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处理沉降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7151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1: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处理沉降罐,涉及水处理用设备技术领域;罐体的底部安装有支撑脚,罐体的上端安装有上密封板,上密封板的中部安装有进水管,罐体的内部安装有初过滤网筒,初过滤网筒的外侧设置有中过滤网筒,中过滤网筒的外侧设置有细过滤网筒,细过滤网筒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绵纸过滤筒,罐体的底中部连接有排污管,排污管上安装有排污阀一,罐体的右下侧壁上连接有排水管,排水管上安装有排水阀,中过滤网筒的外下侧与罐体的连接处连接有排污管,排污管上安装有排污阀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实现快速依次沉降,同时便于快速处理,稳定性高,节省时间;结构简单,便于使用与操作,同时能够提高效率,便于排污,不易堵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处理沉降罐
本技术属于水处理用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水处理沉降罐。
技术介绍
水处理的方式包括物理处理和化学处理及生物处理。人类进行水处理的方式已经有相当多年历史,物理方法包括利用各种孔径大小不同的滤材,利用吸附或阻隔方式,将水中的杂质排除在外,吸附方式中较重要者为以活性炭进行吸附,阻隔方法则是将水通过滤材,让体积较大的杂质无法通过,进而获得较为干净的水。另外,物理方法也包括沉淀法,就是让比重较小的杂质浮于水面捞出,或是比重较大的杂质沉淀于下,进而取得。化学方法则是利用各种化学药品将水中杂质转化为对人体伤害较小的物质,或是将杂质集中,历史最久的化学处理方法应该可以算是用明矾加入水中,水中杂质集合后,体积变大,便可用过滤法,将杂质去除。现有的水处理沉降罐在使用时处理不彻底,且稳定性差,同时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的水处理沉降罐在使用时处理不彻底,且稳定性差,同时效率低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处理沉降罐。本技术的一种水处理沉降罐,包括罐体、支撑脚、上密封板、进水管、初过滤网筒、中过滤网筒、细过滤网筒、棉纸过滤筒、排污阀一、排污阀二、排水阀;罐体的底部安装有支撑脚,罐体的上端安装有上密封板,上密封板的中部安装有进水管,罐体的内部安装有初过滤网筒,初过滤网筒的外侧设置有中过滤网筒,中过滤网筒的外侧设置有细过滤网筒,细过滤网筒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绵纸过滤筒,罐体的底中部连接有排污管,排污管上安装有排污阀一,罐体的右下侧壁上连接有排水管,排水管上安装有排水阀,中过滤网筒的外下侧与罐体的连接处连接有排污管,排污管上安装有排污阀二。作为优选,所述初过滤网筒的内部为初过滤仓,中过滤网筒与初过滤网筒之间为中过滤仓,中过滤网筒与细过滤网筒之间为细过滤仓,棉纸过滤筒的外侧为存储仓。作为优选,所述初过滤网筒、中过滤网筒、细过滤网筒、棉纸过滤筒同心设置。作为优选,所述罐体的底部为半球形。作为优选,所述支撑脚的底部安装有支撑块,支撑块的底部安装有防滑垫。作为优选,所述上密封板的内边缘处安装有密封垫,上密封板的底部开设有网筒限位槽,上密封板上开设有数个固定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一、能够实现快速依次沉降,同时便于快速处理,稳定性高,节省时间;二、结构简单,便于使用与操作,同时能够提高效率,便于排污,不易堵塞。附图说明为了易于说明,本技术由下述的具体实施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初过滤网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中上密封板的仰视图。图中:1-罐体;2-支撑脚;3-上密封板;4-进水管;5-初过滤网筒;6-中过滤网筒;7-细过滤网筒;8-棉纸过滤筒;9-排污阀一;10-排污阀二;11-排水阀;31-密封垫;32-网筒限位槽;33-固定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过附图中示出的具体实施例来描述本技术。但是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本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能涵盖的范围内。