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放射性粒子取出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放射性粒子取出装置,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尤其适用于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手术中。
技术介绍
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技术,是一种将放射源植入肿瘤内部,以此摧毁肿瘤的治疗手段。粒子植入治疗技术涉及放射源,其核心是放射粒子。临床运用的是一种被称为碘125的物质。每个碘125粒子就像一个小太阳,其中心附近的射线最强,可最大限度降低对正常组织的损伤。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是一种有效治疗方法,粒子植入要求有严格的植入计划,使肿瘤内部剂量分布均匀,并使周缘剂量准确足量,减少周围正常组织损伤,但在植入过程中难免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导致粒子植入发生位置误差,粒子非但没有精准打击肿瘤,反而伤及正常组织,造成严重医疗事故。因此,临床上迫切需要一种可以将植入位置出现严重偏差的放射性粒子取出的装置,目前市场上存在很多粒子植入装置,但还没有一款针对粒子取出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正是鉴于以上问题而做出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放射性粒子取出装置,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放射性粒子取出装置,包含:穿刺针(1)、耳状针柄A(2)、耳状针柄B(3)、推拉杆(4)、推拉环(5)、连接块A(6)、连接块B(7)、螺母(8)、粒子罩A(9)、粒子罩B(10)(10)、滑杆A(11)、滑杆B(12)、滑珠A(13)、滑珠B(14),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刺针(1)开有圆柱形内孔,穿刺针(1)的近针尖端内孔壁上以穿刺针(1)轴心为对称轴分别开有两条T型凹槽,耳状针柄由耳状针柄A(2)和耳状针柄B(3)两部分组成,耳状针柄A(2)和耳状针柄B(3)以穿刺针(1)轴线为轴对称固定连接在穿刺针(1)的远针尖端,推拉杆(4)与穿刺针(1)同轴滑动连接,推拉杆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放射性粒子取出装置,包含:穿刺针(1)、耳状针柄A(2)、耳状针柄B(3)、推拉杆(4)、推拉环(5)、连接块A(6)、连接块B(7)、螺母(8)、粒子罩A(9)、粒子罩B(10)(10)、滑杆A(11)、滑杆B(12)、滑珠A(13)、滑珠B(14),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刺针(1)开有圆柱形内孔,穿刺针(1)的近针尖端内孔壁上以穿刺针(1)轴心为对称轴分别开有两条T型凹槽,耳状针柄由耳状针柄A(2)和耳状针柄B(3)两部分组成,耳状针柄A(2)和耳状针柄B(3)以穿刺针(1)轴线为轴对称固定连接在穿刺针(1)的远针尖端,推拉杆(4)与穿刺针(1)同轴滑动连接,推拉杆(4)在穿刺针(1)内同轴滑动,推拉杆(4)近针尖端为柱销状,注销轴线与推拉杆(4)轴线垂直,推拉环(5)以推拉杆(4)轴线为中线固定连接在推拉杆(4)的远针尖端上,所述连接块由连接块A(6)和连接块B(7)两部分组成,连接块A(6)和连接块B(7)形状相同,均为缺一角长方体形状,连接块A(6)和连接块B(7)的中心位置开有圆孔,连接块A(6)和连接块B(7)以推拉杆(4)轴线为对称轴对称套接在推拉杆(4)的注销上,粒子罩由粒子罩A(9)和粒子罩B(10)两部分组成,粒子罩A(9)和粒子罩B(10)均为半胶囊状,粒子罩A(9)和粒子罩B(10)合起后为胶囊状,粒子罩A(9)和粒子罩B(10)内壁相对,粒子罩A(9)底端与连接块A(6)固定连接并使用螺母(8)固定,粒子罩B(10)底端与连接块B(7)固定连接并使用螺母(8)固定,滑杆由滑杆A(11)和滑杆B(12)两部分组成,滑杆A(11)和滑杆B(12)均为圆柱体,滑杆A(11)底端与粒子罩A(9)底端的1/4的球面的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滑杆A(11)指向粒子罩A(9)底端的1/4的球面的球心,滑杆B(12)底端与粒子罩B(10)底端的1/4的球面的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滑杆B(12)指向粒子罩B(10)底端的1/4的球面的球心,滑珠由滑珠A(13)和滑珠B(14)两部分组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永德,刘帅,郭宇航,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