下凹部过滤一段时间后,使得一个未使用的下凹部移动到过渡斗的正下方,过滤网中前一个收集有滤渣的下凹部处于突出部内实现过滤,从而提高过滤时间和效率。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过滤室连接排液管处设置有向内突出的金属滤网。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一过滤室连接排液管处设置有金属滤网,从而防止滤渣进入到排液管内。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过滤室的侧壁内设置有环形空腔,所述第一过滤室的侧壁顶部设置有与环形空腔相通且用于供导热油进入的导热油进入管,所述第一过滤室的侧壁底部设置有与环形空腔相通且用于供导热油排出的导热油排出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通过导热油进入管向环形空腔内注入导热油,并通过导热油排出管排出导热油,从而实现对第一过滤室进行保温,减少第一过滤室内中间体的温度降低,避免后续聚合反应中升温时的所需时间和能量。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第二过滤室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位于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中:1、第一过滤室;11、第一进料管;12、排渣管;13、排渣阀门;14、排液管;15、排液阀门;16、金属滤网;17、环形空腔;18、导热油进入管;19、导热油排出管;2、第二过滤室;21、过滤机构;211、放卷轴;212、放卷电机;213、收卷轴;214、收卷电机;215、过滤网;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溶性聚酯浆料生产用过滤装置,包括第一过滤室(1),所述第一过滤室(1)顶部设置有第一进料管(11),所述第一过滤室(1)底部设置有排渣管(12),所述排渣管(12)上设置有排渣阀门(13),所述第一过滤室(1)侧面设置有用于排出滤液的排液管(14),所述排液管(14)与第一过滤室(1)连接处设置有排液阀门(1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承接来自第一过滤室(1)排出的滤渣的第二过滤室(2),所述第二过滤室(2)中部设置用于过滤滤渣有过滤机构(21),所述第二过滤室(2)底部设置有用于使得过滤后的滤液回流到酯化釜内的回流管(2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溶性聚酯浆料生产用过滤装置,包括第一过滤室(1),所述第一过滤室(1)顶部设置有第一进料管(11),所述第一过滤室(1)底部设置有排渣管(12),所述排渣管(12)上设置有排渣阀门(13),所述第一过滤室(1)侧面设置有用于排出滤液的排液管(14),所述排液管(14)与第一过滤室(1)连接处设置有排液阀门(1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承接来自第一过滤室(1)排出的滤渣的第二过滤室(2),所述第二过滤室(2)中部设置用于过滤滤渣有过滤机构(21),所述第二过滤室(2)底部设置有用于使得过滤后的滤液回流到酯化釜内的回流管(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溶性聚酯浆料生产用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过滤室(2)中部设置有向下延伸的过渡斗(23),所述过渡斗(23)的内径沿着竖直向下的方向逐渐缩小,所述过滤机构(21)包括转动连接在第二过滤室(2)一侧的放卷轴(211)、设置在第二过滤室(2)上且与放卷轴(211)联动的放卷电机(212)、转动连接在第二过滤室(2)另一侧的收卷轴(213)、设置在第二过滤室(2)上且与收卷轴(213)联动的收卷电机(214)、一端缠绕固定在放卷轴(211)上且另一端固定在收卷轴(213)上的过滤网(215),所述第二过滤室(2)两侧靠近放卷轴(211)和收卷轴(213)处分别设置有供过滤网(215)穿过的通孔(24),所述收卷电机(214)工作时使得收卷轴(213)逆时针转动后收卷过滤网(215),所述过滤网(215)上设置有多个沿着其长度方向阵列分布且用于收集来自过渡斗(23)的滤渣的下凹部(2151),所述下凹部(2151)的边缘与过渡斗(23)的下表面边缘相抵触,所述过滤网(215)宽度方向的两侧边缘设置有柔性限位条(25),所述第二过滤室(2)内设置有两个分别供过滤网(215)两侧的柔性限位条(25)嵌入后滑动并实现防止过滤网(215)下垂的滑轨(26)。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春华周重旭丁成城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山特莱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