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假肢的柔性触觉传感装置
本技术属于触觉传感
,具体涉及一种假肢的柔性触觉传感装置。
技术介绍
残肢患者的生活和工作能力的相对较弱,一直是社会比较关心的问题,对于部分残障人士而言,使用假肢是目前让他们回到正常生活的主要解决方案。然而纯机械的假肢没有人肢体原本的触觉,在触摸及抓取物品时无法得到反馈。传统方式的解决方法是采用人机交互的方式将触觉信号转换为复杂的神经信号来使人的大脑感知,但人机互交的技术壁垒高且成本较高,且实现起来比较困难,限制了其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假肢的柔性触觉传感装置,对现有假肢触觉传感器成本高、技术壁垒高的问题作了一定的优化。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假肢的柔性触觉传感装置,包括穿戴式传感器和人体刺激模块,穿戴式传感器和人体刺激模块分别连接信号转换模块,人体刺激模块包括多个微型震动单元,信号转换模块根据穿戴式传感器的信号控制多个微型震动单元震动;穿戴式传感器包括两层聚二甲基硅氧烷柔性薄膜以及夹持于其中间的导电纳米纤维膜阵列,导电纳米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假肢的柔性触觉传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穿戴式传感器(1)和人体刺激模块(2),所述穿戴式传感器(1)和人体刺激模块(2)分别连接信号转换模块(3),所述人体刺激模块(2)包括多个微型震动单元(22),所述信号转换模块(3)根据穿戴式传感器(1)的信号控制多个微型震动单元(22)震动;/n所述穿戴式传感器(1)包括两层聚二甲基硅氧烷柔性薄膜(13)以及夹持于其中间的导电纳米纤维膜阵列(12),所述导电纳米纤维膜阵列(12)包括多个导电纳米纤维膜(12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假肢的柔性触觉传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穿戴式传感器(1)和人体刺激模块(2),所述穿戴式传感器(1)和人体刺激模块(2)分别连接信号转换模块(3),所述人体刺激模块(2)包括多个微型震动单元(22),所述信号转换模块(3)根据穿戴式传感器(1)的信号控制多个微型震动单元(22)震动;
所述穿戴式传感器(1)包括两层聚二甲基硅氧烷柔性薄膜(13)以及夹持于其中间的导电纳米纤维膜阵列(12),所述导电纳米纤维膜阵列(12)包括多个导电纳米纤维膜(1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假肢的柔性触觉传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人体刺激模块(2)还包括围腰(21),所述围腰贴附于待使用者(4)的腰部,多个所述微型震动单元(22)设置于围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东圳,张亮,贺辛亥,陈彤善,任研伟,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工程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