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疫苗及其病毒在胖头鱥上皮细胞上扩增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37210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1: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疫苗及其病毒在胖头鱥上皮细胞上扩增的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制备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疫苗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按照MOI值为0.0001接种于胖头鱥上皮细胞,培养,收集上清液,得到增殖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2)用增殖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制备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疫苗。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实验证明了,以MOI=0.0001的浓度将IHNV接种EPC细胞,所需收毒时间短、病毒滴度高且稳定。以该增殖方案大规模扩增病毒并用BPL及甲醛制备灭活疫苗,结果显示疫苗对虹鳟的免疫效果好,相对免疫保护效率最高可达84%。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疫苗及其病毒在胖头鱥上皮细胞上扩增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
,尤其涉及一种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疫苗及其病毒在胖头鱥上皮细胞上扩增的方法。
技术介绍
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Infectioushematopoieticnecrosisvirus,IHNV)属弹状病毒科(Rhabdoviridae),诺拉弹状病毒属(Novirhabdovirus),为单股负链RNA病毒,是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Infectioushematopoieticnecrosis,IHN)的病原。前期研究发现在IHNV传代培养的过程中,当接种剂量过大时,会出现错误包装形成大量的IHNV缺陷病毒,而缺陷病毒不具备繁殖能力,随着传代次数的增加,缺陷病毒会快速累积,最终导致IHNV无法继续进行体外传代;当接种剂量过小时,病毒增殖所需时间较长,延长了生产周期,增加了污染概率,提高了疫苗生产成本。因此,建立稳定的IHNV体外增殖方案是制备该病灭活疫苗的首要条件。但是,目前并无IHNV体外增殖方案系统研究的相关报道。因此,选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制备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疫苗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n1)将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按照MOI值为0.01~0.00001接种于胖头鱥上皮细胞,培养,收集上清液,得到增殖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n2)用增殖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制备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疫苗。/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备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疫苗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按照MOI值为0.01~0.00001接种于胖头鱥上皮细胞,培养,收集上清液,得到增殖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
2)用增殖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制备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疫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的时间为3-5天。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的温度为15℃。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的时间为3天、所述培养的温度为15℃,所述MOI值为0.0001。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用增殖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制备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疫苗为将所述增殖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灭活,得到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黎明卢彤岩陈桂花任广明赵景壮邵轶智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