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技术的概念。在此,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避免因不必要的细节而模糊了本技术,在附图中仅仅示出了与根据本技术的方案密切相关的结构和/或处理步骤,而省略了与本技术关系不大的其他细节。如图1、图2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包括罐体1、支撑脚2、上密封板3、进水管4、初过滤网筒5、中过滤网筒6、细过滤网筒7、棉纸过滤筒8、排污阀一9、排污阀二10、排水阀11;罐体1的底部安装有支撑脚2,罐体1的上端安装有上密封板3,上密封板3的中部安装有进水管4,进水管4能够实现进水,罐体1的内部安装有初过滤网筒5,初过滤网筒5的外侧设置有中过滤网筒6,中过滤网筒6的外侧设置有细过滤网筒7,细过滤网筒7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绵纸过滤筒8,初过滤网筒5、中过滤网筒6、细过滤网筒7、棉纸过滤筒8能够实现依次过滤,罐体1的底中部连接有排污管,排污管上安装有排污阀一9,罐体1的右下侧壁上连接有排水管,排水管上安装有排水阀11,排水阀能够实现排水,中过滤网筒6的外下侧与罐体1的连接处连接有排污管,排污管上安装有排污阀二10。进一步的,所述初过滤网筒5的内部为初过滤仓,中过滤网筒6与初过滤网筒5之间为中过滤仓,中过滤网筒6与细过滤网筒7之间为细过滤仓,棉纸过滤筒8的外侧为存储仓。进一步的,所述初过滤网筒5、中过滤网筒6、细过滤网筒7、棉纸过滤筒8同心设置。进一步的,所述罐体1的底部为半球形。进一步的,所述支撑脚2的底部安装有支撑块,支撑块的底部安装有防滑垫。如图3所示,进一步的,所述上密封板3的内边缘处安装有密封垫31,上密封板3的底部开设有网筒限位槽32,上密封板3上开设有数个固定孔33。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工作原理为:在使用时,通过支撑脚2来实现罐体1的支撑,上密封板3能够实现罐体1上部的密封,进水管4能够实现进水,然后通过初过滤网筒5来实现初过滤,过滤后进入中过滤仓通过中过滤网实现中过滤,接着经过细过滤网筒7、棉纸过滤筒8来实现细过滤,最后水经过排水阀排出,而在使用时,上密封板3能够实现网筒的限位,并且提高网筒的强度与稳定性,在处理完成后,通过排污阀一9、排污阀二10来实现排污,使得滤网不易堵塞,能够及时排出杂质。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处理沉降罐,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支撑脚、上密封板、进水管、初过滤网筒、中过滤网筒、细过滤网筒、棉纸过滤筒、排污阀一、排污阀二、排水阀;罐体的底部安装有支撑脚,罐体的上端安装有上密封板,上密封板的中部安装有进水管,罐体的内部安装有初过滤网筒,初过滤网筒的外侧设置有中过滤网筒,中过滤网筒的外侧设置有细过滤网筒,细过滤网筒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绵纸过滤筒,罐体的底中部连接有排污管,排污管上安装有排污阀一,罐体的右下侧壁上连接有排水管,排水管上安装有排水阀,中过滤网筒的外下侧与罐体的连接处连接有排污管,排污管上安装有排污阀二。/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处理沉降罐,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支撑脚、上密封板、进水管、初过滤网筒、中过滤网筒、细过滤网筒、棉纸过滤筒、排污阀一、排污阀二、排水阀;罐体的底部安装有支撑脚,罐体的上端安装有上密封板,上密封板的中部安装有进水管,罐体的内部安装有初过滤网筒,初过滤网筒的外侧设置有中过滤网筒,中过滤网筒的外侧设置有细过滤网筒,细过滤网筒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绵纸过滤筒,罐体的底中部连接有排污管,排污管上安装有排污阀一,罐体的右下侧壁上连接有排水管,排水管上安装有排水阀,中过滤网筒的外下侧与罐体的连接处连接有排污管,排污管上安装有排污阀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处理沉降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初过滤网筒的内部为初过滤仓,中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成取林沈金明王中高
申请(专利权)人:天门市诚鑫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