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简易假肢
本申请涉及假肢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简易假肢。
技术介绍
假肢是用工程技术的手段和方法,为弥补截肢者或肢体不完全缺损的肢体而专门设计和制作装配的人工假体,它的主要作用是代替失去肢体的部分功能,使截肢者恢复一定的生活自理和工作能力,其适用对象是因疾病、交通事故、工伤事故、运动创伤等原因的截肢者。现有的可参考公告号为CN203138753U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假肢,包括一漏斗形的假肢接受腔、连接组件以及假脚,所述连接组件的上端连接假肢接受腔,所述连接组件的下端连接所述假脚;所述假肢接受腔内壁包覆一层软垫,所述假脚内设有缓冲支撑所述连接组件下端的弹性部件。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存在有在家时需要脱下假肢,但在家走动时又需要穿上假肢,因此频繁的穿脱使得上述假肢使用十分的不便,并且大腿残肢穿到接受腔内后,十分容易出汗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改善频繁的穿脱使得上述假肢使用十分的不便,并且大腿残肢穿到接受腔内后,十分容易出汗的缺陷,本申请提供一种简易假肢。本申请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简易假肢,包括大腿连接部(1)、与大腿连接部(1)底端铰接的小腿支撑柱(2)和固定小腿支撑柱(2)底端的脚掌行走部(3),小腿支撑柱(2)顶端的铰接轴线水平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大腿连接部(1)包括包覆杆(11)、连接板(12)和位于包覆杆(11)和连接板(12)之间的若干定位杆(13),包覆杆(11)为弧形设置,包覆杆(11)的两端均可拆卸固定有上绑带扣(4),连接板(12)与大腿连接部(1)的顶端铰接,连接板(12)的周向侧壁开设有若干转动槽(121),转动槽(121)内转动连接有若干可转动的滑移柱(122),滑移柱(122)上和包覆杆(11)上均滑移套设有若干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简易假肢,包括大腿连接部(1)、与大腿连接部(1)底端铰接的小腿支撑柱(2)和固定小腿支撑柱(2)底端的脚掌行走部(3),小腿支撑柱(2)顶端的铰接轴线水平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大腿连接部(1)包括包覆杆(11)、连接板(12)和位于包覆杆(11)和连接板(12)之间的若干定位杆(13),包覆杆(11)为弧形设置,包覆杆(11)的两端均可拆卸固定有上绑带扣(4),连接板(12)与大腿连接部(1)的顶端铰接,连接板(12)的周向侧壁开设有若干转动槽(121),转动槽(121)内转动连接有若干可转动的滑移柱(122),滑移柱(122)上和包覆杆(11)上均滑移套设有若干滑套(5),滑移柱(122)上的滑套(5)和包覆杆(11)上的滑套(5)两两相对,滑套(5)上均设有用于将滑套(5)与滑移柱(122)固定、将滑套(5)与包覆杆(11)固定的固定件(51),定位杆(13)的上下两端均可拆卸固定有连接套(52),连接套(52)与滑套(5)之间均设有用于调节并固定定位杆(13)倾斜角度的调节锁紧件(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简易假肢,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锁紧件(6)包括锁紧螺栓(61)、第一环形卡齿(62)和第二环形卡齿(63),第一环形卡齿(62)固定在滑套(5)外侧壁靠近连接套(52)的一端,第二环形卡尺固定在连接套(52)内侧壁靠近滑套(5)的一端,第一环形卡齿(62)与第二环形卡齿(63)为相互卡接,锁紧螺栓(61)从连接套(52)的外部将连接套(52)贯穿并螺纹拧紧在滑套(5)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简易假肢,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覆杆(11)包括弯折部(111)和位于弯折部(111)两端的直线部(112),包覆杆(11)的弯折部(111)为弧形设置,两个直线部(112)长度方向的中线夹角为直角,滑套(5)均设在弯折部(111)和两个直线部(112)上,上绑带扣(4)分别位于两个直线部(112)远离弯折部(111)的两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简易假肢,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刚,
申请(专利权)人:石家庄万德福康复器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